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力和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8453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力和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力和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力和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力和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第二节 惯性和惯性现象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并能区别惯性和惯性定律2.知道惯性现象的表现,知道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3.能解释常见的一些惯性现象4.通过对常见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说明:1.本节是在上一节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由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引入惯性概念,因此要求学生知道“物体保持这样一种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同时,由于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但要注意,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则是说明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怎样运动的,要注意两者的区别2.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但学生在观察类似现象时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对于“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像图9-4那样,猛拉小车时,木块会从车后滑出”等,由于现象的结果通常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相联系,所以一些学生总误认为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有关,这一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3.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惯性现象的利害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有些惯性现象对我们是有利的,如安装锤柄、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投掷球类等;有些惯性现象对我们是不利的,如高速行驶的载重汽车不易在短距离内停下来、汽车猛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等等对于这些常见现象要求学生会用惯性的知识给予解释4.在解答实际生活中的惯性问题时,要求学生要能够合乎逻辑地分析问题:原来运动状态如何,后来受力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变化,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因果关系链的分析,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纳入逻辑的轨道(二)教学重点惯性现象说明:能够认识清楚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不同的受力情况下表现出的惯性现象,是学生理解惯性的关键,也是学生正确解释惯性现象的基础,因此认识惯性现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三)教学难点对惯性概念的理解说明: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学生通常有两个误区:一是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这本是初中物理并不要求的内容,但学生往往根据“人跑得越快就越难停下来”、“如图9-1所示,拉小车的力越大,木块就越容易从车后滑出”等类似的现象,得出“物体运动越块,惯性越大;物体受力越大,其惯性越大”的错误结论;二是将惯性看成一种力,认为“刹车时人会倾倒”、“木块会从车后滑出”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学生的不正确的前物理概念对学习物理知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本节的教学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纠正二、教学设计(一)教法指导1.本节的地位:本节是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之上,认识物体的惯性,能够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现象的实际问题是本节的核心内容2.学生情况分析:正如前面关于本节的教学难点中所分析的那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有关惯性现象的一些非本质的观察,已在头脑中形成了某些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同时又接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规范的提法另外,解释有关惯性现象的实际问题时,需要一步步地分析,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求确是比较高的所有这些都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3.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1)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讲授惯性概念,列举实际中的惯性现象;(3)解释生活实际中的惯性现象说明:在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得出惯性的概念后,重点工作是要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惯性的理解,并从中学习如何运用惯性知识有层次的分析一些惯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中切忌未经深入的分析,由教师总结出现成的“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二)教学设计方案1.引入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认识到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保持物体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反映了物体“不愿”改变其运动状态再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如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在水平冰面上推出去的冰车离开人的作用后仍会沿冰面滑行、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椅若没有人推它,它将永远静止在原来的位置等由此引出“所有物体都具有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说明“物体想一贯表现为原有的运动状态”,就好象物体都具有“惰性”而“不想”改变其运动状态一样使学生将对惯性这一概念得到初步的认识2.讲授新课(1)惯性的概念通过引课过程中的分析,抽象出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物体的惯性为惯性的认识,可再列举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分析,如跳远运动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利用助跑提高起跳时的速度,即起跳时的水平初速度越大,他离开地面后,沿水平方向运动得越快,这表明快速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这种快速运动状态的性质;又如,在水平冰面上将冰车轻轻推出,当冰车脱离力的作用后,它将缓慢地向前滑行,这表明运动较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较慢运动状态的性质;再如,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车,若没有对它施加任何作用,它将永远静止在原来的位置,这表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的性质通过对类似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不论是快速运动的还是较慢运动的,或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它们都具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只是表现出来的具体运动情况不同(2)惯性现象惯性现象的演示与介绍对于惯性现象的演示,实验设计要能够突出主要矛盾,为此建议首先利用如图9-5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将小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当用力猛然拉动小车时,小车运动起来,由于木块与小车之间较为光滑,即可认为木块没有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因此木块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木块将从小车的后面与小车分离,如图9-5甲所示;若开始时先设法使木块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木块将从小车的前方与小车分离,如图9-5乙所示在做好上述的演示与分析后,对于课本中图9-2和图9-3所示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还可以考虑补充类似如图9-6和9-7的小实验,水平向右猛击纸板的左端,纸板飞出,而板上的鸡蛋会落水中;猛拉纸条,笔帽会仍然直立在桌面上不动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惯性现象打下基础分析的重点应该抓住: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后来哪个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了,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或部分)将与运动状态改变的物体(或部分)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与分析,将学生的思维及推理加以规范化对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行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很多,课本中重点讲了交通中的惯性现象在此可列举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从中归纳出惯性的利用和不利的情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具体的生活实例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土;安装锤把柄;骑自行车上车时脚蹬地可使自行车行滑行一段距离,腿方可迈上车(3)想想议议课本中本节最后给出了“想想议议”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讨论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到何处?从车厢顶部落下的物体将落在何处等另外,为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物体没有惯性会怎样,那时我们还能否进行跳远、跳高一类的比赛,还能否进行铁饼、铅球、标枪类的比赛,枪炮还能否射出子弹或炮弹等三、基本训练(一)基本题1.乘座公共汽车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将向前倾倒而在汽车匀速行驶时,人却不会发生倾倒,这两种情况下( )A 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 后者有惯性,前者没有惯性C 两者均有惯性D 两者都没有惯性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B 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有惯性C 只有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时,才有惯性D 一切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3.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作用4.坐在匀速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当小球自由下落时,将落在( )A 抛出点的后边 B 抛出点的前边C 原抛出点 D 无法确定5.气球用绳索拉一物体竖直上升时,绳索突然断裂的一瞬间,物体将( )A 因受重力作用而立即下落B 由于惯性将继续上升一段高度C 因惯性和重力同时存在,物体将立即停止上升D 以上说法都不对6.烧锅炉时,用铁铲送煤,铁铲不进入炉内,而是停在炉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为什么?【答案】1.C2.D3.汽车具有惯性,阻力4.C5.B6.铁铲和煤原来一起向前运动,当铁铲受到外力作用停在炉前时,煤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向前运动状态,所以煤就顺着铁铲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二)提高题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立即停下来 B 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 改变运动方向 D 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沿着风的方向,从枪膛射出的子弹能在空中飞行,其原因是( )A 火药推力的作用 B 重力的作用C 风力的作用 D 子弹具有惯性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A 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 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C 物体受力越大,惯性也越大D 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4.快速跑动中的人,若脚下被石头绊一下,身体会向前摔倒,这是为什么?5.跳远运动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平时训练时除了要练习跳远的技巧外,还特别注意训练自己的短跑速度,这是为什么?【答案】1.D2.D3.D4.人向前跑时,人的脚和上身都在向前运动,也就具有保持向前运动的惯性当脚下被石头绊一下时,脚由于受到石头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将由运动变为静止,而此时上身还将以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导致身体将向前摔倒5.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后处于空中时,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他将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由于人的起跳高度是一定的,这就决定了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是一定的,为了获得更好的跳远成绩,必须使人在空中飞行的水平速度大,即要设法提高人的起跳速度,而这个起跳速度是与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有关的,所以跳远运动员要注意训练自己的短跑速度第四节 摩擦力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道彼此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摩擦力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3.知道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并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解释4.能区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知道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5.体会一分为二地看待摩擦的利与害,及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法说明:摩擦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种物理现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减小或增大摩擦和方法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法,在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中,体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观点(二)教学重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说明: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验研究认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出来的经验是:物体在地面上滑动,则物体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物体一定是运动的,且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些对摩擦力片面的认识,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将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成认知阻碍,所以是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一)教法指导1.本节课的地位:摩擦力是常见的一种力本节运用上节学过的二力平衡知识分析摩擦现象,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用以解释有关的现象2.学生情况分析: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与经验,但学生已有的这些认识和经验却又不够全面、准确,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的“前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好正确的“前概念”,又要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对摩擦力能够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3.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可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与经验,采取讨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现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然后再通过对具体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了解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以及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说明:由于学生的知识量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因此在分析、解决有关摩擦的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到学生综合运动知识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全面、科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头脑中正确的“前概念”,而对于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也要有意识地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展示学生的错误认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的旧观念与新知识发生强烈的“碰撞”,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四项内容:(1)摩擦现象和摩擦力;(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成因;(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对于前两个问题可借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与经验,由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第3个问题要作好演示实验,并突出研究方法最后对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的教学,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二)教学设计方案1.引入课题本节课的教学,可先从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等问题开始,继而提出滑冰运动员到终点停止用力后,将慢慢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当用一个较小的水平力去推桌子时,这个力并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又是为什么?要使木箱在水地面上匀速移动,为什么总需要一定的拉力或推力?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样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物体间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2.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成因的教学在上述实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抽象出“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时,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这种相对运动的力”这样关于摩擦力较为科学的结论从中也就得出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要彼此接触,且应有相对运动对于摩擦力的成因 ,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但考虑到在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中要用到一这知识,因此教学中可作适当的分析,学生并不难接受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可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讨论这种多因素问题如何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每个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会研究类似多因素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图9-11所示的实验原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实验进行具体研究,可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得到收获由于这个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较差,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此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若感到学生分组实验时间较紧,可考虑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根据事先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分析,一个大组的学生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另一个大组的学生研究摩擦力与物体之间压力的关系但不论是采取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或是分大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都要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记录表格可由学生自己设计),以便实验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4.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由于摩擦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摩擦好不好?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展开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原来对摩擦缺少全面认识的同学,会在讨论中完善他们对摩擦现象的认识,同时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的基本观点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根据人们的需要来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首先教师要给出示范性的分析,即从理论上和实际的具体措施这两个方面说明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的方法为了使学生对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能有更为宽阔的了解,在教学中可以放映有关的教学录像资料三、基本训练(一)基本题1.在水平冰面上踢出去的小冰块,在离开脚后还会在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但后来冰块的速度将逐渐减小,最终停止运动,这是因为_的作用结果2.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它们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B 摩擦力总是有害的C 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轮胎和地面都是越光滑越好3.自行车轮胎表面上有凹凸的花纹,这是为了_摩擦;捏紧自行车刹车把,将刹皮紧压在钢圈上,车子就会很快停下来,这是采用了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4.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摩擦越小越好的是( )A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B 雪撬与雪地之间的摩擦C 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D 皮带传动中,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5.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的摩擦是( )A 自行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B 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C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D 自行车中轴里,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6.运动鞋的鞋底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其作用是( )A 美观 B 省料 C 减小行走中阻力 D 增大摩擦【答案】1.冰块具有惯性,冰面对冰块存在着摩擦2.A3.增大,增大压力4.B5.D6.D(二)提高题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之所以能做匀速运动是因为( )A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木块所受的重力B 拉力F等于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C 拉力F大于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木块所受的重力2.重为5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牛现在用6牛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_牛,这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3.将货物放在正在匀速向右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刚开始时,货物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的当货物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时,货物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_【答案】1.B2.50,6,503.与传送带方向相同,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