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60632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1(xx江西模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这体现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衰落C适应小农经济发展 D井田制的终结解析:材料中的“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反映了爵位继承由血缘世袭变成了国家任免,这就是宗法制的衰弱。A项分封制在此时并未瓦解,CD两项都是经济方面的变化,材料不能反映出经济的变化。答案:B2“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解析:材料体现出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而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提高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答案:A3“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是“务本”之故,即对农业的重视。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答案:C4(xx浙江联考)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 B郡县制C行省制 D科举制解析:“垂二千年而弗能改”,说明这一制度已经实行了二千多年,并一直袭下来,而A项的宗法制是在周朝实行,秦之后不再大规模实行,并且在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与“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不符,所以A项不正确;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其基本形式一直为后代沿用,所以B项正确;C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此时不过是300多年的时间,所以C项也不正确;而科举制是隋朝时确立,也不过是1000多年的时间,所以D项也不正确。答案:B5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答案:D6(xx南充零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1)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力是从金石并用到铁器锄耕,生产关系变革则是由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作用。(3)可以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阐释。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任答三点)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3)联系: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庚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材料二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商君书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3)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解析:(1)问从“贪庚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有利不顾手足之情,若禽兽”等信息获取;(2)问从“罪死不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则民务属于农、朴则畏令”等获取信息;(3)问从“秦民大说、家给人足、怯于私斗、大治”获取信息;(4)问启示从改革前后的对比悟,联系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2)措施:刑罚平等,废除贵族特权;采用分权办法,加强官吏职权管理;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视农业,让农民专心务农。(3)影响: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富足,国家富强;人民勇于为国战斗,军队战斗力增强。(4)启示:改革须关注民风问题;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法律制度是引导民风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变民风有利于凝聚力量(或社会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