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糖类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622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糖类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糖类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糖类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糖类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解析: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A项正确;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单糖,不能水解,B项正确,D项错误;葡萄糖在人体内代谢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能量,C项正确。答案:D2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解析: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两组物质的分子式都相同,但结构不同,它们都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关系;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根据糖类能否水解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答案:C3纤维素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解析:人体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其能够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的功能。答案:C4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所以具有甜味C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D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糖类,但糖类物质不一定具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答案:B5(1)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发生反应的类型_,稀硫酸的作用是_。(2)向(1)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是_。(3)在(1)的产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取适量液体加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NaOH溶液的作用是_。解析:蔗糖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在用新制Cu(OH)2检验葡萄糖时,一定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稀硫酸,原因是该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答案:(1)水解反应催化剂(2)水解后溶液中的H2SO4未被中和,Cu(OH)2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了CuSO4(3)中和H2SO4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物质中,与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CCH3CH2OH DCH3COOH解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OH和CHO,与A项中的官能团相同。答案:A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C碘水 D新制Cu(OH)2悬浊液解析:乙酸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淀粉与新制Cu(OH)2悬浊液不反应。答案:D3双选题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者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者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且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都可用(C6H10O5)n表示,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都属于混合物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均为(C6H10O5)n,所以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均为36540,但由于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两者都不会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但它们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AC4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乙烯和苯 B蔗糖和纤维素C乙酸和葡萄糖 D果糖和葡萄糖解析:A、B项最简式不同;C项,最简式相同,但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答案:C5把过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CH3COOH BC2H5OHCNaCl DC6H12O6(葡萄糖)解析: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相当于加入氢氧化铜,题给四种分子,只有葡萄糖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D6现有下列物质:纤维素、甲酸甲酯(HCOOCH3)、淀粉、甲醛(CH2O)、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A BC D解析:甲酸甲酯(HCOOCH3)的分子式C2H4O2符合Cn(H2O)m通式,但不属于糖类;甲醛(CH2O)符合Cn(H2O)m通式,但甲醛不属于糖类;乙酸(CH3COOH)的分子式为C2H4O2,也符合Cn(H2O)m通式,但乙酸也不属于糖类,故B项正确。中纤维素和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答案:B7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元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尽管糖元、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表示为(C6H10O5)n,但三者的n值不同,三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且三者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C6H10O5基团,而不是“CH2”基团,故三者也不属于同系物;糖元与淀粉、纤维素的性质相似,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9分)用含淀粉的物质制备陈醋(醋酸)的主要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1)_。(2)C6H 2CH3CH2OH2CO2。(3)_。(4)2CH3CHOO22CH3COOH。检验所酿的陈醋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是_。解析:由淀粉制醋酸是淀粉在各种酶作用下的发酵的过程:(C6H C6H CH3CHOCH3COOH利用碘遇淀粉变蓝色这一特性,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陈醋中是否含有淀粉。答案:(1)(C6HnH2OnC6H(3)2CH3CH2OHO22CH3CHO2H2O(4)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反之则没有9(8分)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2)根据甲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3)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4)根据乙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解析:(1)学生甲的错误是用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先加碱中和硫酸,因为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不能与葡萄糖反应。(2)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选A项。(3)学生乙的错误是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淀粉有可能完全水解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4)根据上述现象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反应发生,故选D项。答案:(1)用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加碱中和硫酸(2)A(3)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4)D10(14分).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如下结论:B能发生银镜反应;A遇碘水变蓝色;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1)A是_,B是_,C是_。(2)有关化学方程式:蔗糖水解:_。淀粉水解:_。.乙同学将34.2 g蔗糖与16.2 g淀粉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完全水解,请回答:(1)“一定条件”指的是_。(2)判断淀粉和蔗糖已经水解的方法是_。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则A为淀粉;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为葡萄糖,C为蔗糖。淀粉、蔗糖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只要使水解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Cu2O)生成,即可判断淀粉、蔗糖是否已经发生了水解。答案:.(1)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2)C12H22OH2OC6HC6H(C6HnH2OnC6H.(1)无机酸或酶作催化剂(2)加碱使水解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可证明糖类已经水解11(8分)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B、C,它们分子中碳、氢、氧的质量之比都是618;A、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已知A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1 mol B完全燃烧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44.8 L;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B的3倍。(1)写出A、B、C的分子式_、_、_。(2)C结构中无支链,且1 mol C能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2.5 mol H2,已知2个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则C的结构简式为_。解析:由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可求出其最简式:n(C)n(H)n(O)121,即最简式为CH2O。再由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确定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M(A)15230,则A的分子式为CH2O,B的分子式为C2H4O2,C的分子式为C6H12O6。答案:(1)CH2OC2H4O2C6H12O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