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539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总纲目录,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2018江苏姜堰模拟)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产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答案B,解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于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A项是魏源的主张,C项是维新派的主张,D项是清末“新政”的内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高频命题点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答案D“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说明曾国藩实践“中体西用”的思想,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用工业”信息,A错误;太平天国此时已经失败,B错误;思想启蒙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2.(2018苏锡常镇调研一)某洋务派人员曾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见该洋务派人员()A.正确揭示了欧洲各国富强的根本原因B.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C.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D.强调了国家富强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C从材料中“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C项正确。A项中“正确揭示了”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某洋务派人员”可知,B项错误,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3.(2018江苏常州期末)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答案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作用,故D项正确。,1.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生。救亡图存:体现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慢,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的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3.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不同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分歧的根源在于二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新派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1.(2016江苏单科,8,3分)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答案B19世纪,中国已出现近代报刊,如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A项错误;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国内外采访,表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B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C项错误;对国内的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D项错误。,2.(2015江苏单科,7,3分)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答案C郭嵩焘在出使海外期间提出扩大留学范围、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的建议。这一建议遭到国内士大夫们的诋毁,郭嵩焘很快被召回国内。这说明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仍是“中学”,而郭嵩焘的建议则远远超出了国内士大夫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故C项符合题意。,3.(2010江苏单科,7,3分)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答案C选项中四个人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只有康有为,因此C项正确。魏源、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因此,A、B两项不符合材料的含义;而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也不符合材料的含义。,高频命题点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18江苏盐城三模)新青年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1到3卷每一号的封面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答案B“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原则,故选B。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C和D,排除。,2.(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答案C“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说明党派之争之时国民不管不问,显然陈独秀主张提倡国民运动,C正确。A中“否定”不符合题意;1916年,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B时间不符;D不符合材料主旨。,3.(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A.民族意识日益增强B.社会矛盾发生改变C.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十月革命影响扩大,答案A“1919年学生运动”是指五四运动,“先救国后救人”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说明当时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故A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当时民族经济只是“短暂的春天”,不是迅速发展,且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与“先救国后救人”无关,故C错误;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先救国后救人”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1.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有思想和文学两条战线,其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2)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2.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与趋势、实质与评价(1)特征与趋势爱国性:学习西方与救亡相结合,思想引领行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始终与抵制侵略、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性质。广泛性:近代前期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渐进性: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领域不断拓展,认识不断深入。,转变性: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大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并将其牢牢地植根于中国大地。(2)实质与评价由对外部打击的反击,逐步发展为自觉的救亡探索;由反侵略,到求生存、图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斗争,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是爱国的、进步的潮流,应充分肯定。对于某些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用后世的标准衡量此时的事物。,1.(2018江苏单科,9,3分)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陈独秀认为,劳动者的“觉悟”包括要求待遇和管理权,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选A项。1920年,中国共产党并未诞生,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排除D项。,2.(2013江苏单科,7,3分)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材料中“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说明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D项正确。A项的描述看似正确,但本题的设问及材料信息并未讨论道德问题,排除;B项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相违背,排除;不论是教材中的结论还是本题中的观点,都没有明确肯定文言文价值的意思,C项错误。,3.(2011江苏单科,5,3分)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答案A“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说明B不正确;20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故C错误;“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说明D不正确。正确答案为A。,1.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答案A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材料认为“铁路之利,首在利民”“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可见洋务派把修铁路作为利国和利民的手段之一,修筑铁路能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故选A;B只是阐述对西方科技的态度,排除;C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排除;“民生主义”是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D。,2.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挽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大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B.推崇儒家伦理观念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答案D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素养。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孔子三世说与西方的进化论理念联系起来,A项不正确;B项是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可排除;C项是洋务派的观点,可排除;梁启超反对“崇古而贱今”,实际上是反对顽固守旧的观念,故选D项。,3.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即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是指()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本题考查时空观念素养。材料涉及该时期的思想动摇了孔子的地位,即儒家思想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由此可见应为新文化运动,所以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