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时训练 人民版选修3一、选择题1.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A.B.C.D.解析:是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选C项。答案:C2.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A.德国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B.英法等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C.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D.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从而引发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故选B项。答案:B3.下图是题为荒唐的伴侣的漫画,对其反映的事件评述正确的是()有力地遏制了法西斯德国在东线的扩张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使德国在发动战争时避免了两线作战是苏联式的绥靖政策A.B.C.D.解析:图中左侧的“新郎”是纳粹头子希特勒,右侧的“新娘”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该漫画意在讽刺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中立自保的产物,它消除了德国在发动世界战争时陷入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使德国得以放手发动世界大战。因此,该条约根本不能起到遏制法西斯势力的作用。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D4.下列名词承载着残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的黑色象征。其中属于“德国制造”的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格尔尼卡大屠杀”A.B.C.D.解析: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暴行,是德国法西斯制造的暴行。答案:B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的海滩上,建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其中“”是指()A.敦刻尔克B.华沙C.巴黎D.伦敦解析:由材料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滩、大撤退、英法联军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故选A项。答案:A6.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在人类发生冲突的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A.英国政府领导人B.英国广大人民C.英国海军战士D.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解析:丘吉尔上台后,实行抵抗政策。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军民不畏强暴,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是这场空战中的“少数人”,为抵抗法西斯侵略而英勇作战。答案:D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了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材料二德军入侵波兰请完成:(1)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完全是由希特勒等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2)材料二中的图片所描述的内容出现后不久,英、法两国对德宣战,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答案:(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的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抵抗,英、法、美、苏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战争狂人只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作用。(2)没有。波兰孤军奋战,最终亡国。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里法克斯奉张伯伦之命和希特勒会谈时称颂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右派蒂埃里穆尼埃说:“德国的战败也会意味着一种可依赖的制度的瓦解,这种制度是防止共产主义胜利,也许还是防止欧洲立即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堡垒。”摘自苏联简史材料三1939年9月,在伙同德国瓜分波兰以后,苏联又强迫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同意在它们的领土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11月发动苏芬战争,从芬兰获得了包括佩萨莫地区、维堡港口、芬兰湾中的几座岛屿和汉科海军基地摘自全球通史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英、法两国如何认识德国的作用。英、法两国在行动上有何相同之处?(2)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材料三中苏联的行动的目的。答案:(1)英法都把德国视为防止欧洲布尔什维主义化的有效屏障。英法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企图将祸水东引。(2)苏德虽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双方都清楚彼此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不惜践踏弱小国家的利益构建“东方战线”,目的在于防备德国的进攻,缓冲德国的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