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富贵不能淫》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9411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富贵不能淫》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富贵不能淫》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富贵不能淫》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妾妇之道 (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居天下之广居( ) 无违夫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6.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_ 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8.得(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10翻译下面句子。(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11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 12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13.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妾妇之道 (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居天下之广居( ) 无违夫子( )3、(1) 方法 这,这样的人 居住 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8.得(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8:(1)能够(2)得到、实现(3)训导(4)谨慎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小题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0翻译下面句子。(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11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1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2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12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13.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13.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1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14.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