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544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1.(xx吉林高一检测)秦律规定,有事必须以公文的形式书面请示,不得口头请示或托人代达。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国家统一的行政手段B.确保行政信息的真实性C.构建君主专制的纠错机制D.保障皇帝政令畅通无阻【解析】选D。材料内容不能直接起到维护统一的作用,故其根本目的不是维护国家统一,故A错误;材料中仅强调公文必须以书面形式上呈,确保信息真实性,但不是其根本目的,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建立君主专制的纠错机制,故C错误;材料内容对官员请示方式做了要求和规范,其根本目的是保障皇帝政令畅通,故D正确。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加强皇权C.限制地方权限D.扩大中央权限【解析】选B。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大创新。它通过分散相权,相互牵制,最终有利于集权于君主。【深化点拨】三省六部职权互相牵制,互为补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它表明封建国家的专政机构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3.(xx贵州高一检测)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这反映()A.君主的权力被削弱B.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解析】选C。为了加强皇权,皇帝重用身边做秘书等工作的人分割宰相权力,与材料中“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相符,故C正确。4.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参知政事三司使通判枢密使A.B.C.D.【解析】选B。宋太祖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即设置枢密使掌管军事;设置三司掌管财政;丞相只保留行政权。因此均正确。通判是监察地方的官员。故选B。5.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解析】选A。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采取措施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C是表面现象,A才是本质反映。6.右图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解析】选B。图示中的刺史一职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州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故应选B。7.中国古代,最有利于人才选拔,扩大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A.科举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世卿世禄制【解析】选A。科举制依据才学,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既保证了人才的选拔,也有利于笼络社会各阶层参与封建王朝的统治,故A正确。【补偿训练】(xx太原高一检测)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做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解析】选B。根据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做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不属于官员队伍,故A错误;根据材料“考中进士或举人考中秀才”可知,科举制下,根据自身才能不同,各有不同的归宿,有利于人才相对合理流动,故B正确;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会等级,故C错误;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才的流动,而非科考的内容,故D错误。8.(xx濮阳高一检测)有位史学家说:“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它“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材料中选拔优秀分子的办法是()A.九品中正制B.禅让制C.科举制D.察举制【解析】选C。题干中“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是指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但是到封建社会晚期则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符合题意的是C;A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B、D不符合题意,排除。9.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实施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并被此后历朝沿用【解析】选D。题干中前一幅图是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后一幅图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所以A正确;汉初的封国制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汉朝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而行省制度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两者都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故C正确;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故D错误,选D。10.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解析】第(1)题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关于科举制的进步性,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答。第(2)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影响。科举制的借鉴价值是,人才流动制度化,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