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3254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II)一、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铜器生锈C干冰升华D灯泡发光3空气成分中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氧气D氮气4下列物质不是纯净物的是()A液氧B冰水混合物C空气D五氧化二磷5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7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8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9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沸点比氮气低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下列现象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是()A酒精放置在空气中会减少B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的香气C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很快D一定体积的气体能被压缩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B在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没有改变C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D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1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的燃烧B硫的燃烧C铁的燃烧D糖和水混合变成糖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关于如图三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反应都放出热量D都是物质和氧气反应15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的气体16某同学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知识进行了以下对比,其中叙述正确的一组是()二氧化碳(CO2)氧气(O2)A 性 质无色、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气体,B 检验方法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物质类别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用 途可用于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可用作燃料、医疗急救AABBCCDD17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酿酒B食物腐败C呼吸作用D木柴燃烧18一氧化氮(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ABCD二、填空题(表达式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共14分)19(2.5分)用化学式填空: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敞口放置的澄清的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食物在空气中会腐烂变质说明空气中含有化工厂用空气做原料制造化肥说明空气中含有测电笔通电后能发出红光,是在氖管里面充入了2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硫燃烧:,;铁燃烧:,;高锰酸钾制氧气:,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1)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我能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表达式:,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或(填字母编号,下同)依据分别是、(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3)实验室常用固体甲和液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E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2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请你选择下列气体性质的编号填写在各问题的横线上: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A装置可收集的气体 B装置可收集的气体C装置可收集的气体若D正放从a端通入气体可收集的气体三、简答(说明)题(9分)2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芳芳认为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而贝贝和婷婷则认为只有化学变化,你同意芳芳的观点吗?,你的理由是24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2)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性质有、(3)写出反应的表达式:(4)若液面低于则原因可能是(5)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是否可行?,如果不行,怎样改进?四、简答(探究)题(共6分)2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2)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4)该实验证明了,同时也说明了具有挥发性26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处理方法探究:如图:两套装置完全相同,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充分吸收二氧化硫(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要先;(2)甲实验中,二氧化硫(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反应的表达式为(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4)从该探究活动中我获得的启示为:五、探究运用题(3分)27小明同学对买回来包装得像小枕头样的薯片产生了兴趣里面为什么要充装气体?是什么气体?他和同学们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展开了探究:猜想:1、该气体是氧气2、该气体是氮气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4、该气体是氦气通过分析,他们否定了理由是我的猜想是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操作;现象:结论:xx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的物质化学性质必须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错;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正确;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仅占0.03%,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错;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少,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能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的物质,化学性质必须稳定,还需要考虑在空气中含量较多这一信息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铜器生锈C干冰升华D灯泡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铜器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空气成分中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氧气D氮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解答】解: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4下列物质不是纯净物的是()A液氧B冰水混合物C空气D五氧化二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五氧化二磷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5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题目给出了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因此,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确定各选项产生的污染物即可【解答】解:A、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B、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很难自行分解掉,因此会对土壤造成影响,常说的白色污染就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由于塑料的难以分解而使土壤受到破坏、地下水受到污染等,但不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C、废电池中含有汞、镉等有害金属元素,会使土壤、水受到污染,但不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D、太阳能、风能属清洁能源,没有这些污染物产生,更主要的是不产生给空气带来污染的那几种物质故选A【点评】题目旨在考察空气的污染物,但是同时也涉及其他几个关于环境的问题此类题目难度往往不大,但是在课本中的跨度经常会很大,前中后好几个单元都有可能要求平时积累要丰富,多留意碰到的环境、健康之类的问题,这会有帮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滴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放在试管口上方竖起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能供给呼吸【解答】解:氧气能帮助呼吸,舱外没有氧气,因此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氧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气体的性质进行8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解答】解:向外拉活塞时广口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大气压迫使外边的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从而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由气泡冒出故选:D【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这类题目不要死记硬背,关键是理解,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多了,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同学们需要注意,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改变体系内的压强,升温:用手掌捂热装置或用酒精灯微热装置;充气:常用注射器充气;抽气:常用注射器抽出装置中的一部分气体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来选择恰当的方法9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故选A【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沸点比氮气低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虾照样能在水中生活;C、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进行分析;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物质的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解答】解: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选项正确;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B选项错误;C、利用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先分离出氮气的方法制氧气,故C选项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氧气性质的考查,知道氧气的氧化性能助燃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11下列现象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是()A酒精放置在空气中会减少B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的香气C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很快D一定体积的气体能被压缩【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内容: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2)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酒精放置在空气中会减少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与分子间隔无关,故A错;B、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的香气是由于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与分子运动有关,故B错;C、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很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了快乐,与分子运动有关,故C错;D、一定体积的气体能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了解和对扩散现象的理解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B在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没有改变C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D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来分析和解答,“一变”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二不变”是指物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解:A、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有的反应中是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是减慢反应速度,说法正确;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在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说法正确;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法正确;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或者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但到了别的反应中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是生成物,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并明确物质可以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并非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作催化剂1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的燃烧B硫的燃烧C铁的燃烧D糖和水混合变成糖【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因此化合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碳的燃烧是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B、硫的燃烧是硫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C、铁的燃烧是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D、糖和水混合变成糖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抓住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是解题的关键;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关于如图三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反应都放出热量D都是物质和氧气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图示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硫、磷和铁丝都能在氧气中燃烧,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生成的都是一种物质【解答】解:A、这三个反应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特点,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就均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属于基础考查平时学习中注意将几个重要反应对比记忆15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若不点燃,红磷不会立即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6某同学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知识进行了以下对比,其中叙述正确的一组是()二氧化碳(CO2)氧气(O2)A 性 质无色、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气体,B 检验方法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物质类别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用 途可用于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可用作燃料、医疗急救AABBCCD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B、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分析;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类别分析;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错误;B、二氧化碳通过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验证,氧气通过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证,正确;C、二氧化碳是纯净物,错误;D、氧气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准确掌握17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酿酒B食物腐败C呼吸作用D木柴燃烧【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酿酒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B、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B错误C、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C错误;D、木柴燃烧有明显的发光、发热现象,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缓慢氧化,明确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几个易混的基本概念是解决该题目的关键,学生应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反应来解答18一氧化氮(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时,明确题中给予的信息是关键,再结合实验室中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类比,即可触类旁通二、填空题(表达式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共14分)19用化学式填空: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H2O,敞口放置的澄清的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CO2,食物在空气中会腐烂变质说明空气中含有O2化工厂用空气做原料制造化肥说明空气中含有N2测电笔通电后能发出红光,是在氖管里面充入了Ne【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填:H2O;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食物的变质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空气中含有氮气,所以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稀有气体中的氖气通电会发出红光,所以氖管中充入的是氖气,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e;故填:Ne【点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一定要规范,准确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用途2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硫燃烧:S+O2SO2,化合反应;铁燃烧:Fe+O2Fe3O4,化合反应;高锰酸钾制氧气: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考点】书写符号表达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为:S+O2SO2,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故填:S+O2SO2;化合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是点燃,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所以符号表达式是:Fe+O2Fe3O4,属于多变一的反应所以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Fe+O2Fe3O4,化合反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1)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我能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C或D(填字母编号,下同)依据分别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AE(3)实验室常用固体甲和液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E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丙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B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用加热的反应以及气体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属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以及氨气的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用固体甲和液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属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用加热的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1)B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用加热的反应,所以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法或排水法收集;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C;D;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属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AE;(3)用固体甲和液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属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用加热的反应,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若收集气体丙只能用E装置,说明丙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故填:B;丙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点评】本题主要对气体的制备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进行考查学生平时要对实验室制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进行归纳2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请你选择下列气体性质的编号填写在各问题的横线上: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A装置可收集的气体 B装置可收集的气体C装置可收集的气体若D正放从a端通入气体可收集的气体【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A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B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大;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所以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D若D正放从a端通入气体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气体的溶解性,密度与收集方法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三、简答(说明)题(9分)2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C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芳芳认为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而贝贝和婷婷则认为只有化学变化,你同意芳芳的观点吗?同意,你的理由是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石蜡浮在水面上,进行判断石蜡与水的密度大小;(2)根据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层温度最高;(3)对待科学实验要有严谨的不思一苟的态度,可以据此结合所给选项进行解答;(4)分解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分析【解答】解:(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 故选C(4)同意,因为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1)小;(2)a;外焰;(3)C;(4)同意;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过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每项实验过程的详细分析,结合题目的要求作出判断,属基础性实验考查题24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完全反应掉瓶内的氧气(2)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生成了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性质有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3)写出反应的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若液面低于则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5)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是否可行?不行,如果不行,怎样改进?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最后根据氮气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要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完全反应掉瓶内的氧气(2)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生成了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由本实验过量的红磷消耗掉氧气后不再燃烧,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加入集气瓶的水约占其容积的,水不再继续进入,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3)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若液面低于则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5)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的压强不变,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是不可行的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改进的措施是: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1)完全反应掉瓶内的氧气(2)生成了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5)不可行,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简答(探究)题(共6分)2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进入酚酞试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没有必要因为实验I中已经证明了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同时也说明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相互作用时的显色情况判断实验现象,根据微观粒子的特征可以判断宏观方面的现象【解答】解:(1)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烧杯B中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酚酞试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进入酚酞试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进入酚酞试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没有必要理由是:因为实验I中已经证明了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同时也说明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和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相互作用的显色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6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处理方法探究:如图:两套装置完全相同,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充分吸收二氧化硫(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甲实验中,二氧化硫(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反应的表达式为SO2+H2O=H2SO3(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4)从该探究活动中我获得的启示为:使用优质煤【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书写符号表达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科学探究【分析】主要是利用瓶内压强的变化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程度的不同,进入的水越多,说明瓶内压强减少的越多,即瓶内气体被吸收的越多【解答】解:(1)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影响实验的成败,因此在实验前必须要验证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气密性;(2)由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答案为:SO2+H2O=H2SO3;(3)由于乙实验中集气瓶中进入的水远远大于甲实验中集气瓶进入的水,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更彻底,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4)由于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为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使用含有生石灰或石灰石的煤,脱硫,或使用优质煤,故答案为:使用优质煤(或使用脱硫煤)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SO2+H2O=H2SO3(3)氢氧化钠溶液(4)使用优质煤【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有关的化学性质,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所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探究运用题(3分)27小明同学对买回来包装得像小枕头样的薯片产生了兴趣里面为什么要充装气体?是什么气体?他和同学们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展开了探究:猜想:1、该气体是氧气2、该气体是氮气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4、该气体是氦气通过分析,他们否定了氧气理由是食品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缓慢氧化而使食品变质我的猜想是二氧化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操作;用注射器抽取袋中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充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充气包装是现代常用的食品包装方式,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据此推断充气包装袋中所充气体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充气包装是现代常用的食品包装方式,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故充气包装除了能保鲜外,还能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所充入的气体首先应具备:无毒、不与食物反应,其次从经济角度尽量选廉价易获得的气体(合理即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缓慢氧化而使食品变质,故不可能是氧气我的猜想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注射器抽取袋中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充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氧气;食品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缓慢氧化而使食品变质;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用注射器抽取袋中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充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将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生活应用相联系,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