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文言文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一、小石潭记(2006年已考),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1)从:_,自,由,(2)西: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方位名词,西方,,向西,(3)行:_,前进,前行,(4)篁:_,竹林,(5)闻:_,听到,(6)佩:_,玉制的装饰品,(7)环:_,玉制的装饰品,(8)乐: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快乐,感到高兴,(9)之:_,代词,指前文的“如鸣佩环”,(10)译文:_ _ _,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 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 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感到愉快。,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1)伐:_,砍伐,(2)下: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下面,向下,(3)尤:_,格外,(4)冽:_,寒冷,(5)译文:_,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_,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近:_,靠近,(2)卷:_,翻卷,(3)以:_,连词,而,(4)为:_,成为,(5)坻:_,水中高地,(6)屿:_,小岛,(7)嵁:_,不平的岩石,(8)特殊句式:_,倒装句,谓语前置,即“石底卷以出”,(9)译文:_ _ _,(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 分翻卷起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 种不同的形状。,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_ _,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可:_,表示估计数目,(2)许:_,表示数目不确定,(3)皆:_,都,(4)若:_,好像,(5)空: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天空,在空中,(6)依:_,依靠,(7)_现写作_,意思为_,澈,彻,穿过,透过,(8)译文:_ _ _,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 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1)翕:_,轻快,(2)与:_,和,(3)相:_,互相,(4)译文:_ _,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好像和游人互相逗乐。,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斗: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北斗星,像北斗星一样,(2)蛇: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动物,蛇,像蛇一样,(3)特殊句式:_,省略句,句前省略了主语“小溪”,(4)译文:_ _,(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 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其:_,代词,这里指溪流,(2)差:_,交错,(3)互:_,互相,(4)译文:_ _,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 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凄: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凄凉,使凄凉,(2)寒:原意为_,活用意思为_,寒冷,使寒冷,(3)邃:_,深,(4)译文:_ _,(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 了,幽深极了。,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以:_,因为,(2)清:_,凄清,冷清,(3)居:_,停留,(4)乃:_,于是,(5)而:_,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6)去:古义:_今义:_,离开,到地方去,(7)译文:_ _,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够长时 间停留,于是我记下此番景致便离开了。,11.隶而从者。,(1)隶:_,随从,(2)而:_,连词,表并列,(3)从:_,跟随,(4)者:_,的人,(5)译文:_,随从我的人。,二、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写景,寓情于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它寂静、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三、文意理解,1.选文第段(原文第2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15娄底),【答案】第段写了潭与潭中的鱼,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鱼活泼可爱的特点。,2.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解析其变化原因。(15恩施),【答案】作者的心情由先前的“心乐之”,到后来的“悄怆幽邃”。变化原因: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3.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14聊城),【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4.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13苏州),【答案】(1)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2)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5.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乐而悲,你如何看待他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忧乐观?(12大理),【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忧乐观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示例二: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忧乐观。人生遭遇挫折,加上外围环境的凄凉,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答案】(1)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2)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感受?(14贺州),四、聚焦遵义中考,(06遵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1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伐竹取道 伐:_,砍伐,下见小潭 见:_,看见,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表示估计数目,可译为大约,以其境过清 清:_,冷清,凄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答案】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答案】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能看得清楚。,3.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答案】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