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8831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学考报告】,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_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_、 _和 _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_和_。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平均厚度约_,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_,高山、高原地区可达_。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震波,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17千米,33千米,6070千米,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_之间的圈层。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_,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_或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_。,地核,岩石圈,软流层,液态,固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_。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_。 2.水圈:由_、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_、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主要可分为_和地下水。,大,迅速减小,液态水,海洋水,地表水,大气圈,生物,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必考a、b),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地球的内部圈层,探究归纳,方法点拨:通过联想鸡蛋的结构来记忆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像煮熟了的鸡蛋一样,有蛋壳(地壳)、蛋白(地幔)和蛋黄(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完成下列(1)(2)题。 (1)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地下水 (2)地壳的厚度和地表形态有关,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 A.青藏高原 B.黄海 C.地中海 D.南极,学以致用,解析 第(1)题,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第(2)题,地壳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在陆地上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厚度也不同,青藏高原是陆地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所以该处地壳最厚。 答案 (1)D (2)A,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必考b),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圈层? 提示:水圈由固、液、气三态水共同组成,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水圈没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因此说它是不规则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又通过自然界物质的循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说水圈又是连续的。,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各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探究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学以致用,(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B. C. D.,解析 第(1)题,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A、 B、C 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 为生物圈,B 为水圈,C 为岩石圈。第(2)题,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答案 (1)D (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