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986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是高考的长效热点。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高考命题要求学生既要看到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高考试题一般从通史的角度综合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2高考试题往往要求考生区分不同阶段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要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及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进步社会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联系。真题实战演练1(xx北京卷)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解析:材料反映出洋纱行销甚广,南方各省几乎没有不使用洋纱的地区,故D项分析正确。A项洋纱洋布并不是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项完全曲解了材料,C项内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D2(xx四川卷)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年代,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思想走向成熟并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综合三者,可知答案为D。答案:D3(xx重庆卷)如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842年中国已被压迫开放,但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与18431847年相比,呈下降趋势,根源在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项正确。A、C、D三项虽然会影响到英国制造品的输华值,但不是根本原因。本题选B项。答案:B4(xx福建卷)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表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解析:19121915年,自然经济并未最终解体,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就已兴起,排除B;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对19121915年工厂数量的变化无直接影响,由此排除D。答案:C5(xx江苏卷)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35229 0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全面抗战始于1937年,故A项与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侵略,故B项不正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故D项与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状况,故选C项。答案:C6(xx全国卷)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解析:筹办洋务,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符合这两点的只有李鸿章,由此判断B正确。A、C不符合第二点。D袁世凯不是洋务派。答案:B7(xx新课标全国卷)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解析:A.身为状元,弃官而办实业,说明是毅然冲破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符合题干主旨,正确。B.投入民族工商业竞争,既不能说明张謇的状元身份,也无法印证张謇的那句话:“捐弃所恃,舍身喂虎”,排除。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张謇那句话并不是说要冒险追求利润,不合题意,排除。答案:A8(xx安徽卷)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材料中说明商人只是可以从钱庄中借钱,不能体现钱庄是洋行的附庸,排除A项;B项商人从上海购洋货不是中外贸易;C项材料无法体现。答案:D9(xx江苏卷)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BCD解析: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表明正确。洋务企业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错误。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具体实践,故正确,单纯从材料不能反映出来,且洋务派军事工业的产品仍然落后于西方,故有误。答案:A10(xx江苏卷)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解析:“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反映出要想发展好上海,首先要帮助内地发展经济,就是“先实池以水”然后才能保障上海“求鱼之生长”。B、C、D不是题干材料的主题,不符合题意。答案:A11(xx浙江卷)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解析:1942年、1944年的数据表明A不可选;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图表中可见1941年、1942年的工厂数量与此前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B可选;图表中未提及沿海工业发展状况,C不可选;大后方工业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沦陷区的工业内迁,而非抵制日本经济侵略,图表中也无此表述,D不可选。答案:B12(2011广东卷)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题目反映的是关于清末“新政”奖励工商业的情况,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A错误;爵位制度自封建王朝建立就存在,故C项错误;题意的“创举”只反映爵奖工商,不能反映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错误。答案:B13(2011海南卷)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举办洋务的目的,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作自强之气”,可以得出洋务派兴办轮船等企业的目的是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故选B项。答案:B14(2011山东卷)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73D193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先天不足,工业部门的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统计表中属于重工业的矿冶业是72家,属于轻工业的食品工业是100家,由此判断属于轻工业的纺织业应为193家。故选择D项。答案:D15(2011四川卷)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解析:从题干材料中“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主动开放口岸的重要性,并不是想收回通商口岸,据此判断A项符合题意。1898年8月正值百日维新期间,B、C、D三项均是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观意图,故均可排除。答案:A16(2011江苏卷)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BCD解析:同升和帽庄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产品销售肯定对抵制洋货有一定作用,体现;博士帽是西洋的东西,中国人戴博士帽说明其生活方式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体现;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从广告中不能体现,故排除,因此选B项。答案:B17(xx天津卷)阅读材料,参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天津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变化。第(1)题结合材料一天津发展成为中转枢纽和军事要地,可知A区在金朝时期形成,根据材料二开埠通商等信息,可知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租界,即B区,从材料三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可知在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形成了C区;第(2)题天津开埠通商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此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第(3)题1902年八国联军退出后清政府接管天津,仅仅20多年天津进一步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答案:(1)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3)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18(xx山东卷)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威”“扬武”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解析:第(1)题应从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与学习、任职(洋务学堂学习、教授军事,为军事服务解决内忧外患)相联系加以说明。第(2)题首先应明确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仅是标,在此基础上,严复提出“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其核心是标本兼治。第(3)题原因应从国际、国内的不利环境,政治、经济、思想等制约因素来考虑。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19(xx浙江卷)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仔细阅读材料一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解析:第(1)问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第(2)问给出答题思路“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从危害和积极影响两方面来分析影响。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材料,抓住时代背景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总结的概括。答案:(1)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20(xx山东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表科目专业备注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经学科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政法科政治、法律文学科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商科银行及保险、关税等格致科算学、化学、物理学农科农学、林学等工科机器、造船、电气等医科医学、药学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据上表,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办学思想的表现要根据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从“中体”和“西用”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说明。其影响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经济上可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等角度作答,政治上可选取积极和消极任一角度分析。答案: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被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1(xx广东卷)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对此加以分析。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准确作答即可。第(2)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体现出的二人的主张,再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说明二人主张的不同。答案:(1)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