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8093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教材分析本课由引言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设三目:第一目“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通过活动导入,引出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开启下文。接着,阐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目“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主要阐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意思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上讲的。从文化自身来说,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的大小。中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可见,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因。第三目“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因此,要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只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事实证明,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作品,无不是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下设三目:第一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通过活动导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借鉴的过程。第一目侧重说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民族文化创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不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根据新的社会实践要求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第二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并赋予时代特色,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文化创新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经过综合创新,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色的新文化。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创新史,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互融合、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第三目“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方向”。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克服“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但是,如果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也就谈不上文化创新。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也是错误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就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大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教学重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方向。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理解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3.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以及文化发展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这一观点。4.能够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能力目标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3.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第一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入设计材料导入(课件展示材料)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师:材料告诉我们什么?生:他把传统的民歌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师:分析得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板书课题:第五课文化创新典型案例导入(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制定采集方案,确定介绍新民歌的人员和各自要完成的任务。)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深刻了解采集新民歌活动对文化创作有哪些作用、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师由学生的讨论导入本课。板书课题:第一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推进新课问题情景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课堂探究,思考讨论)问题探究1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作可以起到哪些作用?2.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生讨论回答)(1)采风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活动。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多年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江泽民同志曾两次写信关心鼓励采风活动这一善举,说“采风活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要我们真正投身人民群众,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体验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就一定能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采风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样,有助于文化创新。(2)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以“三贴近”精神为指导思想,倡导全国的媒体和宣传机构,号召全国的作家、诗人、电视人、摄影家、书画家、新闻工作者和经济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加盟大采风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创作出反映世纪中国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弘扬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单位,总结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经验;交流探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全民奔小康的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协助地方单位解决需要解决的部分实际困难。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很全面。下面我把它们归纳一下:板书: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板书: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不是任何学者凭空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文化实践经验的概括。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苏轼的这一分析,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板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比如,人要建造楼房,首先要在脑海里勾画出图纸,然后依照图纸进行施工。设计师在构思图纸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的情况、生活的实践,但设计的图纸也不能千篇一律,这就需要创新。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问题情景2(师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教材第49页话题)问题材料一: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力图通过自己的呐喊,唤醒民众,“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和重要代表。他早期的作品多描绘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世纪初,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他将文学的笔锋转向革命,创作了母亲等作品。他在自己的作品海燕中借海燕之口表达对社会变革充满激情的呼唤:“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问题材料二:200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1938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祖国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问题探究21.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哪些作品?读后有何感受?2.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化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设计探究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生1:我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很多作品。比如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阿正传且介亭杂文集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鹰之歌、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等。这些作品创作风格不同,反映的主题也不一样,但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很强的艺术性。生2:两位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挣扎,而高尔基的作品则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期待。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这也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作有不同的影响,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冼星海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同样说明了文化创作和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板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深刻。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过渡)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源泉和动力,那么基于社会实践的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和文化自身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呢?板书: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问题情景3(课件展示材料: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了“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话。问题探究3你能结合这则材料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吗?(学生分析,老师总结)文化创造、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篇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充分说明了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不断促进文化创新。任何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汤姆叔叔的小屋因为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现实,至今读起来依然能给人强烈的震撼。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板书: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问题情景4(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材料并探究思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唐代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的“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问题探究41.你还能举出文化创新对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例子吗?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生讨论探究)生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将我国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和西方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并且向世界证明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可以相通的、相互交流的。生2:为了繁荣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教师点拨)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的“柳体”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板书: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师导入到下一目)既然如此,生活在当代的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呢?板书: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当今时代,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做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就应该自觉地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板书:投身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问题情景5(课件展示材料)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根源。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问题探究51.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也有人说:“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2.你能否运用上述观点,并结合实例,对文化创新的意义作出说明?(学生讨论回答)上面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作的动力。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作,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所以,文化创作者要有“灵感”、要发挥“聪明才智”,归根结底要投身于社会实践。板书: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师鼓动性总结)这位同学说得好。实践出真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同学们,你们要做一个真正的文化工作者,就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课堂小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我们要从中体会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意义,自觉投身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板书设计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B.C.D.答案:B解析:题中表述实际上回答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问题。侧重回答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侧重回答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故全选。2.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B.文化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丧失其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答案:B解析:A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C、D两项表述不准确。科学家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稻,说明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文化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2005年6月7日,“连线浙江世界作家看浙江”湖州线文学采风活动在南浔拉开帷幕。本次文学采风活动为期11天,共有来自德国、法国、希腊、日本、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24名作家和媒体专栏作家参加。据此完成34题。3.作家进行文学采风的依据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推动实践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作家进行的采风活动属于实践活动,而实践对于文化创新而言,是不尽的源泉和动力。故选C项。不符合题意。4.文学采风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观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来自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源;二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创新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对第一方面关系的正确理解,则正确阐述了第二方面的关系,的观点错误,颠倒了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故选C项。二、问答题5.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结合这段论述,简要谈谈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答案:(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文化创新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3)文化创造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解析:本题是谈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属于基础能力考查题,要求能够再现教材中关于文化创新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平时的记忆是不可缺少的。第二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名画导入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徐悲鸿艺术创作及其代表作的材料。(课件展示徐悲鸿的一些名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对徐悲鸿的作品作简要分析)少妇像1940年的作品印度男人点拨导入徐悲鸿被称为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说明文艺创作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板书课题:第二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名诗导入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古代诗歌:(学生发言)生1:要说诗歌对我的影响,莫过于唐诗了。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很有影响。生2:先秦的诗经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对剥削制度的憎恶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读起来朗朗上口,挺有感情。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始终走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道路上。从诗经、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现代文学艺术,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学艺术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历史,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板书课题:第二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推进新课师:前面我们讲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师:那么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怎样实践文化创新呢?板书: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问题情景1(课件展示图片,探究思考问题)教师对雕塑艺术和快乐驿站节目作简要介绍:雕塑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塑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塑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有石雕、玉雕、竹雕、木雕、牙雕、沙雕、果核雕刻甚至还有在头发丝上进行的雕刻。快乐驿站最大的特点与看点,就是用时尚、先锋的动漫手法,演绎经典优秀的相声小品。声音还是原声,但画面却用动漫演绎。这种处理方式,使原本就充满喜剧色彩的相声、小品又增加了幽默的视觉效果。形神俱备的动漫人物造型,妙趣横生的场景与动作设计,为大家熟悉的作品融入了时尚元素,注入了新活力。问题探究1(1)从上述文学艺术发展的事例看,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生:实现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改造、创新。(2)为什么文化创新必须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生:因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就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板书: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问题情景2师:我们如何认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呢?请大家结合大屏幕材料思考一下。(课件展示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师:“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问题探究2你能否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中体会到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试列举事例说明。生:比如,浙江省上虞市素有“崇孝之乡”的美誉,孝子虞舜、孝女曹娥均列古代男女二十四孝之首。该市在总结提炼孝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孝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充分挖掘和利用上虞市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在全市16万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上虞孩子崇孝德”主题教育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既继承孝敬的传统美德,又剔除愚孝、盲从等封建糟粕,赋予孝德以时代内涵和新鲜气息。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我们谈文化创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因此,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都要经历这样的途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问题情景3(课件展示资料)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和夫人一行15人首次来到中国考察,品尝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挞等独具特色的食品后由衷地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的发展。问题探究3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生:文化创新,还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师:说得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板书: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的这句名言,用在文化的创新、发展问题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这就要有博大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尊重文化多样性,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础。板书: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师生互动:师: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表现在思想、理论的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中。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生:比如,“古典派”新诗。主要主张是诗歌内容贴近现实,语言晓畅典雅,特别注重诗的音乐美和可诵性,兼顾形式美,承接五四诸大家风范和精神,让汉语新诗回归大众,回归传统,回归现实。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演变,有深厚的诗歌积淀。新诗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深厚的积淀为基础,从理论上讲,应该在肥沃的土地上开出鲜艳的花朵。但是中国的新诗却是在与旧诗的决裂之中诞生,喝“洋奶”长大,把西方的艺术手法嫁接到中国的诗歌中来,却没有注意中国诗歌自己的独特的“土壤”,形同无本之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与传统决裂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师:这位同学说得好。从这位同学列举的事例中,我们能说说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生1: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生2:像事例中的“古典派”新诗,喝“洋奶”长大,把西方的艺术手法嫁接到中国的诗歌中来,却没有注意中国诗歌自己的独特的“土壤”,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时,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全盘照搬外来文化。这就是说,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板书: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问题情景4(播放音乐:小提琴独奏梁祝,同时投影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问题探究4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生:首先,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又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开展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以发展本民族文化。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要求我们“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情景5(课件展示材料)问题探究5上面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学生讨论分析:观点一是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观点二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是一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点三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师总结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当然,也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课堂小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知道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同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有重要意义。板书设计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被合称为“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它不但对中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四大发明的根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C.创新精神D.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答案:B解析:题干是讲如何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保持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选B项。A项表述不科学,C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D项说法错误。3.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这说明要以中国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A.固守本民族的文化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C.推崇外来文化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答案:D解析: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A、B、C三项表述均错误。4.200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山西文化事业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形势:精品不断出现,在国内演出市场叫好又叫座。山西省委宣传部为促进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体制改革,山西文化艺术团体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不守旧,不自馁,大胆创新,在继承中创作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响遍大江南北。这说明()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都有鲜明的民族性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文化的发展要勇于在继承中创新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准确地把握材料中心思想是关键。总结出题干中心思想后,要根据题干的要求,逐项进行对照选择。本题的中心思想是:山西省文化团体不守旧,不自馁,大胆创新,创造出一批文化精品。A、B两项都与题干中心思想无关,C项讲的是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也与题干不符。二、问答题5.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了对外来文化应该发扬“拿来主义”,实质上也涉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有何本质区别?(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答案:(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是一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一种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态度。(2)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文化创新必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基于传统,不等于沉迷于传统、简单回归传统,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吸收和借鉴,不是简单组合和移植。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在吸收和借鉴中不断发展自我。在对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上要坚决反对全盘吸收和全盘抛弃的错误做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旨在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