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库.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5179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法理学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法理学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理学一、填空题1、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是 。 法学2、法是人类社会进入到 的产物。 阶级社会3、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是 。 法理学4、我国古代中记载“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说文解字5、人权救济表现在对侵权者实行应有的 ,对受害者的损害给予 。 制裁,补偿6、立法是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创制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_活动。规范性(法律)文件7、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 的出现而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8、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 的总称。 同类法律规范9、年龄和智力是确定 是否具有 的标准。 公民;行为能力10、法学是研究法、 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法律现象11、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一门主要的_,是法律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理论法学12、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之间的认同、借鉴、吸收是_现象。法律移植13、社会主义法律重大的特点在于_和_的统一。阶级性,人民性14、在立法程序中最能体现民主的程序是_,_表明立法程序告以完成。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生效15、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_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生产方式16、赵某与王某签订货物买卖协议的行为,法律理论上称之为_。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17、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从习惯到_,再到_的发展过程。习惯法、成文法18、对一切社会的法都共同适用的基本理论是 。法理学19、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在法理学上称之为 。法学体系20、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除了中央一级解释外,还包括 的解释。地方政权机关2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基础或前提,确认和保障22、法律告诉人们在某一条件存在时,某种行为就 作出、 作出或 作出。可以,应该,不得23、法律应当以 为主体,而不应当停留在一般原则或概念上。法律规范24、法的作用是法对 和 发生影响。人的行为,社会生活25、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 对民法法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法国民法典或拿破仑民法典26、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27、我国古代说文解字中记载“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28、我国先秦时期将法学称之为“ ”,自汉代开始又有“ ”的名称。刑名之学或刑名法术之学,法学29、法律是通过 或 两种途径创制的。 制定,认可30、 能把国家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法定的、合理的范围内。 法律原则31、法律适用于 范围内所有的居民,它以 为标准。 国家权力管辖,地域32、在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之间的延续与发展是 现象。 法的继承33、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以 或 为构成要件。 故意,过错 34、立法是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创制各种具有 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不同法律效力35、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法学分支学科统称为 。法理学36、19世纪法学作为独立学科是由于 法学派的出现。分析37、法学研究的总的方法论是 。唯物辩证法38、确定公民是否具有行为能力以 和 为标志。年龄,智力或精神状况39、 和 作为人权是发展中国家的创举。 和平,安全40、在中国古代,法和 通用,在法中具有神明裁判的意思的字用 _表示。 刑、灋 41、法律规范由 和 两部分构成。 行为模式,法律后果42、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判断、衡量他人的行为是法律 作用的表现。评价4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部门法或法律部门二、判断题44、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错 ) 45、习惯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由国家机关赋予社会上即存的某些习惯、教义、礼仪等以法律效力而形成的法规,亦称为不成文法。(错 ) 46、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就是法的质变。(对) 47、习惯法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由国家机关赋予社会上即存的某些习惯、教义、礼仪等以法律效力而形成的法律,亦称为不成文法。(对 )48、法制的核心问题是依法办事。(对 ) 49、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对) 50、法着重要求人们行为的合法性,而不过问动机,单纯的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对) 51、我国承认和加入的国际惯例和条约是我国法的渊源。(对) 52、中国公民不论在中国领域,还是在外国领域,一律适用中国的法律。(错 ) 53、准确、合法和及时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对 ) 54、当代中国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错)5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对)56、社会主义法对党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错 )57、在我国第一个把“民主”、“开国会、立宪法”联系起来的人物就是康有为。( 对 )58、对法治的含义可以从静态意义和动态运行上理解。(错)59、人权是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结合体。(对 )60、在法的制定中,立法民主化集中体现在法律草案的通过程序中。(对)61、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 对)62、在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占据着主导地位。(对 )63、中央军委可以提出和它的职权范围有关的法律案。(对 )64、习惯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错 )65、根据法律的创制和表现形式不同,将法律分类为实体法和程序法。(错 )66、行政机关的执行法律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67、法的质变就是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对)68、柏拉图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错)69、法着重要求人们行为的合法性,而不过问动机,单纯的思想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对)70、法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错)71、法的质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革命。(错 )75、法律条文就是对法律规范的表述。(错 )73、法律的效力取决于它的制定机关和创制方式。(对)74、大陆法系的国家将法律的基本分类划为公法与私法。( 对)75、法治的核心问题是依法办事。( 错)76、法典编纂是一项有效的立法活动。( 对)77、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因此,它对各种法律活动的监督是国家监督。( 错)78、法律体系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错 )79、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公民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件。( 对)80、行政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对 )81、在中国领域的外国人,一律适用中国的法律。(错)82、准确、合法和及时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错)83、当代中国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对)三、不定项选择题83、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这是法律(B )作用的体现。 A、社会 B、规范 C、积极 D、消极 84、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式中,(BC )属于立法活动。 A、法律汇编 B、法律编纂 C、法律清理 D、法律讲解 85、决定法的内容的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由(ABC)因素组成的。A、地理环境 B、人口素质 C、生产方式 D、民族文化86、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的(C )因素决定的。 A、地理环境 B、人口素质 C、生产方式 D、民族文化 87、法的要素由下列(ABC )组成。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条文 88、根据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将法律分类为(CD )。 A、国内法 B、国际法 C、根本法 D、普通法 89、法律实施包括(BCD )活动。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90、法律有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法律( A)作用的体现。A、社会 B、规范 C、积极 D、消极91、在我国自然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CD ) A、公民 B、个体工商户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外国人 92、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ABC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主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执行 93、以行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是( AB) A、违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公民出生 D、公民死亡 94、下列(ACD )属于国家机关的监督。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95、不属于法的要素是(D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条文96、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AB)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私有制的出现C、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D、商品交换的出现 97、直接体现法律的本质的属性是(BD )A、法的规范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强制性 D、法的物质制约性98、行为模式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类(ACD ) A、可以这样行为 B、肯定这样行为 C、应当这样行为 D、不得这样行为99、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式中,( A)不属于立法活动。A、法律汇编 B、法律编纂 C、法律清理 D、法律讲解100、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 BC)解释。A、立法 B、学理 C、行为 D、司法10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由( BD )组成。A、行为结果 B、法律权利 C、权利能力 D、法律义务102、下列( B)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监督。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C、国家行政机关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103、李、陈合作开设一定酒店,双方协商各方出资一半,在经营中,由于李急需用钱,将自己出资的一半转让给陈,这样使得法律关系的(C )发生变化。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主体、客体和内容104、王某逆向驾驶汽车的行为是( A ) A、违法行为 B、违纪行为 C、犯罪行为 D、违宪行为105、下列属于( C )法律体系的范围。 A世界人权宣言 B、已失效的法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即将制定的法律106、(AD )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A、国务院颁布的条例 B、县人民政府的决定 C、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 D、经济特区人大的规范性文件107、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B )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原则 D、立法数量108、根据法律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将法律分类为(AB )A、国内法 B、国际法 C、根本法 D、普通法109、法律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CD)。A、国家的产生 B、个别调整发展到一般调整C、权利、义务的出现 D、法律诉讼与司法的出现110、立法程序的确立阶段包括( ABCD )步骤。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111、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条规定属于(C )。A、命令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112、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些规定属于( B )。A、法律规范 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 D、法律技术性规定113、法律实效表现为( BCD)A、立法制定 B、权利享用 C、义务履行 D、禁止遵守114、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是靠( D )A、社会舆论 B、领导威信 C、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保证115、法律本身的缺陷表现在( ABCD ),这就使得法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A、主观意志性 B、概况性 C、稳定性 D、程序性116、在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 D )以上的多数通过。A、二分之一 B、过半数 C、五分之一 D、三分之二117、在当代中国,狭义的法律包括( BD )A、地方性法规 B、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C、行政法规 D、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118、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在于(C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主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执行119、立法机关把自己某项立法权委托有关部门或组织行使的决定或决议称为( B )A、委托法 B、授权法 C、特别法 D、专门法120、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C )A、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121、在我国公民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CD )A、公民个人 B、个体工商户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122、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在于( ABC)A、违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法律规定 D、法律制裁四、名词解释123、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或现象。124、立法是指有关的国家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125、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其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126、法学是指研究法律、法律现象和法的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127、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加以划分的法的类别。128、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查、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129、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130、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及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131、法律适用:专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简称为司法。132、法律继承:亦称法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受和借鉴。133、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特殊社会关系。或者,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134、法律价值:是指法律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135、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136、法律认可:是指有关的国家机关将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对执政者有利的某种社会规范赋予其法律效力。137、法律渊源: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规范性文件。138、法律实效:又称为法律的成效或法律实现,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在实际上被执行、适用和遵守。139、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或者,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140、法律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142、法系:它是西方法学著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西方法学家对法的类别的认识。是指具有某种共性和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凡具有某种共性或历史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 143、法制: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 144、法律规范:亦称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155、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156、法律效力:泛指法律的约束力,具体是指法律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问题。157、法律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158、部门法: 亦称为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分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总称。159、法律义务: 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或者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160、基本法律: 是指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规定或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在某一方面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关系的法律。161、法律遵守: 亦称为守法,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162、法律文化: 泛指一定国家或地区、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及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163、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五、简答题164、法律产生的规律是怎样的?答题要点:答:(1)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再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2)法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过程。(3)法的产生经历了从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逐渐分化为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社会规范。165、为什么说法律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答题要点:商品交换是平等自愿的交换,它需要通过法律确认主体的法律地位,以便交换能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换的实质是改变商品归属关系,它需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商品的所有权。商品交换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应由法律加以规定或认可的行业要求、标准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纠纷,这些纠纷需要通过法律规定的规则和程序加以解决。166、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答题要点:人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人治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的指引,而法治强调对事不对人,提倡一般性规则;人治推崇个人权威、维护专制体制;而法治弘扬民主,保障共和国体制。167、法治的优越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法治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一般可归纳为:依法决策优于一人决策,法不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而能作出公正的裁决;法治有监督体系,能有力地防止个人专断和腐败;法治能客观地反映和作用于市场经济;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168、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原则有哪些?答案要点:答:(1)以往的法学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唯心史观为基础。(2)以往的法学一般都以不同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而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或认可的,具有阶级性。(3)以往的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永恒存在的。而马克思主义法学则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169、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答案要点:答:基本涵义: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统一适用,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国家的义务。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歧视任何公民。在诉讼中,保证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170、为什么说“国不能无法而治”? 答案要点:法律是确认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法律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有效工具。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要的手段。171、社会主义法的特点有哪些?答案要点: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是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实施与人民自觉守法的统一。172、为什么说国家是法存在与发展的政治基础? 答案要点: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法律的实施必须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法的运行必须有国家机关体系的紧密配合和及时保障;国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或影响法的性质与形式。173、导致法律实效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要点:导致法律实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方面的因素;体制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法律本身的因素;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74、法律对科技的作用有哪些?答案要点:法对科技的发展具有组织和管理作用;法对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具有保证和促进作用;法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具有抵制和防范作用;法对国际科技合作具有推动和协调作用。175、法律的规范作用及其作用的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具体的规范作用如下:指引作用,它是对本人的行为加以指引。评价作用,它是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评价。教育作用,它是对一般人具有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它是对人们相互之间今后的行为具有的作用。强制作用,它是对违法者的行为采取的措施。保护作用,它是对合法权益的受害者给予保护。176、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两者存在的历史条件不同;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两者的历史命运发展趋势不同。177、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司法公正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178、法律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答:(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不是唯一的社会调整方法。(2)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有些社会生活领域,不适宜采用法律手段。(3)法律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有限性:1)法律具有主观意志性;2)法律具有概括性;3)法具有稳定性;4)法具有程序性。(4)实施法律受人员与物质条件的制约。179、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法律监督必须具备五个要素:法律监督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客体;法律监督的内容;法律监督的权力;法律监督的规则。180、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制定的主体和程序不同;实施的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稳定性程度不同。181、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答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故意或过失的行为;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六、论述题18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答案要点: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契约型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有序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183、试述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差异?答案要点: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是指资本主义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尽管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阶级本质、经济基础和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大于共同点,表现在: 1、立法权归属不同。大陆法系(前者)国家奉行立法机关才能立法的原则,不承认法院有创制法的作用;而英美法系(后者)国家规定法官有权创制判例法,议会制定法律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 2、法的渊源不同。前者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只是制定法;而后者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遵循先例是后者的一个重要原则。 3、法的分类不同。前者国家法的基本分法是公法与私法。 4、法典编纂不同。前者一般采用法典形式;而后者国家通常不倾向法典形式,制定法往往是单行法律、法规。 5、诉讼审理的方式不同。前者国家一般采用审讯制诉讼程序,法官必须严格依法作出判决;而后者国家采用对抗制,法官按照“遵循先例”原则,从以前的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 6、哲学倾向不同,前者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倾向;而后者体现经验主义的特点。 7、司法组织不同。前者国家一般都有司法部、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法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而后者国家的司法体系没有前者清楚。 8、在法律术语和概念上也有许多差别。 进入20世纪后,两大法系已相互靠拢,它们之间的差别已逐渐缩小,但某些历史上形成的不同传统还将长期地存在。 184、试述当代中国中央一级的法律解释体制。答:当代中国中央一级的法律解释体制仍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除地方政权机关解释外,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1、立法解释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包括对宪法和法律即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解释。立法解释在我国法律解释体制中占有主体地位。2、司法解释就是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审判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我国的审判解释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都没有对法律的审判解释权。检察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检察工作中具体运用法律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如果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则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3、行政解释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进行的解释,也就是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包括: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二是对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所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上述三种法律解释的类型都属于法定解释、正式解释的范围,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把这些解释作为法律依据对待。185、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答: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战略方针。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具体措施如下: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严密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的漏洞;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因素;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妥善安置他们,减少重新违法犯罪。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犯罪案件逐步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面貌改观,社会秩序良好。总之,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不仅依靠全民的力量,而且要调动全社会共同进行,才行之有效。法理学作业1、为什么说“国不能无法而治”?2、法律对科技的作用有哪些?3、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5、法律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6、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7、试述国家与法的关系。8、试述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差异?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