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2231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要求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二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阅读指导外国戏剧作品本课是初次接触,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莱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义。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详讲详析。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哈姆菜特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学生讲解便于巩固预习成果,进一步深入到剧情的分析之中。戏剧冲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讲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这样步步深入,一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二则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全面地欣赏作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下的课文讲析可供参考: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描绘人类心灵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挖掘得惟妙惟肖,且这种个性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的。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关于练习一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五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经商。1587年左右到伦敦谋生,起初在戏院里充当杂役,后来成了演员、编剧和剧团的股东。1613年前后从伦敦告退还乡。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完成了全部诗歌创作,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他写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愿望和爱国思想。他还创作了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等10部喜剧,赞美忠诚坚贞的友谊和爱情,提倡个性解放和享受现世幸福。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有喜剧的因素和乐观的气氛。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受重重剥削,经常起来暴动。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也开始破裂。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土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写下一系列悲剧,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丑恶(哈姆莱特),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奥赛罗、雅典的泰门),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与人之间“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破灭和个人野心家的邪恶凶残(李尔王、麦克佩斯)。写在这一时期的喜剧,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也笼罩着背信弃义和尔虞我诈的阴影,实际上成了悲喜剧。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三部“传奇剧”。莎士比亚处在理想同现实尖锐对立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乌托邦式的幻想来加以调和。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剧本对黑暗的现实虽有所揭露,但都以宽恕和谅解作为主题,人物和背景富有传奇色彩,戏剧矛盾冲突的解决常借助于偶然的机缘巧合。马克思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这是对莎士比亚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大部分根据旧剧本、散文故事、编年史或民间传说改写,但反映的却都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现实。特别是他的历史剧,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即“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广阔背景,从而使他的剧作成为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鲜明图画。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丰富而鲜明的人物性格。他塑造的人物各具个性,互不雷同,主要人物的性格更是十分鲜明突出,如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戏剧情节十分丰富生动。他经常在一出戏里组织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传统分界,将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场面相互穿插,构成波澜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吸收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有时还独创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脍炙人口。(摘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二关于哈姆莱特表现现实的思想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之口谈到过戏剧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也就是说,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取材于古代或外国的故事,但它表现的却是当代英国的生活和斗争。莎氏让哈姆莱特这个古代的王子去与莎氏同时代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这个大学在当时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大学之一。莎氏故意以这种跨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英国的“伊丽莎白盛世”已经过去,不再是“快乐的英国”,而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深深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悲剧一开始,莎士比亚就向观众展现出丹麦宫廷的混乱局面。老王驾崩不久,新王就与寡嫂结婚;敌军压境,宫廷中却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鬼魂揭示出为了王冠亲生兄弟杀死手足的惨剧,把宫廷中尔虞我诈的现状形象地表现出来。社会矛盾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波洛涅斯被哈姆莱特误杀后,他的儿子雷欧提斯从法国赶回丹麦,登高一呼,就号召起大批暴乱群众杀进宫去,其声势之大,正如侍臣向国王报告的:“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哈姆莱特在墓地里与好友说:“凭着上帝发誓,霍拉旭,我觉得这三年来,人人都越变越精明,庄稼汉的脚指头已经挨近朝廷贵人的脚后跟,可以磨破那上面的冻疮了。”指的就是这个现实。因此,哈姆莱特说:“丹麦是一所牢狱。”又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所说的丹麦指的正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人文思想哈姆莱特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睿智和光彩,在该剧中涵纳了不少像哲学家培根论说文集中优秀散文的内容,其中包含着论人、论人生、论生死、论友谊、论爱情、论宿命、论命运、论艺术、论读书、论交际等,而这些又都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哈姆莱特成为一个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范畴有其共同的内涵。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派别林立的。哈姆莱特那段独白涉及到两种类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类是赞美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肯定人在宇宙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14631494);一类是揭露和批评人的弱点、缺点的,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埃康蒙田(15331592)。这两方面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们达到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从哈姆莱特的那段关于“人”的独白中似乎可以听到蒙田与皮科争论的声音。皮科属于文艺复兴中期,他在著名的演说论人的尊严(1486)中高度歌颂人的尊严和价值。蒙田属于文艺复兴晚期,他针对皮科的演说写了著名的文章为雷蒙塞邦辩护。他认为人是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由此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呢?”“假如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他强调研究自我,确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蒙田和皮科的意见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的。他们的争论属于同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范畴内,全面地塑造出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的“人”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与蒙田的思想相近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强调人的卑微和渺小因而主张“认识自我”的思想家。作者通过他既赞颂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又揭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哈姆莱特的艺术风格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剧多情节、多线索的结构特征。该剧有三条复仇情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真诚的友谊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友谊的背叛;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戏中冲突的展开是以交替的原则而向前发展的。先是哈姆莱特略占上风,接着克劳狄斯作出反应;哈姆莱特挫败奸王刺探,并成功试探国王,国王将他流放国外,并设计杀死他,这又是两方交替占领上风的较量。这种振荡运动的结果常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该剧的悲剧冲突是建立在性格冲突之上的,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哈姆莱特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使他把替父复仇、重整乾坤当作他生命的整个存在。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性格注定哈姆莱特走向灭亡。哈姆莱特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是个快乐王子,而不是忧郁王子,和他叔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着继位就可以了。正因为他的伟大的本性和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哈姆莱特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混合,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语言风格一改前期剧作中的平稳和简易,转向一种更迅猛、更激烈的风格。哈姆菜特的著名独白就表现出淋漓酣畅、气势磅礴的特色,文体也变得高亢激昂,句式结构更加自由,常常出现语序的倒置和省略,使整个戏剧表现出崇高和悲怆chung的气氛。(摘自中外名著解读哈姆莱特)三名家论哈姆莱特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不当机立断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莱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摘自哈姆莱特,浙江文艺出版杜1991年12月版)浪漫派批评家19世纪对哈姆莱特的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派批评家,他们笔下的哈姆莱特也带有十足的浪漫派的气质,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识到这些是哈姆莱特的缺点,但对这些缺点,他们是欣赏、共鸣和陶醉,甚至拿哈姆莱特来比附自己,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然,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的不仅止于浪漫派,而是相当普遍的。19世纪进步的作家、批评家也从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了理性的、理想的、革命的力量,因此认为哈姆莱特和自己志同道合,或者就是自己的化身。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广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E琼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下意识动机和原因。E琼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一书中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他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哈姆莱特热衷从事的都是别的事情,而不是复仇。他的理论是:“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做他良心告诉他应该做同时他也有强烈愿望去做的事,那么这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隐蔽的不想去做的理由,这个理由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意识到,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哈姆莱特的情况就是如此。”他指出哈姆莱特总有借口。“一会儿假托自己太怯懦,不能履行这一职责,一会儿他又怀疑鬼魂的真实性,而另一个时候当机会自己来到时,他又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最好等国王牙巳罪的时候把他杀死等等”,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他认为这一情况就是哈姆莱特自己也难以承认的某个深藏的理由,那就是他“在孩子的时候,对他必须和甚至是自己的父亲分享母亲的爱都感到极大的不愉快,把他看作一个敌手,并且暗中希望能把他除掉,以便自己能享受到无可争辩的不受干扰的爱的垄断,而现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却被他的叔父抢去”,在他看到自己渴望去做的事,却被别人做了,夺了这个位置,“这就激起了在他对母亲的爱中取代他父亲的长期压下去的欲望,这一欲望在他潜意识中非常活跃”。琼斯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的罪恶心理阻止他完全谴责他的叔父事实上,他叔父和他自己个性中埋藏得最深的东西是连为一体的,因此,他杀死叔父,也就不能不是杀死他自己。只有当他已到最后牺牲时刻,并把自己带到死亡的门前时,他才义无返顾地实践了他的义务,报了父仇,杀死了他的另一个自己叔父。”他把哈姆莱特分为两个,一个是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个是潜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莱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等待戈多一、课文悟读初读等待戈多,你会觉得它太没“戏”了。你看,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但是,当我们联系本剧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就可理解到,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以两个流浪汉为主要人物有深刻的用意。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Z41,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如此看来,剧中的两个流浪汉正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的缩影”;他们无聊的动作、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正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外化;他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在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再次赏读作品,就会领悟到,剧作有意打破传统戏剧常规,既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又无情节结构;有意让剧中人物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和做一些无聊的动作,这恰恰是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这种非理性夸张,再加上舞台、灯光、道具、剧中人物荒诞的外形,使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难怪,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真实可信,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却只能在等待中死亡的苦闷绝望的心态和惨淡的人生。二、亮点探究1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弗拉季米尔(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未作手势)那边。弗拉车米尔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对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这两个流浪汉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的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3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戈多究竟指什么?探究学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白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救世主”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寄托物,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4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那不能够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展范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三、选题设计1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1)应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情况探究“荒诞派戏剧”产生的原因。(2)应理清它产生、发展的过程。(3)应重点探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简述他们的创作情况。(4)在研究具体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荒诞派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读书目:(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2)写作知识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3)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4)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荒诞派戏剧是一个反传统的戏剧流派,试研究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研究方法:(1)可重点比较二者在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设置与刻画等方面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