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17910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2 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而增加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据此回答3 4题。3.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全球变暖 B.日趋干旱C.降水增多 D.进入冰期4.当前气候变化主要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 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 “绿色消费” “绿色能源”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食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害的天敌等A. B. C. D.7.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可能带来的后果有( )A.大气中CO2含量下降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生物多样性锐减D.亚马孙河径流量稳定 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同时有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面积在不断萎缩。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89题。8.下列现象中与青藏高原上空臭氧低谷出现无关的 是( )A.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升高B.藏民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有所增加C.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D.山地雪线海拔升高9.科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表层正在持续“变软”,即冻土层在不断融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影响C.人类开发活动增加 D.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10.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内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自然林区,由于过度砍伐,导致目前木材储存量大为减少,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112题。11.两大林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严重 物种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A. B. C. D.12.为促进两大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 )A.加大保护力度,严禁砍伐B.扩大造林面积,只种不采C.采育结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D.在森林砍伐后的空地上发展种植业xx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据此回答1314题。13.下列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条件或现象 是( )A.冰岛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B.新西兰农业高度机械化C.挪威有95%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D.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高,是世界上人均种植树木最多的国家14.假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与现在相比大大降低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5题10分,16题10分,17题10分,共30分)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16.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其中pH值小于5.0的降水为重酸雨。目前,我国酸雨覆盖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读xx年和xx年全国降水pH值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简述我国酸雨的空间分布特点和空间变化 特点。(2)目前,降水pH值小于5.0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哪些?(至少写3个)(3)上述省级行政区pH值偏低的共同原因 是 。(填写正确项字母) A.山地丘陵分布广 B.重工业占优势地位,能源消耗量大 C.气候湿润 D.汽车拥有量增长迅速 E.水稻土分布广(4)在防治酸雨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17.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 C表示 。(2)该海岸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是 。(填 写正确项字母)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和 。(填写正确项字母)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 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答案与解析1.C 2.B 解析:1.据题图可知,臭氧浓度最大值在逐渐向赤道方向,即向北移动;随纬度的变化为先增加后降低;臭氧层与CO2的浓度无关,据此排除A、B、D三项。2.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升温,是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随着臭氧总量的减少,平流层气温降低。臭氧总量减少后,由于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减弱,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酸雨的发生、地面辐射强度与臭氧含量多少无明显相关性。 3.A 4.B 解析: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矿物,排放过多二氧化碳,以及对植被的毁坏,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升高,全球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呈现出全球变暖的趋势,这主要是大气污染的结果。5.A 6.B 解析:“绿色消费”中的“绿色”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可再生的、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添加剂等而生产的产品。7.C 解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导致大量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消失使得绿色植被对CO2的吸收能力减弱,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亚马孙河径流量不稳定;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无必然的联系。8.C 9.A 解析:8.臭氧低谷的出现,使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多,从而造成地面大气由于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山地雪线海拔升高,还会造成人们白内障、皮肤病的发病率增高,但降水的变化与之无关。9.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山地冰川融化,同时冻土对全球气候变化也非常敏感。10.D 解析: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内、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均属于环境污染。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植物无法生长,属于生态破坏。11.C 12.C 解析:11.森林破坏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等。12.为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植树造林与砍伐利用相结合,即采育结合,不能只种不采,更不能在林区空地上发展种植业。13.B 14.C 解析:1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其耗能也高,消耗常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也高。14.假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碳中性国家”,那么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减少,全球温室效应会减弱,全球气温升高速度会减慢,海平面上升速度将减缓。15.(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a、c、b、d。(2)人口快速增长;经济活动增加;传统生产方式下资源不合理利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臭氧层空洞是由氟氯烃气体的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是由二氧化碳排放过量造成的;酸雨是酸性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的;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森林造成的。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经济问题。解决措施应与成因对照,然后分析。16.(1)空间分布特点:我国酸雨主要发生在南方(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或西南、华中、华东沿海地区酸雨严重,长江以北酸雨不明显)。空间变化特点:酸雨影响范围扩大。(2)浙江、江西、广东、湖南、贵州、重庆。(任写3个) (3)AC (4)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水能、核能、天然气)所占比重;实施清洁生产,减少酸性气体排放。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掌握知识间的内在递推关系,具体分析如下:17.(1)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B (3)B D (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解析:(1)分析联系图可知,字母A表示的是地下水位下降及入海径流减少的结果,同时又会导致淡水变咸,因此是海水入侵;字母B表示的是温室效应的结果,显然应该是全球变暖,所以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字母C表示的是海洋净化能力减弱及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标而导致的海洋污染。(2)由各选项所示活动的结果可知,只有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才会导致海岸侵蚀后退。(3)由联系图可知,如果苇滩、湿地遭破坏,那么海洋的净化能力将减弱,这说明苇滩、湿地在容纳、净化污染物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此外,苇滩、湿地的存在,也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宝贵的空间,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4)在考虑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增大的作用时,只需根据联系图中“海岸侵蚀后退、海洋污染、淡水变咸”等方面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