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461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含解析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2. 有人在研究脊髓前角内的两相邻神经元时发现,在有乙酰胆碱阻断剂(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的情况下,刺激上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运动神经元没有兴奋产生;而用电生理微电泳法将乙酰胆碱作用于下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发现该神经元有兴奋产生。这证明( )A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B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的营养物质C乙酰胆碱是下一个神经元所产生的D乙酰胆碱是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3.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4.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5.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 B麦芽糖CCa2 D激素7.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稳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_8.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Na BKCFe3 DMg29.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抗体 B葡萄糖 C呼吸酶 D神经递质10. 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内环境的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11.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的是()ABC D12. 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_,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_.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_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_增加散热.13.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时,机体神经、体液调节是相互独立的B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只取决于水和无机盐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14.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 BC D15.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大脑中高度表达的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则儿童患有智障,这种疾病称为“雷特综合症(Rett syndrome)”。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雷特综合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B. CDKL5异常很可能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C. CDKL5是神经递质D. CDKL5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16.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17. 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图中虚线部分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图中E系统的名称分为 。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系统和 系统。18. 下图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中的化学组成中、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9.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_区,_造成膜外带正电荷,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2)B表示_区,这是由于神经纤维受到_后导致_形成的,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3)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的电位差发生颠倒后形成了_回路,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而且在传导过程中,电位差的大小保持_.(4)当电位变化传导过后,神经纤维再恢复为原来的状态,此时细胞膜内外之间的离子通过_以_的方式进行运输,其运输方向是_.20.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_的变化和体内_的结果。(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状态时,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21. 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 ,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10.5体积变大,或涨破20.7 _30.9 _41.1体积缩小51.3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 _ 。(4)讨论: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 _ 。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22.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X物质浓度(ng mL1)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细胞死亡百分率A0801B2703C45010D82025E16570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若用混有浓度为2ng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防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23. 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 。(2)和都属于细胞的 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 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 ;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 。(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 (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 ,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24. 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 。(2)图2中N的名称是 ,X、Y、Z合称为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观察部位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电刺激与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分别用电刺激与E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分别用电刺激与E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D【解析】2.【答案】A【解析】3.【答案】D【解析】4.【答案】A【解析】5.【答案】B【解析】6.【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血浆蛋白、Ca2、激素均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麦芽糖是植物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故内环境中不可能存在麦芽糖。7.【答案】D【解析】8.【答案】B.【解析】在静息的神经纤维中,细胞膜使大量的钠离子留在细胞外的组织液中,钾离子集中在细胞内,但钾离子通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钠离子向内扩散更容易.这时,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结果形成离子分布内负外正.9.【答案】C【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D【解析】12.【答案】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解析】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它可促进各组织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在寒冷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13.【答案】D【解析】14.【答案】C.【解析】根据内环境的定义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淋巴和组织液.15.【答案】C【解析】雷特综合症是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伴X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A正确;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故CDKL5异常很可能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从而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BD正确;CDKL5与树突发育有关,而神经递质是由轴突分泌,C错误。16.【答案】B【解析】二、非选择题17.【答案】内环境,血浆 组织液泌尿系统循环【解析】18.【答案】 自由扩散6三 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血浆pH【解析】19.【答案】(1)静息K外流静息电位(2)兴奋刺激Na内流动作电位(3)电流不变(4)“钠钾泵”主动运输Na由膜内运向膜外,K由膜外运向膜内【解析】本题考查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1)静息时,K通道开放,K由膜内流向膜外,造成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静息区,如题图中A所示.(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流向膜内,导致膜内带正电,膜外带负电,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动作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兴奋区,如题图中B所示.(3)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区和静息区在膜内外形成电流回路,称为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就是通过局部电流向前传导的.在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和速度保持不变.(4)当神经冲动传导过后,“钠钾泵”将膜内的Na泵出膜外,将膜外的K泵到膜内,使膜电位恢复静息状态.此过程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20.【答案】(1)(负)反馈(2)b协同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3)外界环境因素细胞代谢活动(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解析】图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甲状腺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对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在寒冷环境中,的分泌量增加,同时肾上腺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条件下,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立毛肌,使立毛肌收缩。当人在紧张、悲伤时,神经系统分泌的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易受病毒感染。21.【答案】(2)NaCl溶液 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体积变大 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偏高 分组更精细 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物质。22.【答案】(1)呼吸作用 A-PPP(2)腺苷(3)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受体(4)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合成和分泌 主动运输【解析】23.【答案】【解析】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组成。图中是突触小泡,是突触前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是受体蛋白;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在突触间隙中以化学信号存在,递质与突触后膜接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再由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皮肤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F传递到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保持正电位,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24.【答案】(1)感受器 效应器 (2)突触小泡 突触(3)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 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解析】(1)从图1看出,伸肌与传入神经相连,是感受器。结构D是效应器。(2)图2是突触,N是突触小泡。(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