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二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7071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二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二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二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二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高考题组】高频点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情统计(3年6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2)考题汇总xx四川T8xx广东T18xx广东T17xx山东T14xx江苏T9xx福建T18命题分析近三年的命题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目的。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影响。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和方针。1.(xx四川文综T8)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解析】选B。A说法太过绝对,不正确;“不结盟外交”是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不正确;D是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故不正确;而日内瓦会议中中国对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中“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都体现了B,故B正确。2.(xx广东文综T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解析】选B。A,材料反映的“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故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错误。B,从反美、反苏可知中国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正确。C,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错误。D,从“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可知我国当时反对倒向苏联一边,错误。3.(xx山东文综T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选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问题时提出来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的外交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仇视封锁新中国,A应为其主要目的。B、D运动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C与提出背景不符。高频点2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考情统计3年5考中国重返联合国(0)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综合(2)考题汇总xx福建T17xx安徽T18xx天津T5xx江苏T11xx北京T19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影响。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进程和影响。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影响。1.(xx福建文综T17)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解析】选A。19721978年,属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时期,示意图显示中美贸易额总体增加但有波动。由此,即可排除表述有误的B、D。C表述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也排除。只有A表述符合中美政治关系发展伴随着贸易额起落的信息内容。故选A。2.(xx安徽文综T18)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解析】选C。A表述错误,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元旦,时间不对;B表述错误,当时中美关系出现解冻;D与史实不符;C尼克松即将访华,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3.(xx江苏单科T11)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解析】选D。题干中“1972年19月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表明A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开始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故B不符合题意。C是新时期我国外交成就,不符合题意。“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表明中国打破了此前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高频点3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考情统计3年3考多极化趋势的加强(3)考题汇总xx新课标全国T35,xx江苏T19,xx江苏T19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加强的原因、表现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1.(xx课标全国文综卷T35)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解析】选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主导全球,北约东扩是其重要战略。波兰于xx年加入北约。多强中的欧盟也在扩大,xx年波兰加入欧盟。图片中的十二星旗是欧盟的标志,故D正确。2.(xx江苏单科T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选A。从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可以看出,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从材料中“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看出,还是美国一家独大。A表述最确切。B、C、D表述都不够全面。【模拟题组】1.(xx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解析】选B。195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战争危机并没有消失,A项错误;从材料“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说明,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B项正确。2.(xx池州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实践经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列不属于“三大价值和标尺”的是()A.以和平为最高目标B.以平等为基本准则C.以互利为基本要求D.以结盟为主要手段【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等信息,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A、B、C即“三大价值和标尺”。“结盟”不是我国外交的主要手段,故选D。3.(xx武汉模拟)邓小平曾说,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上述讲话反映中国外交的任务是()A.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B.延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D.联合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解析】选A。一国外交首先要服务于国家利益,此时我国对外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环境,故外交首要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故A项正确。【拓展延伸】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1)基本目标: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2)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xx西安五校模拟)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中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一超多强格局形成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各国势均力敌【解析】选C。题干中提到第三次权力转变时,还称其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而两极格局强调美苏实力超群,故A错误;一超多强只是国际力量对比情况,并不是国际格局,当今世界新格局尚未形成,故B错误;把第三次权力转变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明显体现多个力量中心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C正确;尽管目前是“群雄竞起”,但是各国之间力量差异相当大,故D错误。【拓展延伸】“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变化(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5.(xx珠海摸底)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最近的20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最全面的理解是()A.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最和平”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解析】选A。“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说明全球局势总体缓和;“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说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相关信息,故B、C不正确;D对材料理解不全面。(xx华中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时期,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xx年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材料三近日访问美国的日本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前原诚司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会谈中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2012年9月13日日本新华侨报(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分析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2)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分歧”和“鸿沟”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目的。(3)材料三中美国为什么“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拒绝承认”“实施军事包围”等回答对华政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冷战”“两极格局的对峙”等分析原因。第(2)题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巨大分歧”应理解为“两国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共同原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共同对付苏联”。第(3)题第一问可以看出美国企图利用日本遏制中国;合作、互惠应该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也不排除两国之间的矛盾分歧。答案:(1)政策:敌视新中国。原因:美国开始与苏联冷战,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2)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共同目的:应对苏联的威胁。(3)原因:利用日本制约中国,更好地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展望:友好、合作是主流,矛盾、对抗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