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二 文言文阅读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47348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二 文言文阅读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二 文言文阅读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二 文言文阅读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目标,分类点拨,学习目标,1.准确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提高准确答题的能力。,分类点拨,一、官职常识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辅臣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3.官职名称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国政务的人。也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5)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6)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7)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8)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0)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1)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12)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13)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1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15)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 要职。 (1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7)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 (18)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0)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21)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2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23)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24)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25)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26)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境内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27)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2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9)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0)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1)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32)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33)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34)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35)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36)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二、科举常识 1.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5.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6.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元。 7.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8.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 9.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10.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11.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过“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12.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共有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13.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14.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15.文房四宝 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三、皇帝称谓常识 1.称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2.称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的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秦王嬴政的尊号为“秦皇”。 3.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4.称谥号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制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号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谥号为“文”,后人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一般来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四、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识 1.任职授官 (1)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即军中拜授。” (3)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 丞相。” (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10)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2.提升职务 (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3.调动职务 (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数年,迁朔方刺史。”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 太守。”,4.兼职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 (3)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4)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5)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6)署:代理,暂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7)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5.降级免职 (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2)放:驱逐,流放。战国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 爵位),(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必犹恨之,遂左迁毓。” (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退休。,方法突破,1.认真阅读,牢固记忆; 2.结合名人身世、历史故事广泛记忆; 3.要善于从所做的文言文中搜集、整理、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