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542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田高中xx届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 第卷、第卷均涂在或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在答题版上。(本部分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唐尚书令 C明内阁首辅 D清军机大臣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 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3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A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B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崇尚平等自由 5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6“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可见,代 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普选制度 D法律至上 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C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D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8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9“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的实质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现国家独立 C反对民族压迫 D建立民主政治 10.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1现代与传统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一些岭南人,成了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巨子在鸦片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一颗颗启明星在岭南的地平线上接连升起。”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岭南地区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早C教育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 D 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12“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13“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戏剧运动的旗帜,目的是借“轻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这场戏剧运动的开展主要是缘于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五四运动的爆发D改革开放的进行14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右图,图中上方是一只信鸽)。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怀念故乡 B 经济合作 C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15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C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16下面是中国某部门编制的1953年至1958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示意图。以下对这张示意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 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建国初,年工业增长率相差10倍 工业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密切A B C D17.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18.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A追求社会和谐 B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反对垄断 D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19克林顿总统在xx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xx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 A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B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20.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贩卖黑奴 B拓展殖民地市场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211918年,苏维埃全俄执行委员会宣布:“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全体居民都要无条件履行保卫国家的任务,国内所有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需要。”当时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D新经济体制22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23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C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D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24.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工农武装割据 一国两制 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 25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 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本部分包括3个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0题14分,第28题26分,共计50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材料二:一位历史学家记载的巴黎公社成立情景,他写道:巨大红三角旗在屋顶飘扬着。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公社委员们披着十字形红色授带登上讲台。兰维埃讲话说:现在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材料三:在宣告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为纪念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高唱葬礼进行曲,歌词节选如下:你们默默无言地带上了镣铐,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永远胜过枪刀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那个时代已经临近,专制制度将要崩溃,人们就要奋起,伟大而自由。请回答:(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从材料1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仍具有现实意义?(4分)(2)兰维埃在讲话中赞颂巴黎人民,认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这是为什么呢?(2分)(3)材料三中“那个时代”指什么时代?俄国人民用什么方式迎来了“那个时代”? (4分)27(14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2分)(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3分)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5分)28.(26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乾隆帝的“世界观”。(2分)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2) 根据材料二,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新认识的原因。(6分)材料三 “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3) 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四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4)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世界观”发展第二阶段的时代背景。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5)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世界观”的变化轨迹,对此你有何认识?(8分)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7.(1)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3 分任意答三点即可得满分)(3)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4)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3分)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28(26分)(1)世界观: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住视为对清朝的效忠纳贡。(2分,答出2点即给分)(2)新认识: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3分)原因:历次对外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开眼看世界);先进知识分子(读书人)的推动,“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