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8课时聚落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1082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8课时聚落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8课时聚落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8课时聚落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时 聚落,第8课时聚落,考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考 点 聚 焦,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优越的地理环境,如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2聚落的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_;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密集,第8课时聚落,图81,第8课时聚落,3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如我国北方地区。而我国南方降水量大,气温高,故屋顶坡度大,墙体单薄,门窗较大,便于通风散热。 图82,第8课时聚落,(1)四合院(A图):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那里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 (2)蒙古包(B图):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 (3)窑洞(C图):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4)竹楼、高脚屋(D图):多分布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东南亚、中国西南等地区。,考 向 探 究,探究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人口、聚落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第8课时聚落,人口与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一般是聚落和人口分布的稠密区。,第8课时聚落,2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如下表所示:,第8课时聚落,【名师点睛】 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1)根据房屋屋顶的建筑特征可以判断降水和风力:降水较多的地区屋顶坡度大,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较少的地区屋顶坡度小或为平顶,平顶屋所在地区降水少,利于晾晒东西;圆顶屋说明该地区风力较大,圆顶能够减小风力对房屋的破坏。 (2)从建筑材料可以判断当地的气候特征:竹楼的建筑材料是竹子,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窑洞的建筑材料是黄土,说明当地黄土层深厚,降水稀少;冰屋的建筑材料是冰块,说明当地冰天雪地,植被稀少。,第8课时聚落,例1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2)题。 图83 (1)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D,C,第8课时聚落,【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聚落与环境的关系。(1)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据图可得,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仅沿河流扩展”的说法太绝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