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9060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篮球。学生:搜集证明地球形状的资料,做一只带桅杆的纸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可能都提出过这些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与热;而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给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形状的呢?(通过问题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播放课件地球卫星照片。教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播放课件教材图1.1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配音:文字解释见教材第2页。教师提问这两种观点能否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教师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这样引入新知识,有亲和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遥望远方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先消失。(找两组同学用做好的纸船到前台在地球仪上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思考。)教师提问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将纸船放到桌面上演示。)学生回答船和桅杆同时看到。教师总结如果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看到。播放课件海边看船(动画显示)发生日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日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播放课件日食照片,学生观察思考。哥伦布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其中最著名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了。学生活动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讲述麦哲伦航行路线及有关故事。播放课件麦哲伦环球航行(动画显示小船的移动航线)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教师利用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科学观教育)教师总结在15191522年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以其自身的实验证明了大地是个圆球。那么还有更为科学的证据吗?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有,是地球卫星照片。教师总结直到20世纪,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人们经过分析地球卫星发回的大量资料及地球照片,特别是宇航员们有幸从太空看到了真实的地球,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教师提问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从观察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从这一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教师边说边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多请几位同学回答并及时鼓励。教师总结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要坚持严谨、执着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教师展示一只乒乓球和一只篮球。教师提问它们一样大吗?那么怎样说明球体的大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认识球体大小的方法)教师板书地球的大小(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现代科技使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定了地球的大小。那么,地球究竟有多大?播放课件教材图1.2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分析图中数据并回答: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教师讲解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这也说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大球体。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洋洋和洋。地球的形状是体,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评价建议】本节内容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实例,感知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思考,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后记】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内容丰富,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有效突破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所限,对于列举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不多或不确切。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的事例多进行观察和思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会制作简易地球仪。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归纳出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科学思维及探究意识。【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难点】制作简易地球仪,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合作探究等。【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教学挂图(一幅),制作地球的材料一份,学生分组(24人一组)。学生:每组准备一套学生地球仪,乒乓球(一只),适合制作地球仪的圆形物品若干,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如:地图、地球仪等。展示教具地球仪教师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概念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高山与平原、江河湖海,国家与城市等都是地理事物,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说明其上面都有哪些地理事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回答(只要学生观察地球仪说出的地理事物,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讲解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千差万别,数量巨大,因此,人们在地球仪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相应的位置、形状和名称。那么,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按小组讨论后回答。(让学生依据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教师总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点和线。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也没有。教师提问我们了解了地球仪的这些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地球仪下一个定义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地球仪是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名称。所以它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师提问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2.地球仪的作用教师总结地球仪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又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要经常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教师提问仔细观察地球仪上标的点和线,回答地球仪都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你能依据地球仪说出来吗?学生讨论回答并到前台演示(地轴、两极、赤道、回归线等)教师总结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北面的叫北极,位于南面的叫南极,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是经线,所有的经线、纬线都相互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而所有这些点和线都在真实的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了解,让我们亲自动手做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并标明经线、纬线、北极、南极、赤道等。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P45所列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地球仪。教师活动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评出优胜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课堂小节点明地球仪在今后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承转既然地球仪上的这些点和线在地球上不存在,为什么还要?(过渡下节,前后连贯,使教材的整体性更强)【板书设计】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评价建议】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了解其构造特点并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思考,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教学后记】由于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且每组都备有学生地球仪,因而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并能积极观察思考问题。在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中,学生兴致更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异因此有些小组制作效果很好,而个别小组效果欠佳,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地球仪,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及相关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纬线和纬度的判定【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地球仪,经纬仪。学生:学生地球仪,用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找两位同学到前台指出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及赤道等。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仪上有一些重要的点和线,其中有经线,有纬线、那么什么是纬线?怎样区别纬线?教师板书三、纬线和纬度纬线播放课件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观察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纬线作为地球仪上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多特点。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思考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纬线呈什么形状?是一个圆还是半圆?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地球仪上的所有纬线长度是否都相等?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最长的纬线叫什么?最短的纬线分布在哪里?纬线可以指示什么方向?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回答。(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教师总结(可演示经纬仪)通过观察我们可知: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点;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可以找到许多条纬线,我们该怎样区分它们呢?(通过问题引起悬念,激发求知欲)学生观察地球仪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纬度。其中赤道就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教师板书2.纬度播放课件教材图1.9赤道纪念碑。学生观察并在地球仪上找出基多市及所在国家厄瓜多尔的位置。播放课件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学生观察思考: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分布在什么地方?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及教材图1.11后讨论回答。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纬度数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度数为90即南北两极点,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北方”的英文“North”的开头字母“”作代号,赤道以南的叫南纬,习惯上用“南方”的英文“outh”的开头字母“”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0,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90和90。教师提问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纬度数的排列规律。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每位同学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画出赤道300、300、600、600、900、900等纬线,并注明度数,同时告诉学生纬度的三个范围低纬度(00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掌握地球仪上纬度变化规律)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些重要的纬线。教师提问若用一条纬线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最合适呢?播放课件南北半球的划分。教师讲解以赤道为界可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赤道以南的是南半球。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名词,其实它们是几条比较特殊的纬线,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并观察它们分别经过了你的熟悉的哪些地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并给予鼓励。学生活动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用虚线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课堂训练】同步学习与探究P3二、4三、54.读“南、北半球图”回答。【板书设计】三、纬线和纬度1.纬线 2.纬度【教学后记】本课内容较多且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多媒体的演示,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能较好的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发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效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参考答案】二、4.C三、4.赤道北南北北极点北900南极点南900【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地球仪,知道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经线和经度的判定【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地球仪、已制作好的简易地球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对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纬度有了初步认识,地球仪上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纬线,还有很多经线,了解经线和经度,对于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地球仪,了解地球上地理事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板书四、经线和经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活动将学生分男女两组以竞赛的方式观察地球仪归纳填表,注意与已学纬线的知识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充分时间自主探究,教师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活动依据表格内容分别提问学生活动男女同学抢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教师提问什么是经线?经线与纬线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连接地球南北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师生总结经线是指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子午线。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仪,说明经线的形状特征,长度和指示的方向如何?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演示经纬仪)通过观察可知: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播放课件思考题:地球上任何一点沿纬线方向前进,最后能否回到原出发地?如果沿经线呢?在地球上能找到一处四面都朝南或都朝北的地方吗?若能,它们分别在哪里?(课堂中设置练习,让学生及时反馈所学情况,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教师讲述与纬线相似,在地球仪上我们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教师提问经度的起点,也是从0开始的。那么0经线在哪里呢?它经过哪个国家的首都附近?又叫什么线?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教师总结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附近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上的那一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师生总结地球仪上经度的范围是从00一直到1800之间,最大度数是180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一条。为了区别它们,人们把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0规定为东经,用“E”作代号,把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0规定为西经,用“W”作代号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仪并思考,哪两个经度的经线只有一条?学生回答1800经线师生总结地球仪,只有00经线和1800经线有一条,其他度数的经线均有两条。教师提问请观察地球仪,看经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教师归纳依据地球仪分析: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的度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两条经线可否组成一个大圆圈?这两条经线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差180,如0和180经线;20W和160E等。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并找出以下经线圈:0和180,45E和有135W,20W和160E,90E和90W,120E和60W。学生活动后相互交流结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思路和方法。教师总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均等的半球。那么刚才同学们找出的五个经线圈中,哪一个最适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地球仪上找答案并及时给予鼓励。师生总结国际上习惯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半球,其原因是这两条经线基本上在海洋上通过。可较好的避免把非洲、欧洲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带来的不便。播放课件教材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读图回答:七大洲在东西两半球的情况,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学生读图回答并相互交流,教师给予评价。课堂练习一、选择:探究P34,1、2、3、4、5。二、读图:P53.读“东西半球图”回答课外作业在已做好的简易地球仪上用彩色标出经线及度数,每隔30划分一条经线。【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由于本课内容较抽象,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用男女分组竞赛抢答方式,可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而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参考答案】二、ABCCD三、ADBCA东160B西20D东160东西东【第五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与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用经纬网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用经纬网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分析、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电影票(一张)学生:学生地球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电影票,提问,如果有这样一张电影票是18排30号,你怎样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感受)教师提问如果我们仅仅用电影票上的任意一个号,能否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吗?学生活动通过讨论相互交流,教师给予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感受确定位置的一般方法,使学生有亲切感。)教师提问你能准确找到并描述出北京、上海、纽约等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吗?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分析并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入新知识。教师板书五、利用经纬网定位播放课件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和台风“桑美”等资料,见教材P8。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有关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台风“桑美”的众多信息,其中涉及44.4S、150W、28N、125.3E等四个数据,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些经线和纬线,看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老师讲述我们发现,所有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交分布的,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经纬网。教师板书1.经纬网播放课件经纬线组成经纬网的动态过程。(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经纬网的含义,促进空间概念的形成。)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地球仪上找出200N和300W,00和1800,400N和1500E等产经纬线的交点,并相互交流,老师给予鼓励。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既要找出该地经度所在的经线,又要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的纬线,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就是该地所在的位置。学生活动请几位同学到前台地球仪上找到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地点和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后填表完成,老师给予鼓励。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经纬网?其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予以肯定。师生总结我们研究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教师提问举例说明经纬网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总结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以及当代卫星定位系统都十分有用。教师板书2.经纬网的作用播放课件教材第8页练习题2。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教师总结杰克之所以出错,关键在于他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由此可看出:在确定度数的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标明经度中的东经或西经,纬度中的南纬或北纬。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探究P52,读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学生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标注出北京的经纬度。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五、利用经纬网定位【评价建议】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了解经纬网的形成和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思考,是否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否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教学后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丰富课堂内容,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较少,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个别同学对所学知识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辅导。【参考答案】三、2.A.400N,400W;B.400N,400EC.200S,400W;D.200S,400EA和B,C和DB和D,A和C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填写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状况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提问:第12页活动2(通过动画讲解)。 归纳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有规律变化形成四季。 投影:地球的五带图 提问: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特征; 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小结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节 地图教学设计课 题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教学方法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 具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板书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过程主 要 内 容备 注前提测评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1.比例尺:(课件展示)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课件展示);经纬网;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导入新课(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讲 授 新 课自学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海拔和相对高度(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1.什么是海拔?并指认甲、乙两点的海拔高度。2.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3.什么是相对高度?并指认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4.(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及其海拔示意图)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大本营海拔高度是6600米,珠峰海拔8844米,问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口算:2244米)这就是登山者要攀登的高度。(同步成长16页19题)5.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们勇攀珠峰?(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实现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联系生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1.诱发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2.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等高线1.什么是等高线?2.展示山体模型,理解: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3.(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的对应关系、辅助线的使用规则、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1)出示类似山体的实体(冬瓜),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切割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2)再请一个同学协助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实体的等高线地形图,标出海拔高度值(假设)。(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首先根据实体绘制剖面图的等高距。绘制剖面线。学生观察分析: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就会引一条辅助线,并且高度值一一对应。将剖面图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设置错误,学生纠错,重点提醒:由于山顶还有一部分不够一个等高距,切记不能犯类似错误,画成平头山顶。1.用模型和实体等形象直观的教具,表达难以理解的概念。2.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动手练习(请每个同学备一张纸和尺,和老师一起画草图,重点掌握剖面的绘制方法。)设疑纠错,加深学生对易混易错知识点的记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在黑板上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点A和点B,估算这两点的高程。(如果难以理解,可以作辅助线,将点对应到剖面图,即可估算出这个点的高程)培养学生目测与估算的能力。等深线什么是等深线?等深线的高度值一般为负值。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课件展示)a)山顶:等高线高度值从中心向四周渐小。 (课件图片):富士山b)山脊:像牛、马、羊等的背脊。 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课件图片):秦岭不由联想到苏轼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山谷:两侧是高山的中间低地或洼地。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举例:李白的著名诗句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述的就是非常奇特的山谷。d)鞍部:像驼峰的中间低地,马鞍状。e)陡崖:非常险峻的地形,等高线在此处重叠成一条线。(课件图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用生动精美的图片展示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景观,让概念有了素材依据。3.引用名诗、名句注重与文史的结合,与生活的结合。巩固与练习1.山体模型展示,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2.出示自制教具,(用彩色吸塑纸做成彩色等高线地形图,一种颜色作成一层等高线,把它们用线穿起来。)首先请同学认读,然后从平面提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把平面图想像成立体图形的形象依据。3.(课件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请同学判读地形。加深印象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越高越亮或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课件过渡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与练习观察与分析观察P17图1.30 ,对照图1.30完成活动第1题。找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并指出在本图中它们的高度范围,描述它们的地面起伏程度(大、中、小、平缓、一望无际)(分组活动,大屏幕上哪个地形闪烁,哪一组同学就请站起回答问题)链接生活与延伸拓展思考:在上述五种地形上,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经济?课外搜集以上五种地形景观的照片与资料。1.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培养纵向思维的能力。分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同步成长17页,第20题。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帮助解答下列问题:(1) 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方向。(2) 如果我军大炮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我军大炮的射程之内。(3) 敌军指挥部的海拔大约为( ) 米,我军阵地的海拔是( )米,敌军指挥部与我军阵地的高度差约为( )米(4)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A、B、C路线中的( )较好,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三组分别讨论我军进攻路线ABC,剩余一组综合分析。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奖励小红花,给各组加分。)1.进行课后练笔,起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升华的作用。2.小组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采用军事题材,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引发爱国情结。课外作业完成课本18页活动第3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 思考: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2岩层那么厚重,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痕迹吗? 目的:为今后学习岩石圈打下伏笔。 课后心得: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