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江怡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jiangyi0512,一,思辨的形而上学二,理性的科学方法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一,思辨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意义辨析:对实在的最基本的成分或特征的研究,或者对我们在叙述实在时使用的最基本概念的研究。“形而上学”历史演变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哲学沃尔夫体系康德的批判哲学斯特劳森的“修正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问题与精神,问题领域现象与实在、本体论、实体、殊相与共相、空间与时间、身体与心灵、个人同一、自由意志、生与死、上帝存在思辨精神哲学上的思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考和辩论,它主要是指思想者对所思之物的反思和批判,是思想者的一种概念化、抽象化的自我反省。西方哲学的思辨精神主要来自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正是出于对实在的终极性质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重要问题的思考,才形成了哲学家们关于哲学性质以及其他哲学问题的各种理论观点。在这种意义上,哲学的思辨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构成了西方哲学的主线。,一,思辨的形而上学二,理性的科学方法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二,理性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形式以理性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适性运用数学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力图澄清哲学概念和哲学命题的意义严格区分科学假设和经验观察,强调理论术语在科学研究中的先决地位引入科学的证实思想,承认哲学的可错性和可批判,对“科学”概念的不同理解,各门学科,包括像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了数学、逻辑学这样的形式科学或抽象科学以及像植物学和矿物学这样的描述科学。这些科学学科包罗万象,许多都交差重叠整个知识系统,包括由科学家提出的假设、理论和规律等。这样的知识主要是理论上的,与实践的技术和技艺相对而言获取客观可证实的知识的方法,诸如文献记录等通常包括一些前提或公理:即因果性、预期的齐一性、客观性、经验性、简单性、分离性、控制性、可量度性等。,一般的“科学”概念定义,科学知识是已证明了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辨的想象在科学中没有地位。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知识,因为它们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理性精神”,“理性”、“理性的”、“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非理性”、“无理性”/“超理性”对常识性认识以及科学知识的分析、考察和批判,包括运用自己的理性建立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逻辑规则和定理、强调思维活动的有序性和可表达性、关注理论的目的与效果之间的合理性等等要成为理性的事业,哲学就必须努力根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未加批判的无知、偏见、迷信和盲从等以及其它非理性的行为。它对我们的观念提出了挑战,用证据和论证分析它们、检验它们。它迫使我们一致地和可靠地表达我们的观念。,一,思辨的形而上学二,理性的科学方法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一般人文科学都会把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但这样的科学研究往往关注的是人类存在的某个方面,例如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强调从社会存在出发去研究人所具有的不同的社会特征,而人文科学中的历史学则侧重研究人类存在的演变过程,特别关注具体时代和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文学被看作是与哲学具有许多相同之处的一门人文学科,在哲学史上甚至有不少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他们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哲学思想。然而,哲学与文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学关注的是人类存在的感性意义,强调以形象的文字语言表达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而哲学则以概念的方式抽象地考察人类理性能力的各种表现形式,试图由此说明世界对人类展现出来的意义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的根据所在。在这种意义上,追问人类存在的根据即人类生命的意义,就成为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哲学与宗教:区别与联系,区别哲学与宗教都是对世界和人类自身存在之意义的终极探索,都是“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两者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但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思想方式和论证方法:宗教被看作是一种关于信仰的理论,因而对宗教信仰的讨论是以接受或承认其内容为前提的,任何对某种宗教信仰的论证都是为了更为充分地说明这种信仰的正确性,任何不同于或违背了某种宗教信仰的理论观点都被看作是异端邪说而遭到罢黜;哲学则是一种概念的思辨和分析活动,关心的是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而一切哲学研究都是为了获得能够得到普遍意义的真观念,这是一种纯粹概念推演的产物,与研究者的信仰无关,所以也是最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观念,在这种意义上,哲学研究最讲究的是分析和论证,要求以理服人,并且提倡对以往观念以及现有观念的怀疑和批判。,哲学与宗教:区别与联系,联系在与科学的关系中,哲学与宗教构成了一个共同的阵营。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被看作是一个母体与其产物之间的关系:科学在哲学中诞生,而哲学自身则随着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后退,为科学让出自己原来的地盘。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以实际的功用为前提和标准的,当科学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哲学中无法或根本不想去解决的问题时,科学在技术上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它丧失了某个更为重要的东西,即世界向人类显示出来的意义。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立场,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可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相反,哲学在关涉价值问题上就可以为科学本身的发展把握方向。因此,在西方哲学中,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并非一个简单的母子关系,而是交叉互动的合作关系,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关注对象和研究方法,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学科意义上,哲学更接近于宗教而不是科学,因为哲学和宗教都属于人文学科。,一,思辨的形而上学二,理性的科学方法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社会意识表现形式直接运用自己的哲学观念到具体的社会生活,试图通过向人们传达自己的哲学理念而改变社会面貌,如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无知”概念劝说雅典人要有自知之明;亚里士多德通过教授亚历山大大帝而对希腊化的罗马帝国产生了影响;近代哲学中也不乏这样的哲学家,如休谟是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游历各国的方式传递着经验主义的基本信条,费希特和谢林以及黑格尔等人则是通过大学的教学活动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传播着德国唯心论的思想;现代哲学中直接身体力行的哲学家更是有目共睹,如杜威、罗素、萨特、皮亚杰、弗洛伊德等等。通过阐述自己的哲学理念的普遍意义,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思想、笛卡尔的怀疑思想和建立普遍理性原则的理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伦理学、洛克和霍布斯的国家学说、休谟的人性论思想、巴克莱的感觉经验主义观念、康德的绝对道德律令、尼采的道德谱系思想、海德格尔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当代的罗尔斯、泰勒、麦金太尔、桑德尔,等等。以批判社会为己任,根据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理论分析提出整套的或单个的理论观点,试图通过分析批判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并建立自己的哲学理想,如古代的怀疑论者、近代的政治哲学家以及现代的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等。直接站在社会的反面,强调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主流的格格不入,如苏格拉底正是由于对社会的反叛而被当时的民主体制下的议会判为死罪;维特根斯坦则宣称自己的著作是为后代所写,反对西方的主流文化等等。,哲学的批判活动:怀疑和反思,怀疑是对现有观念和理论的不满,是哲学批判活动的开端。苏格拉底把爱智慧的活动展现为一种不断追问的过程,问题总是从怀疑现有的答案开始的。历史表明,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怀疑和批判作为自己从事哲学研究的起点;事实上,正是对前人哲学的批判,才带来了新的哲学观念,由此推进了哲学的发展。怀疑是哲学思考的开端,而反思则是哲学思考的形式,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特征。在西方哲学史上,“反思”概念直到黑格尔哲学那里才得到真正确立,但反思的方式却始终是哲学家们从事哲学研究的主要途径,它构成了哲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一,思辨的形而上学二,理性的科学方法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亚里士多德:灵魂的五种能力:技艺techne知识episteme实践智慧或明智phronesis智慧sophia努斯或理智nous,实践智慧的四个特征,拥有实践智慧的人善于考虑对自己是好的、有益的事情,主要是能够深思熟虑对整个生活有益的事情;实践智慧和思辨知识不同,不去考虑那些不变的、必然的而可以证明的东西,只思索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考虑如何处置它们才能对自己有益;实践智慧本质上是人追求对他自身好的(善的、有益的)和坏的(恶的、无益的)合理性的一种品质和行为能力;实践智慧不只是关于普遍的,它必须能够认识特殊的,因为实践总是和特殊的事情相关,是有关行动的,这种特殊事情的知识和行为的普遍知识相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结合,需要融入直观理性的能力,就是既能把握普遍原理又能洞察个别行为事实的最高理性努斯,才能实现实践智慧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够深思熟虑对人有益的事情。,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者的区别理论理性是统一的理性能力,也是人类的认识能力;而实践理性则是人类的欲望能力。对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来说,认识能力没有级别之分,但欲望能力却存在着高低不同,而意志决定的根据究竟出自低级的欲望还是出自高级的欲望,这正是道德的分界所在。低级的欲望是动物性的能力,那里就没有道德的根据;只有高级的欲望才是纯粹理性,它提供了道德的可能性和根据。在低级的欲望中,意志决定的根据只是欲望能力的质料,它们是当下在此的对象,是外在的具体对象;而这高级的欲望中,意志决定的根据则是一种作为形式的普遍原则,是出自纯粹意志自身的东西。纯粹的实践理性属于高级的欲望能力,因此,它的原则是形式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你的意志准则始终能够同时用作普遍立法的原则。这是一条典型的“绝对律令”或“定言命令”,它是无条件的,因而是先天的,并且使意志绝对客观地被决定。由于这个法则的先天性和独立性,因此它也是先验意义上的自由,而一个只有准则的单纯立法形式能够用作其法则的意志是自由意志。由此可见,自由意志就是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而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就是这种能力的先天形式。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