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9807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凝聚法治共识知能演练提升1.“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A.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B.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C.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D.体现了政府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2.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立法规定()必将导致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司法成本有助于培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能杜绝“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会乱象的发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A.B.C.D.3.“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德治比法治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B.法治比德治更具感召力和劝导力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刑侦一线的破案能手黄辉庆、忠诚尽责的“二真法官”方金刚、不畏病魔心系百姓的乡司法所所长邵林刚、全力助推法治实践的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田禾、严谨办案守护公正的检察官杜亚起这些“xx年度法治人物”坚守法治信仰,用实际行动推动着我国的法治进程。这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学法、守法、执法和护法我们每个人都有立法权任何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执法机关要做到有错必纠,维护正义A.B.C.D.5.“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要()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6.【告别陋习】材料一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车窗抛物、践踏草坪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制止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蔓延,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部分数据统计如下:你是否有过上述行为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遇到这些行为你是否会及时制止有43.39%有60.62%会24.5%没有56.61%没有39.38%不会75.5%(1)以上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材料二长期以来,一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处于道德谴责层面,而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从xx年起,国内多个城市将此类不文明行为列入违法行为,违者将依法受到处罚。为此,有市民提出:不能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应该谁的“地盘”谁做主!(2)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7.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的话对你有哪些启示?8.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材料二xx年4月,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就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唐山开平区、邯郸永年区、衡水深州市,山西省运城河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这几个地方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治理污染,政府责无旁贷。如果说政府的这种督政方式尚属“动口”,那么,要把问责制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动手”,依照相关规定,该罚的罚,该免的免。(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方略?(2)材料二中对于政府部门的要求是什么?知能演练提升1.C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A项错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大事,B项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2.B本题主要考查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道德和法律彼此渗透,相互补充。题干中救助人的行为,是道德素质高尚的表现,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为良好道德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B项。3.D本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题干的描述表明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D项符合题意;法治比德治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A项错误;德治比法治更具感召力和劝导力,B项错误;C项是错误的,法治重规范作用,德治重教化作用。故选D项。4.C5.C6.答案 (1)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一部分人文明意识淡薄、道德素养低下,制止不文明行为的人少,缺乏责任感和勇气。(2)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7.答案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8.答案 (1)依法治国。(2)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