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 专题七 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731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专题七 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专题七 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专题七 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专题七 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知识内容要求稳态的生理意义B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血糖调节B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细胞外液。2、细胞内液与外液成分之间的关系为: 细胞内液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淋巴组织液3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使内环境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3961mmol/L。参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当血糖浓度高于100 mmol/L时,就会形成糖尿。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5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人体的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6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受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直接裂解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独自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7HIV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感染人体的途径多样,如经性接触、血液和血制品、母婴感染等,在我国,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缺陷。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如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等。2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3出现糖尿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可能的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4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5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7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1)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并对抗原十分敏感,如果有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记忆细胞能更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2)二次免疫反应不但比初次反应快,而且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为患之前将它们消灭,所以成年人比婴幼儿少患传染病。有些抗原诱发的记忆细胞能对这种抗原记忆终生,因而动物或人对这种抗原有了终生免疫的能力。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和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例2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e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 、C 。 (2)ae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3)图中ae,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分别是 和 。 (4)d中含增18O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e内18O至少要透过 层生物膜。 (5)在正常情况下,由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的液体P,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Q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R之间的关系是 。 (6)某人喝人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 物质。 (7)若此图是胰腺组织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其内分泌细胞分泌 ,进入 ,它们通过 实现对糖代谢的精确调节。 (8)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细胞外液 B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细胞必须通过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关于体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恒定C体温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在任何条件下体温调节均可保证体温恒定4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B垂体后叶合成、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无机盐的重吸收增加5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6某人的血糖浓度为10.0mmolL,他可能伴有的症状是A暂时性头晕,出冷汗,补充葡萄糖后症状即消失 B食欲不振,厌食C呼吸频率较快,体温超出正常值 D尿量增加,人体消瘦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 ) A牛痘病毒B细菌 C癌细胞D自身正常的细胞8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9下列各实例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一般不会患病B皮肤能抵抗一部分病菌的侵入 C注射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D 患甲型肝炎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对同型肝炎再感染具有抵抗力二、多选题10下列哪几项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11下列对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胰岛 B肝脏 C肾脏 D脾脏12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 13下列调节过程有下丘脑参与的是: ( )A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B体温的调节 C血糖平衡的调节 D二氧化碳1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细胞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三、非选题:15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试分析回答。(1)液体所含成分的去向是图中标号 。(2)正常情况下中葡萄糖的含量为 ,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变化趋势是 。(3)四种液体中,CO2含量最高的是图中标号 ,能相互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有 。161981年首例艾滋病被确认,到现在不但没被消灭,相反在全球疯狂地蔓延起来。(1)艾滋病的病原体简称 ,该病原体主要攻击人的 ,攻击人体时进入宿主细胞的是 和逆转录酶。(2)在我国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是 。艾滋病病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3)艾滋病与过敏性休克均属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从免疫失调角度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专题七: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完成与内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膜是 ( ) A细胞膜 B核膜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膜2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提供营养的是 ( )A血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组织液 D组织液和淋巴3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4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A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C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5关于寒冷时体温稳定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过皮肤散失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C皮肤散失的热量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 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6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1=b1,a2=b2Ba2a1,b1b2 Ca1b1,a2b2DAB两项都对7“天冷尿多”这反映的实质是( )A冷天刺激尿液形成 B排水和水分摄入要平衡 C热天肾脏功能受影响 D冷天膀胱存尿量减少 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9被切除某一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B胰腺C肾上腺D脑垂体10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乳酸,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生长C皮肤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胃酸和蛋白水解酶等,有明显杀菌作用11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12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变化情况的是 ( )13xx年禽流感突袭亚洲,科研人员对免疫对物和未免疫动物的血清蛋白采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在电泳薄膜上得到血清蛋白和和球蛋白四个组分。其相对浓度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抗体主要属于(电泳注解:血清蛋白中的各组分胶粒大小不一,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也不相同,将它们放在一光滑导电的特制薄膜上,在薄膜两端通以直流电源,这些组分的带电是颗粒就会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迁移而被分离开来,并通过显色反应可测出各组分的相对浓度。) ( )A血清白蛋白B球蛋白C球蛋白D球蛋白14人感染一次天花,终生“永志不忘”,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是因为 ()A体液中一直保留着针对天花的抗体B保持着对天花记忆的部分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C针对天花的效应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掉入侵的天花病毒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存在于体液中,能识别特定的抗原,与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B效应T细胞能释放细胞因子C病毒感染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二多选题1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C葡萄糖、CO2和胰岛素D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17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月18日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A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B身体耗氧量变化C肾上腺素分泌量D汗腺的分泌量18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的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试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撒减衣被19会引起人体尿糖的情况有 ( )血糖浓度超过10.0mmol/L B胰岛A细胞兴奋,分泌激素量过多C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三、非选题:20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A、B、C三者之间的关系。(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膜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人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 病的发生。(4)若图中的胰腺组织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当B液中的K+含量较高Na+含量较低时,在 分泌的 的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会 。(5)若图中的胰腺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当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乳酸进入B液,请问:B液的PH值将 ,因为 。21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了小白鼠的下丘脑,它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1)这个实验说明了_。本实验的对照是_。(2)正常小白鼠的体温调节类型与如图所示的_相同。(3)研究者如何确定实验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_。若研究者要对实验鼠被破坏下丘脑之前24h和破坏下丘脑以后24h的体温分别进行测量记录(测量间隔为4h),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个合理的体温记录表。(4)若研究者仅根据一只小白鼠实验结果便做出了前面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_。为什么?_。(5)有人认为脊髓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简要说明。_。A过度紧张下丘脑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血糖含量升高D寒冷环境22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请据图回答:(1)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 ,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2)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 ,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3)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激素 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恢复正常。(4)由D引起,通过位于下丘脑的 的调节作用,可以引起 分泌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同时引起 ,使散热减少,以保证体温的相对恒定。23下图为科学家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研究人工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过程。(1)分析回答:该实验的假设是_。注入的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虽已死亡并失去毒性,但其_仍能引起小鼠机体的免疫反应。小鼠产生的抗体是由_细胞中的_合成的,其化学本质是_,产生后主要分布于小鼠的 _中。(2)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一段时间后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C第二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3)在防疫工作中,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得血清,给未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人发生外伤时注射也能治疗或紧急预防。请你设计实验对此加以证明。实验村料:一批体重50g左右、身体状况相近的小白鼠,注射器等。实验原理:_实验步骤:a_。b_。预期结果:_。专题七:稳态和免疫第三课时答案例1:C例2:(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2)ad(3)e a (4)11 (5)PQR (6)不会 e 缓冲 (7)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内环境 体液调节 (8)b组织液 水肿课堂练习1C 2D 3D 4C 5A 6D 7D 8B 9B 10ABD 11ABC 12BC 13ABC 14BC三、非选题:15(1) (2)3.96.1mmol/L 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3) 和、和 16(1)HIV T淋巴细胞 HIV的RNA (2)静脉吸毒共用用注射器 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失去一切免疫功能,感染各种传染病(3)前者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导致,后者因免疫功能过强导致课后练习1A 2B 3C 4C 5D 6A 7B 8B 9C 10A 11A 12B 13D 14B 15C16AC 17BC 18BCD 19ABC三、非选题:20(1)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内环境 (2)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3)胰岛素 血糖(葡萄糖) 糖尿 (4)肾上腺 醛固酮 加强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分泌 (5) 基本不变 乳酸与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将二氧化碳排出21(1)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实验前动物的状态(或小白鼠被破坏下丘脑之前的状态) (2)甲 (3)多次等时间间隔测量动物体温 测量记录表 测量时间(间隔4小 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处理前动物体温处理后动物体温注:测量记录必须7次,若少于7次,则扣1分;没有处理前后的区分,只列连续14次或14个测量时间的表格,不得分。(4)不可靠 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如均得到相同的结果,上述结论才可靠。(5)另取一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白鼠,不破坏下丘脑,只破坏脊髓,放在相同环境下,测量体温是否恒定2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抗利尿激素 (3)胰岛素 (4)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激素(或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23(1)已灭活的病原微生物体内的抗原物质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其它答案有道理亦可) 抗原 效应B细胞 核糖体 免疫球蛋白 血清(2)ABC(3)实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或注射破伤风杆菌患者的血清后,血清中的抗体可使侵入的破伤风杆菌形成沉淀或细胞团,后者被吞噬消化) 实验步骤:a第一 从破伤风杆菌患者体内提取血清b选取数只身体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对照组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实验组先注射免疫血清,再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免疫血清)预测结果:对照组小白鼠死亡,实验组的小老鼠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