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4.1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38481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4.1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4.1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4.1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重点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教学例1。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二、教学例1减法部分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三、归纳小结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四、练习。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 写出来。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完成练习八1、2 注意数位对齐练习八的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五、全课小结。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我想知道你们小组共用了多少元,小组的同学合作一下,把结果告诉我。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课题小数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被减数小数部分末尾看作“0”再计算的方法,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回忆复习。 自己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二、基本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1.60.4 4.5+0.5 0.820.42 0.830.5 9.26 22.83.4-3.1 17.6+3.9 3.6+2.40.45+2.85 0.73-0.23 14-3.92、用竖式计算7.53.18 0.510.37 40.825.264.75 133.9 8.047.4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三、提高练习。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7题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2、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八的第9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练习八的第10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练习八的第11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3、作业完成第8题。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四、课后延伸练习八的思考题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课题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2、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的相互关系。) 3、通过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引导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回忆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什么注意点?二、自主探究钢笔 笔记本 讲义夹 水彩笔 8元 3.4元 4.75元 2.65元提出一个用一步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注意提问的有序性。1、谈话:你能独立解决“一个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的问吗? 追问: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了,怎么办?让学生说一说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 2、指导完成P49试一试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3、小结: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了小数减法。(板书课题)比较一下,今天的小数减法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说想法。讨论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4、完成P49试一试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三、巩固深化 1、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独立完成,板演。集体交流订正2、“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6题。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四、拓展练习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钱,够吗?请写出判断依据。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2、让学生在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重点难点会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准备例题情境图。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谈话,看看李芸同学去超市购物的一张购物单。2、提问:(1)从购物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你能算出李芸买这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元吗?(3)要是把这么多小数加起来,如果笔算,感觉怎么样?3、揭题。二、运用计算器计算1、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1)提问:怎样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0.80元?(2)交流方法一:在计算器上一一按键。方法二:按照次序在计算器上一一按键,末尾0不按。方法三:整数部分0不按,直接按小数点和8。追问:第二种方法末尾0为什么可以不按,依据是什么?验证:第三种输入方法。指出计算器的智能性。比较:这几种按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3)小结:怎样在计算器上很简洁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2、用计算器计算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反馈每个加数的按法以及计算的结果。指出:计算过程中,每个加数按键是末尾可以不按出,但是写得数时要写出两位小数,表示所花的钱。3、交流操作感受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计算器计算出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你觉得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三、动手操作,熟练运用。1、完成“试一试”如果李芸付出00元,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列式和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提问: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来检验?2、完成“练一练”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换核对。反馈计算结果。针对发生的错误,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四、巩固应用。1、练习九第1题先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完成练习九第2题。从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完成其余各栏的余额。引导弄清“上月结余”“收入合计”“支出合计”和“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进行验算。3、完成练习九第3题。观察比较前面三个算式和结果,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课题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一练,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难: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回顾与整理。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与整数加减法相比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完成练习九第6题: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练习九的第7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怎样求池水的深度?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8题: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