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标准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24987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国家标准编 制 说 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 一六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项目编号“20162576-T-607” 。本项任务由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7)提出并归口,定于 2017 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二、目的和意义(一)推动食品包装发展需要食品包装评价标准提供支持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的一层保护层,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不被破坏、变质。因此,食品包装可以保持食品本身质量的稳定,并且方便食物的流通、运输。食品包装是食物首先被消费者看到的部分,承担着吸引消费者的重任,因此,其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由于食品包装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食品紧密接触的一部分,食品包装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国内企业对食品包装的理解还存在不足,导致国内食品包装业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包装保护功能急需要提升,保护内部的食品是食品包装最基础的功能,但由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设计存在的问题,使得食品在运输、搬运等环节时常出现内装物泄漏、破损等状况,保护功能的不完善会衍生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二是包装设计理念需要提升,包装本是防止食品撒漏和使产品保鲜以及彰显品牌标志的手段,然而由于理念、技术、成本、材料等原因,有的直接或间接造成了食品浪费。三是包装过度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食品企业违背经济实惠、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的包装规则,存在包装材料选择和包装设计过度现象,既浪费了国家资源,又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存在的食品包装安全性、便利性不够等问题急需要解决。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食品包装评价体系。近年以来,我国食品包装评价逐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食品包装业的发展,但还存在没有标准可依、单打独斗、市场化评价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食品包装评价体系不能够客观、真实、公正地反映食品包装本身存在的问题,就会影响食品包装评价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食品包装评价标准是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食品包装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改进和完善食品包装评价工作已是形势发展之必然评价在工作与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包装的设计与再设计过程中,食品包装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食品包装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同一产品的众多包装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从其中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二是针对同类产品已存在的包装进行评价分析,并对评价信息进行挖掘,提炼出包装优缺点,将其作为食品包装再设计的参考。产品包装设计是一项非稳定性设计工作,同一产品的包装,在不同时期往往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原有非绿色包装就要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装潢造型等方面有所变革。再如随着食品包装标准的变化,也需要对食品包装进行再评价。另外,对于食品包装,影响顾客满意度水平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的丰富,使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产品包装的宜人性、货架效果等。包装的功能已不局限于保护产品,它的功能已扩展到安全、节约、环保及便利等功能。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条件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如何客观地进行包装评价,急需要标准提供技术支撑。(三)食品包装评价活动开展迫切需要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形态、各种消费群体的并存,促使国内市场成为多元包装文化和包装产品的聚集地。大型超市及自选商场里,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包装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费群体的不断细化,都对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单纯凭经验、直觉来进行评价的方法是不能适应要求的,加之包装评价涉及安全、环保、节约、经济学、营销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解决安全、环保、节约、保护、便利等方面的问题,包装评价本身的内容变得空前丰富,系统更加复杂。目前我国对于包装评价缺乏标准,在包装评价过程中,什么样的包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哪个包装方案是最佳方案,这都需要企业和设计师对食品的包装设计进行评价,但是如何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企业和设计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食品包装评价标准是必要的,使有关组织对食品包装设计方案的选择有了依据,能够筛选出适合食品的最佳方案,而且可以发现该食品现有包装在哪些层面上存在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良设计,可以促使更加客观、理性的对食品的包装进行设计。三、标准制定原则及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原则第一是科学性原则。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专家座谈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方法科学先进、过程周密严谨、数据真实可信、指标设置合理、评定结论明确。第二是系统性原则。标准按照系统性原则,从食品包装评价的安全性、节约性、保护性,以及环保性和便利性等五大方面进行整体评定,避免了指标间的重复,评价内容全面、系统、完整。第三是实用性原则。本标准是为相关组织开展食品包装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环节时,主要基于食品生产和包装相关组织的调研来确定的,因此实用性较强。第四是客观性原则。由于不同类别农业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标准充分考虑到安全性、节约性、保护性,以及环保性和便利性等要素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指标权重实施客观评定。第五是协调性原则。标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食品包装评价的内容符合现行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并且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一致。(二)标准制订主要依据1、标准编写遵循 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要求。2、标准编写内容参考我国与食品包装相关的法规、标准,包括 GB/T 12123-2008 包装设计通用要求 、GB/T 32161-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等等。(三)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 5 个部分:(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评价原则;(5) 评价要求。四、主要工作过程1、组成标准起草小组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2016 年 12 月,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任务要求,安排了工作进度,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会议研究讨论了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初稿,对起草小组在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各单位代表就标准的范围界定、内容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确定了标准整体框架。2、开展相关调研情况为了更好地支撑标准实施,起草工作小组首先对食品包装评价进行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查阅了我国有关食品包装评价相关方面的标准、研究论文等资料,重点收集分析了食品包装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完善了食品包装评价标准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3、标准起草完善过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食品包装评价需求,重点针对安全性、节约性、保护性,以及环保性和便利性等方面,确定了食品包装评价的要求。依据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等标准编制要求,对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标准开展了研制工作。重点参考了包括 GB/T 12123-2008 包装设计通用要求等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完成了食品包装评价技术通则国家标准(草案) 。在此基础上,2017 年 7 月,征求了部分专家意见,并对标准的整体框架做了调整,使标准框架的层次更加清晰。会后起草组对所限定的指标及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在2017 年 10 月起草组组织专家对标准逐字逐句进行了讨论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五、关键问题的说明1、定义本标准定义的内装物指包装件内所装的食品。食品包装评价指依照规定程序,运用有效的方法,对食品包装材料选择、设计等进行审查与辨别,并对其效果和影响进行判断的过程。2、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包装的评价。3、评价原则包括依法依规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定量定性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 5 个方面。4、评价要求包括安全性、节约性、保护性,以及环保性和便利性等 5 个方面的要求。六、标准属性的建议本标准属于基础管理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