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粤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0438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 粤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物质构成的奥秘: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构成;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化学变化: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科 学 探 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分子特性的探究。21 空气的成分(2课时)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教学安排两个学时完成,第一学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第二学时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和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是这一节教学的重点。第一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一、主要内容空气的成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科学家发现空气组成化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3通过氮气、稀有气体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和空气的成分。难点: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实验现象的解释。关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第二课时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一、主要内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呼吸作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探究活动的过程)。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2通过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增强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难点: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设计。关键: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思路空气是人人都熟悉的物质,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较多,适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探究空气的成分”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中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任务。通过创设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空气的成分的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教学设计应以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对无法入手的学生铺设问题台阶;对学生设计的其它可行方案安排到课后实验并书面展示结果(方案不一定要绝对正确,即使不能得到1/5的现象,也可以从中分析原因)。刚刚步入初三的学生仍处在不善于发问、不善于质疑阶段,对待知识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点拨、释疑、指导、小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发展探究能力。2 教学过程2.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新课引入: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虽然我们每天都 跟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但还没有对物质作详细的研究,对它们了解甚少(举例)。初中阶段将要研究一些重要的、与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本章主要研究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空气、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 1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2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4不同的环境,空气有所不同。如农村空气清新,城市空气污浊。 5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6桌子上的空杯子中有空气。引言 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它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板 书】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设 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板 书】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设 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讨论交流】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证明你“捕捉”到了空气? 【提出问题】空气中有哪些物质?【讨论交流】【板 书】 一、控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探究】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1)实验装置 按P2829步骤进行实验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作标记。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上塞子。燃烧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注意装置不能漏气; 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2)实验现象: a点燃红磷后,打开止水夹前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 b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白烟消失,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c等反应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剩余的气体基本上都是氮气了。(3)化学原理:红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讲解 我们选择能和空气中氧气起反应,而不跟氮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物质磷,利用氧气跟磷反应生成另一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使密封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减少的量恰好是氧气的量,引起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少,外面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4)思考问题: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磷,而不用木炭 答:木炭燃烧生成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烧杯中的水就无法进入集气瓶。如果还是要利用木炭燃烧来完成实验,我们该怎样改进 某同学进行该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果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为什么?答:第一,红磷不过量。这样无法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第二,装置漏气,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得水进入的量就减少。【过渡】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小结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表明:讲解并板书 2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来分,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和气体0.03%;(2)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提问 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保持相对恒定呢?【讲解过渡】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板书纯净物和混合物 (4)混合物与纯净物【阅 读】阅读P27:1、空气的成分;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a. 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而纯净物则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b.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可以改变;c. 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它处于纯净物时的化学性质相同。 讲解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红磷P、 五氧化二磷P2O5。师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练 习】(1)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还未烧开时就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什么?答:这些气泡就是空气,说明空气有部分能溶于水(2)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氮气的体积分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这个现象说明了氮气和氧气比较,氧气比氮气易溶于水。(3)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用人造空气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人造空气可以用氦气代替氮气的原因是什么?答:氦气不容易溶解于血液中(4)用一只碗、一只直筒形的玻璃杯、一截蜡烛、一块小木块、水和火柴,设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并在家里做实验,测定23次。把你的实验结果和课文实验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是不是显得不够准确?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附录】(一)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有1:将塑料袋先弄瘪,再张开,扎紧袋口,袋子会鼓起来,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2:用医院打针用的针筒在空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3:把一个空集气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感觉有压力,水不全部进入瓶中,说明集气瓶内确实有空气。4:用扇子扇一下,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5:风筝在天空中飞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二)证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1:有氧气。有的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2:有二氧化碳。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二氧化碳。3: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酥硬的饼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软。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5:早晨的露珠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探究学习方式不是让学生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结论,而是通过化学实验“做”出来的。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构建起对化学知识的新认识,增长了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