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357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材分析本单元就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应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七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学情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二、写作指导(一)感知抒情1.出示任务:什么是抒情?2.反馈指导:(1)学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引起读者共鸣,使其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2)教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即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感情,或使你高兴想放声歌唱;或使你生气使你悲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有了感受。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二)抒情分类导语: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也有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名篇。研读这些名篇有利于我们区分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并继而掌握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技法。1.出示任务:让我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抒情,哪些是间接抒情?片段一: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片段二: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片段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2.反馈指导:(1)学生反馈:片段一、二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三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2)教师引导: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一最后一课中,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 (三)抒情方法导语: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1.出示任务: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2.反馈指导:预设: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托物言志(融情于物):人们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3.教师总结: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类型,并形成板书。准确区分间接抒情的四种类型,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学以致用,更加自由地、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四)学习技法导语:“感情是文章飞腾的翅膀。”好文章,会把你带入美好的情境界中去,使你得到美感享受。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技法,一定会使文章更上层楼。1.学习直接抒情方法(1)出示任务(显示):让我们观察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情的方法。“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反馈指导:学生反馈:人称发生了变化由她变成了你,便于直接倾诉;用了比喻、拟人、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教师引导: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地比作母亲,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除此之外,荷叶母亲中将母亲比作荷叶,“我”比作红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珍爱、庇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运用反问,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庇护子女、荫泽后代。(3)方法小结: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2.学习间接抒情方法(1)导语:间接抒情是与直接抒情相对而言的。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样直抒胸臆,它不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而是借助各种外物,含蓄委婉地加以表达。直接抒情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技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但间接抒情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技法多样、值得探讨。 (2)教师指导,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的方法:细化景物,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巧用修辞,即“让情感形象生动”;描摹人物(精雕肖像、刻画神态、突出语言、延长动作),即“让情感站立起来”;议论点睛,即“让情感深邃无底”。第二课时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板书设计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养成倾诉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的习惯。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努力培养真善美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特点。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今天天气真好啊!”“我爱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等句子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二、什么是抒情 (一)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表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二)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1.直接抒情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摹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如“徒步登上熟识的7楼,顺着窗口向下望去,广场中央的树群依旧那样苍翠着,永远体现着它们那不屈的生命力。”(4)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如“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5)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几句点睛式的议论之中,如“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三、精彩回顾,感知抒情1.回顾课文,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抒情,哪些是间接抒情。片段一: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片段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片段三: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片段四: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片段五: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土地的誓言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2.归纳指导(1)片段一、二、三、四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五、六、七、八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2)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中,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写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的心去体悟,用我的心去味万象,那么所有的物象都有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在其中。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3)准确区分两者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更好使用两种抒情方式,为自己的作文增色。3.区分类型,体会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比如:片段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描摹景物,处处充溢着作者莫怀戚的情感,正所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文浑然天成。(2)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情于物,借东北特有物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3)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片段七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4)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四、借鉴名篇,学习技法1.直接抒情方法(1)阅读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情的方法。“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归纳: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地比作母亲,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3)总结: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等。直接抒情不讲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陈肺腑,发自内心;它有极强的感染力、爆发性。它或像高山大海,波澜壮阔,气势酣畅,遒劲感人;或像火山喷发,宣泄奔腾,感情浓烈,撼人心魄;或像潺潺溪水,脉脉流淌,清静幽雅,沁人心田。2.间接抒情方法(1)让我们体会改成直接抒情的片段五八,与原文相比,效果怎样?探讨间接抒情的方法。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种事物都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东北特有的植物、动物、农作物、物产等,还有那神奇的事情,让我回味无穷、永生难忘!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再见了,韩麦尔先生,我永远会记得您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永远会记得您的教诲,永远会记得法语及我们最亲爱的祖国!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感谢那次爬山,感谢我的父亲,您的教育我终生难忘!(2)归纳指导:片段五改动后,虽直接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但南方初春的田野是怎样的,焕发着怎样的勃勃生机,我们无法体会,没有细化景物,就没有生动性,眼前就没有画面感,显得枯燥乏味。片段六改动后,将东北特有的景物都删掉了,只用一句话带过,脑海中缺乏画面感,无法体会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原文还大量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形象的、生动的画面。片段七改动后,缺乏对韩麦尔先生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我们就感觉不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撼动人心的一面,情感也就弱化了许多。片段八改动后,没有了最后的议论句,这件小事的意义也就不明显了,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得不到更好地升华。(3)总结: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感情色彩。第二课时一、写作训练文题一片段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文题二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美丽而富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你对它怀有怎么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地写。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佳,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文题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提示:1.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相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不支持;唱歌总跑调,每次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3.作文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烦恼是什么,并互相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二、范文欣赏(一)我总是待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二)乡情我的家乡在大岚,那里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在那儿生活,犹如人间仙境,不愧为“神奇大岚”。神奇的大岚,那是我美丽的家乡。那儿的天很蓝,蓝得好像一大块蓝宝石镶嵌在天空;那儿的水很绿,绿得仿佛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那儿的花很香,香得让那些爱美的蝴蝶纷纷流连忘返神奇的大岚,那是我可爱的家乡。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夺人眼球,冷不丁还能发现一只只探头探脑的小家伙呢!我自豪,因为我可以时时与郁郁葱葱的树林为伴,刻刻与那活泼机灵的小鸟为伍。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户户拿起了斧头,茁壮的树木被一棵又一棵地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美丽却弱小的红枫。为了让那些红枫更好地生长,人们甚至把山上的野花野草锄得干干净净,希望最快获得经济利益。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摇钱树”红枫虽然摇来了大岚的经济腾飞,但它也摇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信你看原本那葱葱茏茏的山头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裸露的土地,河水也不再清澈见底,而是成了一条条的“小黄河”,那是因为光秃秃的山坡再也抵挡不了雨水的侵袭。我仿佛听到她正在无助地哭泣:“救救我吧,救救我吧,还我绿色,还我森林”听着哭泣,我进入了梦乡,梦中的我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来到了几年后的家乡:乡亲们再一次拿起了锄头,三五成群,你种树来我浇水,在贫瘠的土地上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春姑娘用她温暖的双手让小树发了芽,长了叶慢慢地,慢慢地,山上的绿色越来越多,越来越浓终于,我的眼前再次展现了那美如画的可爱家乡:高高低低的房子隐没在苍翠欲滴的树林之中,只有袅袅炊烟穿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徐徐上升,叽叽喳喳的鸟鸣混合着人们幸福的笑声响彻云霄梦中,我仿佛明白了人们为什么把我的家乡亲切地称为“神奇大岚”,那是因为她拥有一块珍贵的绿宝石,她是大岚的骄傲,她是大岚的神奇!赏析:诗一般的语言,如歌如画,描绘了家乡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神奇美丽的景象;对仗式的结构,紧凑流畅,饱含着对家乡深刻的忧虑与期待;梦中的幻想,如“仙境”似“桃园”,呼唤着神奇大岚的回归,如诉如泣,催人泪下,促人奋进!对家乡眼前景象只言片语的描绘,貌似不曾热爱,实则异于常规,另辟蹊径,于回忆与展望中,尽显作者对家乡发自内心深沉的爱、真挚的情。(三)我的烦恼娇艳的蔷薇因为昂翘的刺而不再可爱;醇美的酒因为浓烈的酒精而不再芬芳;盛灿的爱因为太深而成为甜蜜的负担。题记“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如何孤寂、烦闷的心情。青春需要活力的舞伴。跳跃的细胞却在渐渐被爱吞噬。天气晴好,浮云在空灵的世界自由飘荡,阳光暖得融化了心。“出去逛?”“啊?这好吧。”安静地撂下了电话,心里却是澎湃的海潮在击鸣。我应允了邀请,可我又该如何面对那张严肃的面孔,求得应准;或是偷偷溜出去,抛下一颗焦灼的心。我慢慢推开了门。“妈!”我轻轻地唤了一声。“嗯?”她在忙碌,忙碌于那堆油腻的碗筷。冷冷的水声中偶尔碰撞出沉闷的咳嗽。“我同学约我去玩?”“谁?”她立马转回了身,警戒地望着我。“是”是啊,对方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却善良到让人心疼的女生。但,妈妈相信的只有拥有漂亮成绩的人。她只能看到这些。“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每次考试都不落前三名。”我只觉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是啊,对面是一个爱我如此深的人,我怎么能欺骗她,伤害她?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泡沫中隐现的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写满了沧桑的苦痛。我的心隐隐抽搐了一下。肥皂泡的梦被爱裹得紧紧的。青春的生命需要自由的飞翔。有一天,我将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蝶。爱却在永远裹紧我的翅膀。沉重、甜蜜的负担。后记赏析:这篇习作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叙写烦恼,妈妈的爱成为我沉重、甜蜜的负担,令我烦恼。开篇有题记,结尾有后记,构思巧妙,深化了主旨。学习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学习流程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进行自学,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2.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4.班内交流、点评,自主修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审题:细心审题,弄清题意。2.立意: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3.选材: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 4.布局: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5.修改、交流欣赏。写法指导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触景生情: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出感叹述怀的方法。咏物寓情: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咏物言志: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融情于事: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融情于理: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二、写作实践(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写作提示: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二)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提示:1.关于家乡,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特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侧重地写作。2.写作时,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好,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修改。(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少于500字。写作提示:1.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素材。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3.作文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烦恼是什么,并相互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三、小组交流学习小组内互相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班内交流、点评。四、自主修改根据交流点评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进行修改。五、范文欣赏(一)我总是待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二)乡情望着被云雾笼罩的天空,回想起童年时候的家乡。一丝思念便涌上心头。虽然说时隔了十年,但是那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那时的我,总是坐在屋门口,摇着奶奶的小扇,偶尔望着天空。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的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亮。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连田遍野,一望无际。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着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着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着满怀的绿意回故乡。我爱家乡,喜爱家乡的雨天!每当下雨时,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着,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着,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着颈子,享受着雨水的淋漓;这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这里的夜宁静而又美丽。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向我眨着眼睛,浓密的森林在我身后伫立着,淡淡的星光一直披撒到那树尖上,为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不时有蟋蟀在草间鸣唱,小鸟在林间低鸣,空气中还飘有淡淡的牛奶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乡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是那么的美丽。我爱家乡,爱它的河流,爱它的雨天,更爱它那宁静的夜晚。(三)我的烦恼画家的烦恼是怕画不好画;歌唱家的烦恼是担心唱不好歌;商人的烦恼是怕赚不到钱满身稚气的我同样也有烦恼整天害怕离开这所画一般美的学校,和我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同学,还有那可敬可爱的老师。阳光普照大地时我烦恼,星光轻吻万物时我同样烦恼。可谁能帮我消除烦恼呢?爸爸不能,妈妈不能,老师也不能。“我该怎样摆脱烦恼的困扰?”每天我不知问过自己多少遍。是应该面对现实,还是逃避呢?不,我不愿也不敢面对现实!逃避?可谁又能告诉我怎么个逃法?为此,我不知问过多少次老师,也不知有过多少次以泪洗面。我实在太爱这所学校了,实在太爱与我昔日相处的同学了,实在太爱我的老师了!因为是你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是你教给了我知识,因为是你教会了我做人。每当一想到要离开我的学校、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心就快要碎了。也许老师说得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无情无义,这么爱捉弄人,让我们欢喜地相聚,又让我们悲痛地分开。也许,我无法与命运抵抗,也没有人能帮我消除这个烦恼。还有几天,就要离开这个让我万分不想离开的地方。但离开终究要离开,于是我重新跑到昔日游戏的地方操场,我在跑道上一边漫步,一边回味着以前的生活;我还跑到教学楼前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往日与伙伴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的教室;走到电脑房旁,不禁回想起以前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时那惊险、刺激的镜头晚上,熄灯休息时,我反复地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也许是我太爱这所学校,太爱我的老师,太爱我的同学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