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2655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江西赣州模拟)读下列两图,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最主要原因是()A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并不重视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C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D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解析:选D。通过以上两幅图片的比较,结合南方的地理环境,可以得出主要原因为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故D项正确。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相当重视,故A项错误;“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并不能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故B项错误;翻车的运用和南方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2(2016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A人口数量较大B地域分布广泛C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D封建土地所有者解析:选C。人口数量大、地域分布广,是小农的特点,但与题干“影响统治”没有直接关系,故A、B项错误;因为小农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直接影响统治,故C项正确;小农不一定是封建土地所有者,封建土地制度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国家土地所有、自耕农土地所有,而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3(2016陕西渭南质检)左传昭公四年中载:恒公曰:“伍鄙(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A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B有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C所有制形式的变更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选C。A项属于“相地而衰征”的内容,故A项错误;“相地而衰征”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调动私田所有者的积极性,属于其影响,故B项错误;“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变更,故C项正确;私田同样征税,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属于其影响,故D项错误。4(2016西安模拟)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解析:选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国家加强对工商业控制,防止豪民并兼攫利,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表明桑弘羊主张工商官营,国家加强控制,以防止豪民并兼,故C项正确;关注民生依据不足,故D项错误。5(2016杭州质检)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解析:选C。由材料中的人数规模可知此时官营纺织业规模已经相当大,故C项正确;“坊市分离”发生在北宋,棉花广泛种植发生在明代,故A、B两项错误;D项内容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6(2016江西六校联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的古代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是当前挖掘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A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B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C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解析:选B。题中材料并未体现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故A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体现了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故C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只是表明政府对官窑的数量有要求,并未谈到质的要求,故D项错误。7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 255,户8 907 546,口46 019 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 312县,932 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解析:选D。扬州是隋朝时的经济中心,但不是政治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不出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数的对比,故B项错误;宋代经济重心才转移到江浙地区,这一过程在隋朝时还没有完成,用“转移到”不恰当,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扬州在全国范围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8(2016甘肃临洮模拟)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市民阶层的壮大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为最终完成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城市化主要原因并非经济重心南移,故A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不是题目中的商业发展表现的因,而是其果,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明清时期以丝织业为主的商业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9(2016太原模拟)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解析:选D。由材料内容可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浙西所产的米不足供应本地人吃,而根据所学知识,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就完成了转移(包括浙江),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体现了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接济,但不能体现出苏州是交通枢纽,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但体现不出开始,故C项错误;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粮食作物的种植减少,经济作物增加,故D项正确。10(2016江西鹰潭模拟)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朝代最高财政收入北宋100 000 000两白银南宋80 000 000两白银明代5 000 000两白银清代3 000 000两白银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解析:选D。明清时期虽然有战乱,但是与两宋时期相比,战乱已经明显减少,故A项错误;虽然历史上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但中国的经济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因此宋朝并不是中国经济的顶峰,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确实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始终是缓慢发展,并没有发展起来,其所占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是很低的,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由于采取了宽松的经济政策,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国家的财政收入较高,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对商业的抑制和打击,导致经济的衰落,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故D项正确。11(2016湖南永州高考模拟)“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朝贡贸易的弊端 B外贸无利可图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恶果解析:选D。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与“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有因果关系,故D项正确。12(2016四川资阳模拟)明宜宗实录中写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解析:选B。朝贡贸易一般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由官方主持,与材料“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的信息无法得出倭寇侵扰沿海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外贸税收管理,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6江苏无锡高三期末)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时间史料出处类别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记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四年遣使者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贷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地区事由贷放措施赈贷物康熙三年浙江海宁刮飓风、修海塘动款货币康熙五年广东旱灾动支通省积谷散赈谷物康熙十年淮扬民饥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粮米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材料二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10分)(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6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6分)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的表格“类别”中,可以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贷;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表格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信息可以归纳出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图表中史料信息与材料二中事由信息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先结合所学回答出观点,再从封建国家收入来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理由。第(3)问,可从“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中概括归纳。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答题时围绕农贷的用途、管理和民生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判断:不能。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4)理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对农贷的利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和还贷能力;国家农贷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对农贷的推行要有效监管;农贷实施要关注民生,不与民夺利。1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6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从交通条件、商业保障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从夜市与草市的发展、柜坊的出现等现象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从商业市镇的数量、密度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可从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等角度作答。第(4)问,从国家统一、政府政策、交通条件、利润刺激等角度概括即可。答案:(1)基本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