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585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泄气(xi)要塞(si)摧枯(k)拉朽(xi)B仲裁(zhng)翘首(qio)酷似(k s)锐不可当(dng)C悄然(qio)桅杆(wi)娴熟(xin)屏(bng)息敛声D镌刻(jun)挟持(xi)咆哮(po)殚(dn)精竭虑.2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去参加一场音乐会,。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期间,。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结来后,?恐怕也会留下一份小费。你去更衣室取你的外套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于是整个大厅里顿时掌声雷动,你也跟着鼓掌你不假思索,也仰头观看你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一只碟子里,虽然更衣室的费用是包含在票价里的,但你会怎么做在十字路口遇见一群人,他们一个个仰望天空当表演到一个精彩段落时ABCD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 雪中“数风流人物”是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D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小长假期间,大丰荷兰花海成为盐城及周边地区自驾游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B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C消防员下车伊始,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森林扑火工作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D“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南辕北辙,各自回家了。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威摄聆听张灯结彩名副其实B山岚荒涎龙盘虎踞留连忘返C招徕诀窍首曲一指韬光养晦D戏谑狡黠鸿篇巨制高瞻远瞩二、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举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选自大科技,有删改)6 .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7 . 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8 .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阅读叶子时期的梅(作者晨义),回答小题。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2007年第l2期)9 . 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梅”到“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10 . 文中第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长久:佳美:11 . 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12 . 文章结尾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管是“显露”还是“隐藏”,梅都不因人们的喜好而活着。B梅有它自在的生命本性,叶子和花都是梅的生命的自然形态。C长叶是为了开花,“隐藏”是为了“显露”,花是梅最重要的生命价值。D当开花时开花,当长叶时长叶,梅的生命过程都循着自己的轨迹运行。13 . (小题5)作者对“叶子时期的梅”的喜爱,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4 . 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段中的画线句。示例:第段画线句运用比喻和衬托,突出了腊梅凌寒独放的英勇不畏与灿烂辉煌。品析: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英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二)天台陈君庭学,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敢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倒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送天台陈庭学序(有删改)注释:都指挥司照磨:明代官职名耄:老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1)俟其欣悦(_) (2)烨然若神人(_)(3)越三年,以例自免归(_) (4)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_)16 . 翻译下列句子(1)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_)(2)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_)17 . 宋濂认为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有哪两种?请结合所选两个文段分析概括。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古曲有梅花落。18 . 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这两句诗的意思。19 . 根据要求答题。(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二句“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五、名著阅读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的_。(2)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描写螳螂的动作,体现了螳螂的_,表达了作者_之情。六、综合性学习21 .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加。(食品安全我留心)(1)请你给某班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011年6月8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发改委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同学健康我关注)(2)同学们在学校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李萍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她?(学校管理我参与)(3)同学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食堂卫生差、食品摆放混乱、蔬菜不新鲜等问题。请你就存在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七、命题作文22 . 以下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1)“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山川河岳让我们见识了地球的多姿多彩,花鸟虫鱼让我们知道了自然的包罗万象,风雨雷电让我们懂得了天气的千变万化这些自然万物一起组成了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 请选择其中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某种事物,自拟题目,自定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诗歌鉴赏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命题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