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6685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下列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后世之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不得极(尽情享受)夫游之乐也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答案:B解析:A.阳,南面;C.明,动词,照亮;D.求思,探究、思考。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始舍于其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A房屋十分之一获得景象B筑舍定居十分之一能够景象C筑舍定居十一得到观察D房屋十分之一取得观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释义。“舍”,动词,筑舍定居;“十一”文言文表达分数的特定形式,即“十分之一”;“得”,能够;“观”,景象,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句相同,与句也相同B和句相同,与句不同C和句不同,与句相同D和句不同,与句不同答案:A解析:都是“景观”,“以”都是“因为”的意思。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胜”均有“尽”之意;B项“相”意思分别是“帮助”/“相貌”;C项“卒”的意思分别是“去世”/通“猝”,突然;D项“然”的意思分别是“然而”/“的样子”。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一组是()A于B以C焉D故答案:C解析:A项于:介词,在;于:介词,对;B项以:连词,因为,表因果关系;以:连词,且,表并列关系;C项两个“焉”都是代词,相当于“那里”;D项故:名词,缘故;故:连词,表结果,所以。6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F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G其下平旷,有泉侧出答案:F解析:例句与F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A、B项属于名词作动词;C项形容词作动词,D、E项“险远”“幽暗”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G项“侧”为名词作状语。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此余之所得也。D然力足以至焉。答案:D解析:A、B、C项均为判断句;D项为省略句,句末处省略了“而未至”。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D于是余有叹焉E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F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答案:C解析:古义:A项非常:不同寻常;B项至于:到达;D项于是:对于这种情况;E项学者:求学的人;F项十一:十分之一。9文学文化常识填空。王安石,_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字_,号_,谥号_。抚州临川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答案:北宋介甫半山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0下列句中的“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以:连词,而以:介词,由于,因为B以:连词,不译以:介词,因此C以:连词,而且以:介词,凭借D以:连词,不译以:介词,凭借答案:A解析:以: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以: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解析:C.胜:尽;A项,说/道路;B项,观察/景象;D项,得到/心得,收获。12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距其院东五里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其孰能讥之乎答案:D解析:D.难道,表反问语气。其他三项都是代词。13“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答案:D解析:D项不是游览体会,而是对于“仆碑”的感慨。14对这段文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定的外物帮助。B作者的心得: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没有达到,可以不后悔。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D作者在“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一句中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不是举例论证,应是对比论证。15翻译下列句子。(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_(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_答案:(1)后代的人弄错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里说得完呢?(2)这就是研究学问的人对于学问不能不深入思考而慎重取舍的缘故。1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释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作用。志:_力:_物:_答案:(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D解析:A项命名,说出;B项能够,得到;C项观察,景象;D项均为流传。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D解析:D项,而:但是,表转折。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表转折。B项,语气词,无义;代词,那里。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并且。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字,从意义和用法角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托遗响于悲风于今无会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A/B/C/D/答案:D解析:句中“于”均为介词,但意义不同,句意思是“在”,句中“于”意思是“对”,意思是“给”,意思是“从”,表被动,意思是“被”。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B.C.D.答案:D解析:D.穷:走到尽头;A.平坦/平安;B.错误/弄错;C.表示原因/凭借、用来。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其孰能讥之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B/C/D/答案:B解析:中“其”为句中助词,不译。中“其”为语气副词,表反问。中“其”为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自己”。其余均为代词,放在一起。6下列加点词语词性变化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往往有得有泉侧出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其至又加少矣A/B/C/D/答案:A解析:均为形容词作名词,为形容词作动词,为动词作名词,为名词作状语。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D解析:A项两个“乃”分别是“表判断,是”和“才”;B项两个“而”分别是“而且”和“却”;C项两个“其”分别是“那个”和“自己”;D项两个“以”都是“因为”。8下列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答案:D解析:D项“学者”为古今异义词,在文中“学者”意为“求学的人”。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_,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_,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_,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答案:文章叙议结合他注重实践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处要扣住前面的“很有特色”和后面的“哲思”;第处从后文“带儿子苏迈”来考虑;第处从后文的“唯勤”来看,强调的是如何“为学”。10根据下面的图表提供的信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行业分布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不超过80个字。(5分)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行业分布图答:_答案:农村转移劳动力集中分布于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此外是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与日常生活有较大联系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图表信息,然后将图表信息转换成文字表述出来。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和要求。题干明确指出此题是有关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行业分布情况的,要求把分布特点写成一段话,并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不超过80个字。其次要注意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是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与日常生活有较大联系的行业,而制造业和建筑业都是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归纳时最好不要出现具体数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25分)神宗在颖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马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辩,帝为巽辞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已。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阻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选自宋史王安石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B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C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D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答案:C解析:“太子庶子”为官职,排除A、D,“其人”指“王安石”,是“想见”的宾语。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中“神宗”“太宗”是皇帝去世后的庙号,而“熙宁”是皇帝在位时的年号。B“通知”与现代汉语中“把该办的事或该知道的事告诉人”的意思相同。C“铢两”在古代是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的一两,“铢两”是言极轻的分量。D“视事”在古代专指官吏到职办公,大多指政事方面。答案:B解析:“通知”在这指“全部知道”。13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评说有误的一项是(4分)()A王安石主张治理国家应该以尧、舜为榜样,认为尧、舜的治国之道非常简略而不繁杂,精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烦难,并不是高不可攀的。B王安石认为研究经书是为了处理世间的事务;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是最急迫的事,于是说服宋神宗制定并推行新法。C王安石以秤锤和重物相为轻重的关系作比,论述了皇权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的道理,劝说宋神宗要加强自己的权力,不要放权流俗。D王安石推行变法,遭到吕诲、韩琦、司马光等官僚和士大夫的反对,而并非真正使“黎民骚动”;王安石寄变法成功的希望于宋神宗是极不稳妥的。答案:C解析:C项中论述了“先王之道”与天下流俗相为轻重的道理,劝说宋神宗要大力加强新法的力度,以战胜流俗。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3分)(1)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译文:_(2)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译文:_答案:(1)人们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书本理论,不知道治理世事。(2)改变世俗风气,树立新的法律,是当今最急迫的事情。解析:翻译时要注意:(1)第一句中“以为”是“认为”的意思,古今相同;(2)第二句是判断句,“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参考译文:宋神宗当年在颖邸的时候,韩维担任秘书郎,每次所提的建议都得到皇上的表扬。这时候,(韩维)就说:“这不是我的意见,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意见。”等到韩维担任太子舍人的时候,他又极力推荐(王安石)。就这样皇上非常想见王安石,刚即位就任命他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提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他才开始进入朝廷。皇上问治国最先应从什么开始,(王安石)回答说:“应最先选择治国的榜样。”皇上说:“唐太宗怎么样?”回答说:“陛下应仿效尧、舜,怎么能以唐太宗为楷模呢?尧、舜治政之道,非常简略而不繁杂,精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烦难。但是,后来的人不能完全知道,以为高不可攀。”皇上说:“你真是要求我做难事,我看自己很渺小,恐怕不能符合你的意思。你可以尽心地辅助我,让我们共同完成此事。”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你,以为你只知道书本知识,不知道治理世事。”王安石回答说:“书本知识正是用来治理世事的东西,但是后世的读书人大多是平庸的人,所以浅陋的人都认为书本知识不能用来治理世事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你提出的措施中以什么为重?”王安石说:“改变世俗风气,树立新的法律,是当今最急迫的事情。”皇上认为很对。于是设置三司制定新法,命王安石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起负责。王安石又让他的同僚吕惠卿起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法等相继出台,称为新法,派提举官四十多人,颁布推行。御史中丞吕诲弹劾王安石十件错事,皇上罢免了吕诲的官职,王安石推荐吕公著代替吕诲官职。韩琦上书反对新法,皇上想改变主意,听从韩琦的意见,王安石极力请求皇上放弃这种想法。司马光在回答诏书中有“士夫沸腾,黎马骚动”的话,王安石感到愤怒,抗书自辩,皇上设酒为他们劝和,(王安石)趁机给皇上讲朝廷内外大臣、文武百官勾结的情况,并且说:“陛下用先王的正道战胜时下的流俗,所以就与天下流俗相权衡轻重;流俗的势力大,天下的人就归附流俗;陛下的权重,天下的人就归顺陛下。秤锤与物体相比轻重,虽然有千斤重的物体,所用来的秤锤加减只不过铢两而已。现在奸臣小人想败坏先王的正道,用来阻挠陛下的政事,就这样陛下与流俗之势正好是争轻重之时,虽然他们只是增加很小的力量,但是天下的形势,就已经归于流俗了,这就是纷争的原因。”皇上认为他说得对。王安石于是就职治事,韩琦的主张得不到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