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6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78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6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6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6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6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xx银川模拟)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材料中“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的信息说明毛泽东评价的是五四运动对第一次国民大革命的重要意义。2(xx郑州预测)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以前的一切,似乎都汇集于此,彼此激荡奔腾;以后的一切,似乎都由此生发,造成了种种历史的巨变。下列对“精神日出”的理解正确的是()A进一步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进一步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推动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D进一步宣传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符合“精神日出”的含义,故答案为C。3(xx四川)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发昌机器厂创办京师大学堂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改组ABCD答案D解析本题以殷海光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的反应”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所以属于“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是指学习西方的民主政体;“观念的反应”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应”指新文化运动后新的革命政党的组建,与此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4(xx湖北)纽约时报某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设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以纽约时报中的记者报道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国民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是指孙中山接受苏联顾问的帮助起草国民党一大宣言;“武汉群众庆祝胜利”是指北伐军队攻克武汉;“上海美英日租界增兵”是受到北伐军影响保护租界;“攻克南京”是指北伐中路军攻占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是指军阀混战等信息可以说明是国民革命时期,故本题选择C项。A、B、D所述事件与题干情形不符。5(xx丰台)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分为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A项为一大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C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君主专制,排除;D项为二大中的最高革命纲领,不合时宜,排除;基于国情,B项最符合题意。6(xx赣州六校)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B解析材料中“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指的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随后两党联合发起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而不是成就;C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抗战历时八年,与“仅仅两三年内”不符;D项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抗战后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结果。故选B。7(xx山东模拟)武汉三镇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近代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那里,其中包括()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八七会议的召开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ABCD答案A解析武汉三镇指武昌、汉口、汉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南京,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A项。8(xx南京四校调研)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斗争对象是土匪军阀和帝国主义,A项符合题意。B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C、D两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均可排除。9(xx山东临沂期末)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闽西苏区人民努力生产(生产积极性)和积极支持红军(革命积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故选B项。10(xx金华十校联考)毛泽东在1935年2月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文中的“从头越”三字显露出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从头越”始于()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1935年2月”毛泽东写忆秦娥娄山关的背景,即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1(xx西城模拟)95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材料二“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三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综合新华网信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请你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答案(1)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作用:反帝爱国运动,振兴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思想解放运动,广泛地传播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条件等。12(xx保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但中国共产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答案(1)主张:毛泽东主张以农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左”倾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转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