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医学PPT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207708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学习内容,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思考:决定人与人之间既相似又相异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从细胞水平上来说,遗传物质就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从分子水平上来说,是指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一、染色体、DNA和基因,1、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DNA:脱氧核糖核酸。2、基因: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是DNA的一个节段。,遗传机制:染色体,遗传机制:DNA与基因,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子外根本不可能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人。三、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四、蛋白质的合成五、显性和隐性基因六、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先天愚型(downs),性染色体异常,苯丙酮尿症(PKU),苯丙酮尿症,临床表现:皮肤颜色较淡,毛发在新生儿阶段正常,次后逐渐从黑色转为黄色。在2岁之内可以看到神经及精神症状:肌张力高,躯体常常前后摆动,姿态有点蹒跚。智力方面,在新生儿阶段,不容易发现有什么明显的差异,次后就逐渐落后,85%患者智力只在白痴的水平,极少数(1%)能达到正常水平。,苯丙酮尿症,干预措施: 及早进行饮食干预。喂养一种代乳品,限制进食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直到童年中期,此时大脑发育已达顶峰,就不会被积累起来的苯丙氨酸伤害了。,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使之成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是最先得到证明的由常染色体的异常引起人类智力低下的例子,它主要源于第21号常染色体没有分离,使子代的第21对染色体上出现三条染色体,故又称为21三体症。,临床表现,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间距较正常人更大,塌鼻梁,口小舌大,常伸舌流口水,几乎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患者的性格则较为平和与开朗。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途径来加以克服。,唐氏综合症,孕妇如在怀孕的1620周进行羊膜穿刺术,通过对脱落在羊水中胚胎细胞染色体的检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胎儿是否患有该症,此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流产是可行的。,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一、胎儿的发育过程,胚种期(从受精到两星期)胚胎期(第三周第八周)胎儿期 (第九周至出生),胚胎期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是发展最快的时期,胚胎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相比之下,妊娠的头三个月是关键性的。环境中的致畸因子在胚胎期和胎儿期的初期作用最大。,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孕妇的营养孕妇的疾病药物辐射孕妇的情绪,(一)孕妇的营养,营养与大脑发育有很大关系,营养不良的婴儿脑细胞数低于正常数。什么时间营养不良产生的后果最为严重还不能做出明确的结论,但有影响是非常明确的。,(二)孕妇的疾病,尤其是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内,母亲害病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某些病毒和微生物对胚胎具有致畸作用。在病毒感染中,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最大,受感染的婴儿有先天缺陷的可能性是3:1,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心脏缺陷、发育迟缓。,(三)药物,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其作用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方面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也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在怀孕的早期几个月,对胎儿的不利影响往 往最大。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已较为完善,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已大大降低。,(四)辐射,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被破坏。尤其在怀孕后六周之内,X射线的辐射对胎儿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时正是主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会使孩子产生小头畸形、智力缺陷、腭裂、失明、唐氏综合症、生殖器畸形等。,(五)孕妇的情绪,母亲所受到的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丈夫亡故或是遭丈夫遗弃等,或者是长时间的紧张不安、焦虑或夫妻关系不和等,这些情绪状态导致体内的血管收缩,对胎儿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造成新生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孕妇过于激烈波动的情绪,有可能导致流产。,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研究者九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看病,缺乏稳定的家庭生活,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研究者认为,母亲通常有较乐观、期待的心态来对待“计划内怀孕”的胎儿,而“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孕妇通常在物质与心理上准备不足,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不期而至的孩子会产生不由自主的抵触情绪。从母亲的内心体验看,消极与抑郁等负性情绪出现的比率大大增加。由于孕妇对“计划外”的孩子缺乏积极的情感,对孩子出生以后的生理、社会性、情绪与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长期的不良影响。,有研究曾比较了孕妇放声大笑与极度悲伤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下母亲具有类似的生理指标,这些生理指标对胎儿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孕妇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表现: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一、身体的发展,(一)身高和体重的发展,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发育时期,儿童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两个高峰期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粗略计算公式: 身高(cm)=实龄*5+80(2岁后) 体重(kg)=实龄*2+8(1岁后),身高年增长值,两个发育高峰期,(二)身体各系统的发展,1、身体各系统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在第一个10年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发育速度,10岁左右发展达到最高峰,在第二个10年期间逐渐退缩。生殖系统:在童年期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在全身第二次发育开始以后才迅速发展。,四种成长系统发展的不同模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淋巴系统,生殖系统,2、身体正常发展遵循的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头部颈部躯干下肢,2、身体正常发展遵循的原则,近远原则(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人类心理发展遗传效应的体现离不开大脑和神经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重量的发展脑结构的复杂化脑电波的变化,1、脑重量的增加,成人体重60Kg 脑重量1600g新生儿3Kg 脑重量390g 相当25%成人6个月 相当50%成人脑重量1岁 相当60%成人脑重量2.5-3岁 相当75%成人脑重量6-7岁 相当90%成人脑重量12岁 达成人的均数(1400左右) 20岁 停止,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在于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新生儿的大脑皮层表面较光滑,沟回很浅,构造十分简单,以后神经细胞突触数量和长度增加、分支增多,神经纤维开始以不同的方向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皮层各层,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丰富,这都导致大脑重量的迅速增加。,出生、1、3、6月时的神经纤维发育情况,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13岁左右脑电波基本达到成人水平。枕叶9岁基本成熟,颞叶11岁基本成熟,全皮质到13岁才基本成熟。可见,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即:枕叶颞叶顶叶额叶。4-20岁期间儿童脑发展的两个显著加速期:5-6岁左右;13-14岁左右。,4、脑的反射活动,(1)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强直的颈反射。原始反射的意义,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2)条件反射,儿童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尚有争论:苏联的研究认为,儿童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哺乳姿势条件反射,大约出现在出生后10天至2周;西方现在的研究认为,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就能形成一些较复杂的人工条件反射。,(3)抑制性反射,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儿童抑制性反射产生的时间比兴奋性反射迟。,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的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的关系,心理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完成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二、动作发展的阶段,(一)头部眼肌发展:出生后12小时,已出现眼睛注视移动中的成串东西的“眼球震动”运动;第3到第4周间,已有眼睛逐物的运动。眼睛水平方向的运动发生在第3个月,而垂直方向的运动则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眼睛圆周式的“环球运动”出现在第6周。微笑:由某些触觉刺激引起的微笑于出生后一星期即可看到,对人的微笑作出反应的社会性微笑第3、4个月才有。头的运动:满月的婴儿俯卧时能将头部举成水平位置。发展的顺序是俯卧时能抬头坐着时能竖直仰卧时能抬头。,“对视”,(二)躯干部,翻身:由侧卧转为仰卧,由仰卧转为侧卧,再是自由翻转。坐:控制躯干部自动坐起,开始时身体前倾,双臂外伸,两腿弯曲,脚掌相向,以增加身体上半身的平衡。,(三)手臂和手,手臂和手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大意义:儿童逐步学会了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抓握发展的顺序:整个手臂拇指四个手指和拇指。儿童在抓握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触觉的协调运动。发展顺序:两只手在眼的合作下玩弄一个物体同时玩弄两个物体用种种不同的方式玩弄各种物体。,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本能的抓握眼手协调: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用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手的动作逐渐灵活,成为认识活动的器官,五指分工,(四)腿和脚,爬行站立走路,(五)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的动作。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扩大儿童认识事物的范围;为儿童空间知觉的形成创造条件;为游戏者有目的的活动准备条件;促进儿童独立意识的发展男女儿童动作发展的差异,三、动作发展的训练,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生理成熟、环境影响、动作训练。成熟有早有迟,但发展的正常范围是很广的。开始学习训练在成熟早期效果最好,中期次之,晚期较差。,思考与练习,1、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3、简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4、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阶段?5、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