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323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政策“含金量”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发力点何在?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诸多新论断、新政策、新举措,传递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走向。十个“更加注重”指明新常态下“怎么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如果说上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和阐释“新常态”的话,那么这次会议的着力点则放在新常态下“怎么干”。“新常态是中国经济从量变到质变长期积累、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表明我国发展站上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表明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繁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说。正如会议所指出的,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抓紧做好工作,就能顺利过关。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城镇化、区域发展、生态环境、民生、资源配置、对外开放十个方面的“更加注重”,明确了新常态下工作的重点转向。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这十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递进,指向性鲜明,认识论和方法论兼具,政策性和针对性突出,为今后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展经济工作提供了遵循。”企业成本要六个“降”“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会议明确明年将通过六个“降”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各个链条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降低电力价格,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焕发企业活力是整个结构转型的基础,这次减税范围广、力度大,基本涉及全部政府调控范围,且切中时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举例说,增值税目前是第一大税种,如降低税率会带来较大的减负空间。提高财政赤字率强调“阶段性”明年宏观调控政策总基调将保持稳定,但针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些新提法值得关注。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并明确要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针对当前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又要着力改善供给侧两方面的任务看,财政政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是必要选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今年我国赤字率约2.3%。张斌说,我国进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阶段,适当提高赤字率,有助于保障民生支出,开拓减税空间,为企业降低成本。“当前提高赤字率仍有一定空间,但阶段性强调的是要把握力度,不会引发财政风险。”他说。张立群说,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宜过度扩张,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发挥稳增长的政策效应。房地产去库存以“通”代“限”“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就化解房地产库存,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最重要信号就是治标治本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同时发力,在稳定房地产市场过程中,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形成长期消费预期。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当前楼市高库存,一大症状就是结构性供需错位。供给侧管理就是要使房地产生产商提供更适销、对路、宜居的住房消费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会议还提出,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有专家分析说,这意味着过去采取的一些限购等临时性举措有望逐步取消,但这要看后续进一步动作。化解产能过剩要“闯关过坎”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中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经济增速放缓,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已有供给因为供大于求出现了过剩;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缺乏相应的供给难以被满足。专家认为,有效出清过剩产能是推进结构调整的核心。近期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工业价格持续回落,产能过剩是症结所在。一些行业的“僵尸企业”要得到有效妥善处置。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会议强调,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化解过剩产能要在化解存量和控制增量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挖掘传统产业升级潜力,并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市场出清;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增量,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社会政策发挥兜底作用,减少给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他说。扩大有效供给重在“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之一。会议明确,要通过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扩大有效供给。“目前我国的供给存在着重复和过剩的情况,下一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应着眼于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意义。”王军说。“创新”在扩大有效供给的众多措施中成为亮点。会议指出,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王军说,针对一些落后存量,不能简单关门破产,创新就可以通过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达到用增量来化解存量的效果。关键环节改革“齐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会议对多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明确提出方向和目标: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银行体系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提高统筹层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改革均突出了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将贯穿始终。”张立群说,国企改革为过剩产能调整、市场出清提供基本经济制度支持;财税、金融、银行等领域改革,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养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针对结构性改革推进可能带来的下岗、就业等问题,强调基本民生兜底。调动各方积极性积聚合力尽管新常态提出已近两年时间,但时至今日面对新常态,依然有一些人或等待观望,或无所适从。专家指出,会议之所以强调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目的是在全社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新常态下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说,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有越来越丰富的人力资本,关键是如何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将富矿变为新的生产力。”调动积极性,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会议谈改革政策,明确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谈防范风险,提出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中央在战略上已做好了顶层设计,给地方留有改革试验空间。各地只要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敢闯敢试,就能形成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良好态势。”张占斌说。(记者 张旭东、赵超、安蓓、何雨欣、王希、王立彬、于佳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攻坚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攻坚年专家:财税、金融等五大领域深层次问题仍待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结了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并作总结讲话。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会议明确了明年的五大工作重点。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第四,扩大有效供给。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改革在今年被以更多篇幅地提及,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三次以不同的方式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单兵突进,扩大总需求和推动供给侧改革要同时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徐洪才认为,供给侧改革归根结底是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改善现在的供给缺位、供给质量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徐洪才说,要调整供给结构,过剩的供给该淘汰就要淘汰,但同时还要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要稳投资。徐洪才表示,会议提出的“有效投资”是非常好的提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学会用有效投资来引导资源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弥补短板,优化经济结构,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醒说,明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是稳增长、防风险。“稳增长很正常,应该注意的是对防风险的强调。”苏剑说。苏剑认为,稳增长、防风险的具体手段是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用,采取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双扩张的政策组合。供给管理方面,通过减税等手段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通过改善薄弱环节来扩大有效供给,并设法消除部分过剩产能。需求管理方面,苏剑认为,政府主要政策有通过创造有效供给刺激消费;财政政策扩张,并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来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筹资;提高帮助农民在城镇买房来消除住房库存;通过取消对房屋所有权的过时限制来刺激住房需求;鼓励开发商降低房价来消除库存。“供给侧方面还要注意聚焦公共服务领域,例如现在市场上对科教文卫的需求巨大,但供给却远远不足。人们觉得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出国留学潮等都是这个问题的集中体现。”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持同样观点。同时,专家也提出了对未来一年经济面临的挑战的思考。徐洪才认为,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和管理职能的改革,在未来的一年仍然是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货币政策要为结构性改革服务,如何创造条件仍然需要思考。利率市场化也没有完成,央行要探索建立更为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此外,徐洪才表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也尚不完善。鲁政委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从成品油价格迟迟未放开能看出,国企改革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也是紧密相连的。而国企改革涉及的问题众多,从供给端来看,政府目前需要想办法解决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退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明年经济政策的重心放在了供给侧改革、降低企业负担、解决工业产能过剩上面,目的都是为了释放企业的有效供给潜能。在这个问题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因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这项改革做好了,很多僵尸企业也能活过来。”鲁政委说。(记者林远、方烨、赵晶)互联网让供给侧改革“脑洞大开”新华社杭州12月17日电(记者王政、张遥)千年乌镇,世界峰会,“智慧”体验几乎所有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嘉宾都对乌镇的“智慧”生存感到惊讶,扫一扫二维码借自行车、互联网医院的电子处方、移动支付买一双筷子古朴的小镇正提供给居民和游客不一样的“产品”。开业上线不久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吸引了许多互联网大咖参观,这个“口袋里的移动智慧医院”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与患者直接对接,“线上”问诊就能解决“线下”跑断腿的看病事宜。“一切都还在升级,通过线上对接,互联网医院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厚。”该医院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互联网正在与中国提出的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生“化学反应”。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完成近2万亿元人民币交易额。今年“双11”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平台的总成交额中,中国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区域的消费者达到50%,正在成为网络消费的新兴主力人群。“买买买”的背后,正在带动传统零售业、制造业、农业转型。电子商务平台拉动消费需求,倒逼供给侧改革创新,通过削减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生产端与需求端的连接,并催生出一套“2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淘宝网今年的一项重点项目是联手地方政府、产业协会以及质检机构发起的“中国质造”。一方面,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优质商品的需求日趋显现;另一方面,过去长期处于外向型经济之下的大量沿海制造企业,正在期待走出注重设计、品牌、产销对路的内销新路子。“过去人们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今天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在互联网上,中国是互联网上的国家。这一轮信息和技术革命,过去20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未来30年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结合,共同打造适应未来的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形成新型实体经济,这是巨大机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一根吸管,轻得不能再轻,也似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它如何能在互联网时代做出新花样?浙江义乌双童吸管有自己的探索。长长的吸管上方,有一颗粉红色的“心”,“心”的两边弧上各有一个小吸管,如同一对朝天小辫。心形腔体里装有水流止回和过滤装置,解决了传统情侣吸管必须两人同步饮用的尴尬,还能防止液体回流导致交叉感染。“通过互联网,我们不但能够便捷地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近了,这可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用、有品质的产品。”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说。互联网在供给侧起到的作用,正在让中国新近提出的“扩大有效供给”这一经济发展新措施找到坚实基础。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馆,一个展区的透明屏幕上滚动起一连串蓝色的数码,不到10秒钟,蓝图跃然纸上。蓝色数据汇聚成了一张中国地图,并将地图上的城市连线成网,一组组公路物流数据实时跳动。这是传化物流全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数据中心的实时公路物流数据。“我们正在为中国450万公里的公路网搭建一整套运营系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这将极大弥补当前物流供给端的“短板”。出席乌镇峰会的嘉宾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在生产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互联网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并非二选一12月11日,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两辆高速动车在进行装配工序。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要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并非不要政府的作用;意味着要把眼光放长远,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并非不管短期的发展;意味着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但并非短期宏观调控不重要。从中长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是一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热点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记者: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看,为什么要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佐军: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前者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后者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前者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后者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前者强调制度变革与完善,后者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从国际环境看,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西方国家去杠杆等因素,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出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不少年份在30%以上。2015年前10个月,出口增速为-2.5%。出口形势的低迷,使我们认识到出口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必须把目光更多地转向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内看,长期以来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遇到了瓶颈,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同时,受到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的约束,国内投资增长大不如从前。从消费看,受部分行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上有所放缓。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7%,2015年前10个月,增速仅为10.6%。总的来说,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中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必须更多地从供给侧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将供给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提升起来,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记者:怎么理解“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佐军:很多人认为,强调供给侧的改革,意味着不要需求侧管理,意味着对过去经济政策进行根本性的重大调整。这类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供过于求会导致产能过剩,供不应求会导致市场短缺,而供求均衡才是较理想的状态。供给和需求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说是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强调了要释放新消费,创造新供给,从而形成新动力。过去多年来,我们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要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并非不要政府的作用;意味着要把眼光放长远,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并非不管短期的发展;意味着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但并非短期宏观调控不重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学会掌握平衡,不能过度倚重供给侧而忽视需求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只能“二选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矛盾吗?李佐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中长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是一致的。但如果只考虑短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之间有不协调的一面。GDP的短期增长不可能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释放需要过程,有些改革还会对短期增长造成冲击。相比之下,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以直接通过政府投资、增加流动性等调控手段,使稳增长立竿见影。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抚平经济周期波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防范系统性风险。当然,如果过于强调需求管理,为了稳增长而稳增长,可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会有副作用和后遗症。这就需要权衡到底是要短期“看起来很美”的增长,还是要忍受阵痛,追求长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记者: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重大难题?李佐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商品或劳务供给,而是要解决好存量和增量问题。从存量角度看,目前有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一些附加值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必须加快调整;一些环境恶化的区域不能再硬着头皮搞发展,而要对其功能进行调整,把人从这些区域中迁移出来。从增量角度看,要加速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积极打造有发展活力、绿色低碳的区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明确,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些都是供给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限于此。供给侧改革应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包含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解决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特别是解决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就业率、素质和积极性提高的问题。二是要提高资金投入效率,优化投资结构,避免资金错误配置。三是要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激发企业家的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五是要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记者 林火灿)解困中国经济 供给侧改革将发力经济结构性改革系列述评之五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韩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表述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也释放出“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信号。如果将能够短期显效的需求侧改革比作“西药”,更重长远的供给侧改革则好比“中药”。“十三五”将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如何“中西医”结合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纾解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顽疾,事关中国经济的未来健康发展,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找准病根:是时候释放供给侧改革红利了曾经,红火的楼市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一大抓手,年到年的“黄金时期”,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约为。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调整,今年前十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降至,不排除进一步降到零的可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当前一些传统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些产业大都跟政府扶持的行业有关,如年以来基建投资很多,带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但也造成跟建筑、建材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如钢铁、铝、水泥、玻璃等行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说,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就要让其他产业发展起来,为其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把脉中国经济,关键要找准病根。经济下滑、投资减速、价格下跌、效益下滑当前中国经济受困的原因正是供给侧发生了问题,其中包括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下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本质就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问题。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十三五”需要解决长期性的供给体系完善和供给结构的优化问题。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当前已经到了必须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的时候了,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改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多释放改革红利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行稳致远。对症下药:供给侧改革须亮“实招”当前,继续通过需求侧管理刺激经济,空间已经有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至关重要。杨伟民说,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目标就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既要继续做大,也要提高发展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展的绿色化水平,提高发展机会、发展过程、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供给侧改革亮“实招”,必须对症下药。清理过剩产能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明年应特别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尤其针对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玻璃等上游板块产业,要进行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提出,应将房地产去库存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深化户籍改革的同时,政府可从开发商手中购买库存房屋,以补贴方式低价卖给农民工。“让城市新市民能安心住下来,本身就是供给侧改革之举,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针对如何破解“未富先贵”难题,白重恩提出,关键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除了深化国企改革激活微观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为企业“输血”外,关键是通过财税改革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尤其是降低企业社保缴费,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应该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整体发力,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施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破除梗阻:三大改革引领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对中国来说,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不能指望短期见效,但改革落实迫在眉睫,这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前景。一个重要信号是,结构性改革正成为全球共识。“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已列入明年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议题,而加强对改革承诺落实情况的评估和监督,更是各国关注重点。“在战略上要坚持持久战、持续的推进;在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谈到改革落实,杨伟民说,不能因为是长期任务,近期就不作为,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尤其是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三个群体的积极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重点强调,当前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等。“国企、财税和金融三大改革都是事关全局的重点改革。”白重恩说,当前尽管深水区的改革推进面临诸多挑战,但必须抓住关键点推出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如国企改革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界定,势必带来改革者的后顾之忧,也就不敢改革国有企业。对财税改革而言,无论是理清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财政体制改革,还是关系百姓利益的税制改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贾康说,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关键要敢于打破利益藩篱,必须敢于大胆破除一切阻碍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对于深化金融改革,姚余栋直言,尽管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依然健康,但防病防风险是改革的关键。他建议,一些银行的坏账要及早剥离处理,“僵尸”企业不能再续贷,要抓紧出清;对于一些非“僵尸”企业,鼓励探索债转优先股、高息银行贷款转成债券等方式激发经济活力。“攻坚克难的改革一定要做,不能拖着。”姚余栋说,改革攻坚就是要敢于承受短期阵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脱胎换骨的长远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