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 酶同步训练 浙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064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 酶同步训练 浙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 酶同步训练 浙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 酶同步训练 浙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 酶同步训练 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物质后,置于0到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由图可知,80时已经变性失活,在降低至适宜温度时,酶的活性也不再恢复。答案:B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步骤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Fe3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同自然分解一样A.酶的催化效率有高效性 B酶的催化条件有温和性C酶的催化对象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解析:本题是以实验现象来分析酶的特性,在考试中比较常见。实验1是其它实验的对照,实验3和实验1比较可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实验1、3、4比较可得出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必须是在常温下有效。实验3与实验2比较说明酶的催化效率比普通的化学催化剂要强,即酶具有高效性。但整个实验不能得出酶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C3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A BC D解析:关于酶的探索过程首先是对酿酒中的化学反应开始的,依次经过巴斯德和李比希、毕希纳、萨母纳尔等科学家,最终认识到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由酶起催化作用,且酶是蛋白质;后来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催化作用。答案:A4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 mL),甲试管内又加入2 mL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保持10 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上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A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B乙试管应加胃液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解析:该同学在验证唾液的功能时,违背了等量性原则,应在乙试管中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答案:C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酶并非只在体内合成,也可从食物中获得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解析: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元素组成均有C、H、O、N),少数的酶是RNA(元素组成为C、H、O、N、P)。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可发挥作用。酶是生物活性物质,其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食物中的酶会被消化。答案:C二、非选择题6如图中A、B二图依次表示人体内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pH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2)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乙_。(3)图B表示了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解析: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其催化效率(即活性)受到反应物浓度和pH的影响。反应物浓度: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酶的催化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关系,达到一定浓度后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所有的酶都参与了反应)的缘故。pH: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情况基本一样,但不同的酶其最适pH不同,胃蛋白酶为1.8左右,唾液淀粉酶为6.8左右,胰蛋白酶为8.09.0,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酶失去活性。答案:(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的限制(2)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3)C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酶的催化作用要在适宜的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才能进行。对这些知识掌握不全面,会导致错选C。联系实际,只要想一想唾液淀粉酶的消化场所口腔,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场所试管,答案就不难得出。答案:D2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解析: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设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组进行比较,可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他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均属无关变量如pH,实验中应平衡无关变量,消除额外变量,减小实验误差。答案:C3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 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水和氧,相当于三价铁离子催化速率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A高效性稳定性 B高效性专一性C多样性稳定性 D多样性专一性解析:一分子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相当于Fe3的109倍,说明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只催化H2O2的水解,对糖不起作用,说明酶的专一性。答案:B4如右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酶活性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A在B点之前,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之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BA点时,酶的催化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C当温度到达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DC点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酶的活性上升,等达到B点时,酶的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酶的催化活性迅速下降。但是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催化活性都很低,但是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上升,其催化活性也会不断上升,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的活性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答案:D5关于酶特性的实验如图所示,取标号为、四支试管,各加入2 mL稀淀粉糊,四支试管的颜色正确的是()A、棕红色,、蓝色B、棕红色,、蓝色C、均为棕红色D、均为蓝色解析:胰液、唾液中均含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但煮沸的唾液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答案:B6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B图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解析:在酶量增加一倍时,最大反应速度也增加一倍,可以用图表示。图虚线表示反应速度增加而快速达到平衡,可以表示酶浓度增加或换用了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图可以表示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底物逐渐消耗、生成物量逐渐增加,导致反应速度越来越慢。答案:C7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解析: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底物浓度有关,其中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最适温度和最适pH,所以不应是成正比或成反比关系。在酶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会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因为酶已被底物所饱和,反应速率也就不再增加了。而如果底物浓度足够时,反应速率则与酶的浓度成正比。答案:A8科学家在某温泉喷水口中发现一种耐热细菌,其最适环境为温度80和pH为7.0。从这种细菌体内提取到一种细菌蛋白酶,现将这种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水混合后,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7.0,保存于80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最终剩余的物质是()A细菌蛋白酶、多肽、淀粉、水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麦芽糖、水C细菌蛋白酶、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D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麦芽糖、水解析:在pH为7.0,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只有细菌蛋白酶具有酶活性,而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作为蛋白质,都将被细菌蛋白酶分解为多肽,由于唾液淀粉酶被分解,所以不可能将淀粉分解。答案:A9在一酶促反应中,假设底物是甲,产物是乙。关于酶促反应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果加足量的酶,可使底物甲全部转变成产物乙B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每种酶有一定的最适pH,与其他条件如缓冲剂种类无关D结合蛋白类的酶,酶蛋白与特定的辅酶(或辅基)结合时,才会发挥催化活性解析:酶促反应不是都能将反应完全进行到底,大多数反应是可逆的,酶的作用可以提前使某一条件下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为其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失活;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范围通常是狭小的,所以常需要缓冲剂存在才能保持最高活性;结合酶类如果仅有酶蛋白,没有必要的辅酶,则酶无催化活性。答案:D二、非选择题10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人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2)请提供两种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方法1:_,理由_。方法2:_,理由_。(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_。解析:(1)酶活性受pH的影响,一定范围内,随pH升高而增强,超过一定范围后,则酶的活性随pH升高而下降。(2)为了使反应速度加快,可采用如下方法:适当提高温度,因为温度适当升高,酶活性增强(最适温度在37)。增加胃蛋白酶溶液浓度,酶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将蛋白块切碎,增大与酶的接触面积,反应加快。(3)将胃蛋白酶溶液加热使酶失活,再分别加入每支试管中。答案:(1)如右图所示。(2)适当提高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将蛋白块切碎可增大与酶接触面积,使反应加快(3)另设5支试管,将胃蛋白酶溶液加热煮沸,使酶失活,再分别加入每支试管中研究学习实验设计的关键找准变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首先确定好四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四者之间的关系。变量,亦称因子,指实验操纵控制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有以下两类共4种变量:(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即在于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捕获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经验事实。(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亦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亦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和稀释浓度、可溶性淀粉溶液浓度、试剂溶液的剂量和浓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均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及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额外变量。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 FeCl3 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_。(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3)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号试管。解析:(1)本实验目的是探索酶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2)过氧化氢放置时间过久,会分解成氧气和水,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3)根据等量性原则,3号试管中应加入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过氧化氢溶液、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因为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也可能使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影响结果,因此应设立2号试管作对照。1号试管没有过氧化氢酶,所以过氧化氢不分解,无现象;2号试管没有过氧化氢,也无现象;4号试管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因煮沸而失去,也没有现象;只有3号试管出现橙红色沉淀。考查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答案:(1)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2)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3)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