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皂素标准草案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31417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皂素标准草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皂素标准草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茶皂素标准草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粮食 行 业 标 准 皂素 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布 施 国家粮食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27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江南大学、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映山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起草人 :金青哲、常明、王兴国、叶小飞、耿荣、麻梅梅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茶皂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皂素产品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籽及其饼粕、油茶籽及其饼粕为原料,提取制备的具有强气泡力、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茶皂素,任何复配型产品的茶皂素并不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6368 表面活性剂 水溶液 的测定 电位法 7462 表面活性剂 发泡力的测定 改进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10360 油料饼粕 扦样 11275 表面活性剂 含水量的测定 15346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22237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皂素 皂素又名茶皂甙,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类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由配基、糖体和有机酸三部分组成的。 体茶皂素 用山茶科植物的种子或饼粕为原料提取制备的茶皂素,产品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细微粉末。 体茶皂素 用山茶科植物的种子或饼粕为原料提取制备的茶皂素,产品一般为棕色或棕褐色粘稠液体。 4 分类 茶皂素分为固体茶皂素和液体茶皂素两类。 5 质量要求 固体茶皂素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固体茶皂 素 的分级标准 项目 固体茶皂素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 观 浅黄色或浅褐色粉末固体 气 味 辛辣、对鼻腔粘膜有刺激性 茶皂素含量(干基) /% 75 60 50 水分 /% (20 ) 6 6 6 水不溶性杂质 /% 2.0 10%水溶液 ) 始泡沫体积 (40 )/160 150 150 5 分钟后泡沫 高度( 40 )/160 150 145 液体茶皂素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液体茶 皂素的分 级标准 项 目 液体茶皂素 一级 二级 外 观 粘稠状褐色或棕褐色液体 茶皂素含量( %) 40 20 ( 10% 水溶液) 始泡沫体积( 40) /150 150 5 分钟后泡沫高度( 40 )/150 150 固形物含量( %) 55 45 表面张力( mN/m) 40 40 6 检验方法 泽和气味检验 按 5492 规定执行。 素含量测定 按附录 A 规定执行。 分测定 按 11275 规定执行。 不溶性杂质 按附录 B 规定执行。 6.5 测定 按 6368 的规定执行。 始泡沫体积的测定 按 7462 的规定执行。 面张力的测定 按 22237 的规定执行,采用平板法。 形物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 C 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样方法 按 491 和 10360 规定执行。 验规则 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作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气味、滋味、色泽、状态、茶皂素含量、水分、起始发泡高度、 水不溶性杂质。 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第 2 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半年一次。在下列情况发生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订型鉴定; b) 原材料新产地变化时; c) 设备初次生产 或者停产 6 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 质量检验监督机构检 验产品质量时。 8 判定规则 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者,判为合格产品。 劣变、污染、有异气味,均判为不合格。 厂检验时,按 照 规定项目检验,任一项不符合要求,均判为不合格。 式检验时 ,第 2 章 要求规定的各项检验,任一项检验部合格,均判为不合格。 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检验,以复检结 果为准。 9 标签和标识 按照本标准要求,生产的所有产品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地址、注册商标、产品编号、质量指标、规格型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装 固体产品包装应符合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内采用塑料袋,外为塑料编织袋。液体产 品应包装在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塑料桶中,每一包装件应有合格证,标明批号和生产日期。 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曝晒、雨淋。运输时应有防雨和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造成产品污染的物品混合运输。 存 产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防潮、防霉变、防虫蛀,保质期 24 个月。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 _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茶皂素含量测定方法 理 : 茶皂素经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水不溶性的茶皂素配基,从配基量可求出茶皂素的含量。 器与试剂: 电热恒温干燥箱(可控制温度 105 2 )、分析天平( 电热恒温水浴锅、索氏脂肪抽提仪、真空泵、旋转蒸发仪、布氏漏斗、抽滤瓶、盐酸( =g/丙酮(分析纯) 作方法: 称取样品 1.5 g 于三角烧瓶中,加 10 馏水溶解,然后加 36%盐酸 12冷凝回流装置在100 下沸水浴中水解 2 h,冷却后,将沉淀抽滤洗涤至滤纸呈中性。接着,将沉淀与滤纸在 60 90电热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此滤纸与沉淀物用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抽提器中,用丙酮作溶剂在 70 80水浴上提取 56 h,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丙酮,接受瓶与提取物放入 105 2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 算方法: 式中: W 皂苷含量 ( %) ; 恒重后接受瓶与样品总重 ( g) ; 接受瓶质量 ( g) ; 样品重量 ( g) ; 1203 皂苷理论平均分子量 ; 592 茶皂素水解物理论平均分子量 。 A A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水不溶性杂质的测定方法 器与试剂 电烘箱、分析天平、烧杯和滤纸。 作方法 称取样品 10 g 置于 100 杯中,加入 50 离子水溶解,将样品转移到已恒重的滤纸上过滤。随后将滤纸上的滤渣用蒸馏水洗涤至无色,然后放入 105 烘箱,烘干至恒重,称量并记录。 算 水不溶 性杂质 含量( %) = 100% 1 式中: 恒重后的滤纸与滤渣的质量之和( g); 滤纸质量( g); 样品质量( g); X 样品的水分含量( %)。 注: 平行试验结果允许误差不得超过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 B B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样品在 (1052) 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后,残留物的质量 分数即为固形物含量。 器 玻璃干燥器, 240装变色硅胶;称量瓶, 5030盖;烘箱,可控制温度在( 1052)的范围内。 作方法 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约 1g 混匀后的试验样品(称准至 g ),对膏体样品要先加热溶解后再混匀,混匀后取样称量。将盛有试验份的称量瓶放人( 1052) 的烘箱中干燥至 恒 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0 盖称量(称准至 0. 001 g) 。 算 固形物含量以质量分数 W(S)表示,按 如下 公式计算。 10( ) ( % ) 100m 式中 : 残留固体物的质量 ( g); 试验份质量 ( g)。 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为测定结果。 精密度: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以大于 1的情况不超过 5为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