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161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2作用3等高线的特征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D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E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度差较小F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度差较大二、地形图的判读地貌类型等高线特征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中部稀疏,边缘密集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为和缓沙丘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岭谷相间山岭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岭和山谷相间分布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抓住重要点位起点、终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2作用:直观显示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3绘制步骤(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相应的点。(4)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是怎样的,试说明判断理由。提示:东北西南走向。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等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处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并说明判断依据。提示:上部较陡,下部较缓。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表示比较平缓,图示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核心要点掌握好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1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示意图如下:2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同一等高线图上,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2)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3)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海拔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 m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 m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 m、1 000 m线反映低山丘陵或高原;2 000 m、3 000 m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 000 m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3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愈密,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等高线下疏上密,为凹形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判定。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图中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山脊山谷鞍部山顶B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D山脊山脊山顶鞍部解析:选B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23题。2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mB230 mC340 m D420 m3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解析:2.D3.C第2题,由于图中等高距是100 m,由此推理山峰附近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500 m,向东依次是400 m、300 m,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300 m、400 m,Q地高于400 m,本题选D。第3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图中河谷的海拔在200300 m,由于瀑布的落差为72 m,又因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因此桥梁处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 m,最低可能无限接近200 m,由此推断,此处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 m。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1)材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哪处,理由是什么?提示:乙处。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图中甲、丙两点均为山脊,乙、丁两点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但乙处山谷狭长最易发育河流。(2)在剖面图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的是哪处,理由是什么?提示:。图中MN、XY交点处地貌为鞍部,沿XY线两边高、中间低,即图中点,沿MN线两边低、中间高,即图中点。(3)绘制等高线图中AB线的地形剖面图并说明绘制的步骤。提示: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剖面线,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是海洋。AB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然后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确定剖面图上的基准线AB并在两侧标出高度与深度。把等高线图中剖面线上各点高度转移至下图相应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就得到相应剖面图,如下图。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如下图)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过程。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图甲某沿海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m)及图乙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图甲 图乙1E点的海拔为()A100 m B010 mC1020 m D1010 m2图乙地形剖面图与图甲相对应的剖面线是()APE线BEF线CMP线DLN线解析:1.B2.D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知,E点的海拔在010 m范围内。第2题,剖面图中有低于海平面的地区,也有高于40 m的地区,而选项中只有LN线经过40 m等高线。3读图(单位:m),回答问题。(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用H表示)。(2)在下面的网格中,画出地形图中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注出。解析:第(1)题,图中有四个较大的山头,以300 m等高线为基线,数一数它到四个山顶间相隔几条等高线,相差最多的地势最高。左上方H点(见答案图中)与300 m等高线间隔6条等高线(300 m),其海拔应在600 m以上,但要低于650 m。第(2)题,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长方形方框左侧作高度表(高度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间距相等),即分别标注出150 m、250 m、350 m、450 m、550 m等;把AB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转绘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线上并画出相应的对应点;在地形剖面图上把各垂直对应点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图即绘成。第(3)题,根据地形坡度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案,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处宜种植经济林,平缓处宜发展种植业。从等高线图上可看出350 m和250 m是较为明显的分界线。第(4)题,具体考查水库坝址的选择,选址基本要求应明确:工程量尽可能小,蓄水量尽可能大。答案:(1)H位置见下图:(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见下图)(3)M、N点海拔分别为350 m和250 m,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点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地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农业种植。(4)见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据此回答12题。1上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高,西南、东北低以平原、盆地为主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BC D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解析:1.C 2.D第1题,海拔在500 m以内,且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为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在300 m以上,较高,丘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和东北海拔在200 m以下,较低。第2题,甲、乙两处等高线均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底,说明均为河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35题。3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地形图相匹配的是()4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A甲 B乙C丙 D丁5若村庄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则村民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 BC D解析:3.A4.B5.D第3题,从图中等高线特征上看,总体的地势是山脊和沟谷相间分布,且越往山下,山脊坡面越宽,为规则的平行等高线。第4题,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甲、丙、丁三处都有山脊相隔,故不能看到村庄,只有乙点能看到。第5题,在山区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顺河谷而下,逃生的最佳方法是迅速转移到河谷两岸的高地,但图中线路需跨越河流,故最佳路线应为。6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最符合的剖面图是()解析:选C沿XY方向可以看出,该平面图反映出来的地势状况是X、Y两地地势高,沿线有三处河谷。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山脊的是()Aa点 Bb点Cc点 Dd点8若该地为新建水库的库区,最高水位为600 m,该图范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半岛Ba、b、c、d四个居民点中,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三个小岛,a、b、d三地将被水淹没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解析:7.C8.B第7题,山脊应比两侧地势高,在等高线图上应位于等高线弯曲度较大且向低值区凸出的地方,图中四点只有c点符合。第8题,若新建水库的库区最高水位为600 m,则最高水位时图中区域只有高于600 m的部分不被淹没,其他部分都将淹没;同时,a、b、c居民点也需要搬迁,而d居民点由于地势高于600 m而不需要搬迁。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C60 m D65 m10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C D解析:9.C10.C第9题,图中等高距为5 m,东南部地势最低,海拔为20到25 m之间;东北部地势最高,海拔为80到85 m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到65 m之间,但不会是55 m或65 m。第10题,图中附近河段等高线最密集,表明该处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一、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绘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 D丁2四地中,最适宜攀岩的是()A地 B地C地 D地解析:1.A2.A第1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处。第2题,适宜攀岩运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A河 B河C河 D湖4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和b,b和d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Ae和g Be和hCf和g Df和h解析:3.A4.D第3题,由题干和等高线图可知,河段所处山谷,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且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汇水速度最快。第4题,山区公路选线应尽量避开陡坡,沿等高线延伸以降低坡度,节省投资。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 m B走向为东北西南C长度约为6 km D穿越山脊地区6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 BC D解析:5.A6.D第5题,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为0100 m,最高点海拔为100200 m,所以相对高差为0200 m;规划公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规划公路的长度约为3 km;穿越的地区为鞍部。第6题,处海拔最高,且周围基本没有阻挡物,瞭望范围最大。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78题。7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 B乙、甲;C甲、乙; D乙、甲;8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 BC D解析:7.C8.D第7题,对比两条剖面线和两幅剖面图可知,MN剖面线与甲剖面图相吻合,PQ剖面线与乙剖面图相吻合。判读时要注意抓住每条剖面线起止点和经过地区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并注意等高距为10 m,将之与剖面图相对照即可。推算可知,两座水库与自来水厂的相对高度都大于10 m,都能自流引水,但水库距离自来水厂更近些、沿途地势起伏更小些,因此在处修建引水工程建设费用小。综上所述,本题选C。第8题,据图可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Z村,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流经Z村的河流下游,即处;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势平坦、采光条件好的地方,比较四处位置,处最好,因为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且面积大,再加上位于朝南的山坡上,采光条件好。故玻璃温室大棚建在处最好。因此本题选D。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处是_(地形),其海拔高度在_ m以上。(2)若B点气温是20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应建在_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 m,则坝的长度大约是_ m。(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_较合理。理由是_。(5)若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6)若从海湾P和河口Q中选择一处修建港口,试分析各自的优劣条件。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特征,可判断D处是山顶。第(2)题,B、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 m,根据气温递减规律,应降低2.4 ,C点气温为20 2.4 17.6 。第(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推知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用直尺测量A两侧100 m等高线之间的图中最短直线距离,再根据比例尺,可计算出所建坝长。第(4)(6)题,都要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去分析。答案:(1)山顶700(2)17.6 (3)自西北向东南A150(4)BFE沿BFE修建,大致是沿100 m等高线修筑,坡度较缓,可以省工省时,而沿BGE则要通过海拔300多米的山地,工程投资大(5)CD线:相对高度小,距离近,但要越过河流,且坡度较大。ED线:相对高度大,距离远,但不需越过河流且坡度缓。(6)优势:P处港阔水深,Q处可以河海联运。劣势:P处不能实现河海联运,腹地较小。Q处:海水较浅,且容易泥沙淤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非地带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解析:1.A2.D第1题,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很明显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2题,洋流会对沿海地区的气候等环境特征带来影响。非洲南部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在此影响下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浙江高考)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3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解析:选B从咸海到阿拉木图地表植被均以荒漠为主;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的山脉为天山山脉,山坡上有森林植被,山顶有终年积雪冰川;锡尔河为内流河,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向北走,可以看到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断降低。右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45题。4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海陆位置B海陆分布C海陆分布D地形5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解析:4.B5.A第4题,图中是热带雨林带、是热带季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温带荒漠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由于相应纬度没有陆地分布而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南美洲大陆南部东岸有巴塔哥尼亚沙漠,属于温带荒漠带。第5题,依上题分析,所在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无高温期而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牧业。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相互作用图,完成67题。6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7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6.B7.B第6题,农业生产的灌溉使土壤湿度增大,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B项。第7题,该图体现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江苏高考)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8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解析:选D岛上植物具有“多刺、硬叶”等耐旱植物的特点,故可以推断该岛气候干燥,再结合该岛所处纬度可知,该岛气温较高。9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 BC D解析:选A由图可以看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循环过程牵涉到了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10(北京高考)读下图。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苏湘滇新桂内蒙古A BC D解析:选C峰林为石灰岩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下题。1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Aa BbCc Dd解析:选C诗句描写的是瀑布景观,瀑布应该在集水山谷的断层出现,图中都画有陡崖断层。但a图画的陡崖其实是错误的;b图虽然符合瀑布形成的条件,但落差太小,没有诗句的效果;d图两个陡崖都是在山脊上发育的断层,不能集水成瀑布;只有c图既是集水的山谷地形又有很大的落差。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8分)(1)比较甲、乙两区域图,完成表格。(9分)甲乙自然带类型草原、荒漠过渡带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拟出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土地盐碱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图(填字母)(9分)A下渗减少,径流增大,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3)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乙位于宁夏平原附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拟订应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第(2)题,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减小,降水减少,荒漠化加重。第(3)题,植被遭到破坏,使得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加剧水土流失,进而引起土壤、大气、地貌等的改变。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小麦荒漠化研究(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3)植被被破坏,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会使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变得干旱,沟谷发育,地表变得支离破碎。13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8分)(2)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8分)(3)图1中自然带分别表示(4分)()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8分)解析:第(1)题,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第(3)题,根据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即可判断。第(4)题,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2)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3)C(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