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0972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2、 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3、 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前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播放音乐,设置情境;上课播放母亲或父亲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导入:大家听着播放的歌曲,不知有何感受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常言说:谁言寸草心,报的三寸晖。父母之情,我们是很难报答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六口,相依为命,在贫穷和生死线上挣扎,但在别人愿意为他们提供金钱,而要他们将子女送给人家时,他们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父母的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将自己不认识或认为重要的字词画出来,进行交流。学生活动。交流字词。作者简介。2、 一句话概括文意。请用“这篇文章讲了-的事”进行说话。3、 谈初读感受。那么,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先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学生交流。三、再读课文,研讨探究。1、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是靠人物之间的什么来推进情节发展的呢?(对话)2、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对话,尤其是文中这一对夫妇的话,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找出让你感动的语言,说明理由。学生交流。学会对话的几种写法。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文中的对话中,有几种方式?归纳:人前 话后 话前 人后 话 人 话 话 (无人)注意以上几种方式中,标点符号的用法。3、 在整件事的发展中,夫妇和财主夫人在事件的前后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同学们找出他们在那些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学生活动。教师预设:夫妇的变化1、 所给人的孩子发生着变化2、 夫妇的神情发生着变化 表情却十分地犹豫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无精打采 很不好意思 失魂落魄 痛哭失声 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3、 替换孩子的语言在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另外在此处使学生明确:之所以不断的变换,找各种理由都是借口。实际上在最后一次才说的是实话,是不愿意把孩子给人。财主夫人的变化从想要孩子 不要孩子4、 在这些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学生讨论。明确:夫妇都孩子的爱不变 明确主题。四、情感体验,写作练习。本文主要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展开情节。对这对夫妇的语言进行了描写,但对这对夫妇的心理,描写较少。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段,补充这对夫妇的心理和对话,试着写下来。(注意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学生写作,进行交流。设计简由:这是人教版教材的文本。按常规确定目标需要参照“单元导言”和“课后练习题”。但这次例外,我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由于本文放在“至爱亲情”中,所以我将本文的重点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认为在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比例不一定都是1:1,要视文本而定,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要视具体情况。 另外,本文是一篇小说,有具体的情节。所以,在教学中从情节入手,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体会亲情。整个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感知-精彩研讨-写作拓展。我总认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实际的东西。所以,我让他们注意对话中标点的用法。并在写作中主动运用。平时备课,我总是离不开教参。这是开天劈地第一次,可是用上“吃奶的劲”了。还望大家多多指导,向我“开炮”。 备选方案:由于本文是一篇小说,情节简单。所以还可以这样教学:第一课时:1、 学生默读课文,2、 交流字词3、 作者简介4、 再读课文5、 概括情节6、 谈阅读感受7、 讨论主题8、 三读课文第二课时1、 朗读课文2、 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从以下题目中选择:1、 假如在这对夫妇将第一个孩子交给财主夫人后,财主夫人连夜带着孩子走了,这对夫妇的表现2、 一家团聚以后,这对夫妇的心理活动3、 财主夫人在“这一家人团聚后”的心理活动和与女佣的对话4、 这对夫妇在将第一或第二个孩子送给人后,晚上的心理活动和对话5、 变换人称,以这对夫妇之一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我”改写课文6、 以财主夫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7、 以“爸爸,妈妈”为话题,写读后感3、 学生交流。4、 师生评价。以上设计突现“读”、“写”两个版块,通过读写带动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