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储备大米储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30966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储备大米储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急储备大米储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急储备大米储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粮食 行 业 标 准 急储备大米储藏技术规程 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17 年 7 月 19 日) 布 施 国家 粮食局 发布 目 次 前 言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要求 .库大米要求 .本要求 .房建设要求 .装要求 .码要求 .湿度要求 .苏间要求 . 日常管理与技术措施 .藏环境温湿度控制 .情监测 . 应 急储藏品质控制 .急储藏品质要求 .急储藏质量控制 . 应急储备有害生物控制 . 害、虫害、防雀 .生物防治 .类防治 .类防治 . 出仓控制 .仓缓苏 .苏间缓苏 .录 A(资料性附录) 储粮危害真菌孢子计数法检测方法 .录 B(资料性附录) 包装大米出仓 缓苏工艺流程 .S/T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储备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阳、赵会义、贾然、费明怡 、陈慧、姚 剑 军、邓树华、吴树会、肖建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应急储备大米储 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米应急储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日常管理和应急控制。 本规程适用于应急储备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54 大米 715 粮食卫生标准 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5502 粮油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5503 粮油检验 碎米检验法 5510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15682 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设计要点(国粮办, 2012)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修订本, 201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应急储备大米 of 于调节社会大米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大米储备。 应急储备仓房 of 于储备应急成品粮油且能满足安全储粮基本功能要求的建筑物。 轮换周期 新储备粮油等量替换库存粮油的行为。 应急储备周期 of 急储备成品粮油从入库储藏到其品质达到一定变化,但不到不宜存 的储藏时间。 粮湿 堆内某点的湿度 。 缓苏 食干燥过程中从干燥段进入保温段,使颗粒内部温度与粮食颗粒内的湿度交换使其均匀的过程。 进出仓缓苏 of 为避免粮食在出入仓温差较大时产生结露现象 ,而 进行使 粮食 内部 温湿度 与 粮堆外部温 湿度交换使其均匀的过程 。 缓苏间 于进出仓缓苏的粮仓。 4 要求 库大米要求 合 354、 5502 中规定质量指 标、加工精度为二等及以上的大米进行应急储备。 含有害有毒物质超过 715 中规定的大米不准接收入仓。 同等级、不同水分、 不同品种 及不同生产年份大米,应分别储藏;凡是长期储藏的大米,水分应低于 米粮温相差 5 以上的不能同垛储藏。 本要求 备必要的成品粮储藏设施,严格控制入仓大米的质量和大米包装的完整性,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下降。 粮仓、货场在载粮前要彻底打扫。仓内要清除残留粮粒、灰杂,堵塞洞隙。如已感染害虫,要用药剂杀灭,清扫后才准装粮。不能隔潮的地 坪,在装粮前应铺垫隔潮物料。 证应急 大米储备安全,符合 29890 中 藏要求 。 房建设要求 急储备大米采用低温、准低温储藏方式,选用具有良好的防潮保温隔热的平房仓和楼房仓。仓房符合粮食仓房建设标准 和 0320 的建设 9 规定 ,满足大米防潮、防水、气密、隔热、通风、防止储粮有害生物危害等要求,且仓盖、墙体外表面应为浅色或用高反射率的材料。 房内安装空调系统、机械通风装置等控温系统、装置,并在高湿地区配有除湿装置。 房建设符合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设计要点的设计要求。 装要求 用耐磨损,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包装,符合 8946 要求,建议采用单面透气塑料编织袋包装,规格为 25编制袋包装,规格为 50 装袋上要明确标示大米生产日期、品种、净重和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且入库大米的生产日期应在入库日期前一个月以内。 码 要求 据不同包装规格采用不同堆码形式。 25装采用托盘多层堆码,单个托盘载荷 1 吨,托盘内大米堆高不超过 1m,堆码吨层数不超过 3 层,底部托盘离地 50装采用自然多层堆码 。 垛形式根据大米水分不同分为:实垛、通风垛。垛与垛之间 留通道,主通道宽度大于 通道宽度不小于 垛距离墙壁不小于 垛要堆码整齐、牢靠,不能歪斜,并避免围柱或靠墙码垛。 湿度要求 调节粮仓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 20 以下,湿度控制在 65%5%,并保证应急储备大米可安全度夏。 苏间要求 出仓缓苏应建立缓苏间,缓苏间应为小型平房仓或楼房仓,大小根据储存仓的大小配备,以储存仓的 10%宜。 紧靠储存仓建设,远离污染、危险源,避开低洼水患地区。应便于进出仓作业。结构应该符合 0320 的要求。 面应该平整、完好、坚固并设 有防潮层。内侧墙面应该完好、平整并设防潮层。墙体无裂缝,墙壁与仓底、相邻墙壁、地面结合处应严密无缝。 顶应完好,应有隔热层和防水层,应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吊顶。 顶和仓体外面应该为浅色或采用高反色率的材料。 窗、通风口要严密并隔热。门窗、孔洞处应设防虫线和防虫鼠雀板、网。 明灯具应符合 0320 的规定 。 5 日常管理与技术措施 藏环境温湿度控制 藏温度控制 a) 自然低温储藏 在秋冬气温下降季节,将粮堆倒散通风冷冻,在春夏气温上升季节,包围压盖、密闭粮堆保持 20以下。 b) 空调控温控湿储藏 根据仓房结构,安装相应功率的分体式空调机,使大米度夏期间仓温持续维持在 20以下。 c) 机械通风储藏 利用自然冷空气,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对大米粮堆进行强制通风,使大米粮温保持在 15或 15以下。 d) 谷物冷却机控温储藏 制冷通风时间,选择在高温季节,根据通风效果确定单次运行时间,使大米度夏期间仓温维持在 18左右。 藏湿度控制 采用春夏季循环干燥与秋冬季覆膜增湿相结合,将储藏仓的相对湿度控制在大米解吸 情监测 测内容:粮温粮湿、仓温仓湿和气温。 测周期:对检测内容 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数据采集, 4 月到 10 月每 7 天统计一次, 11 月到次年 3 月每 15 天统计一次。 测点的布置: a) 粮温粮湿应分区设点。每区不超过 100区中心和 4个角共 5个点作为检测点。粮堆在 2上下两层。上层、下层检测点分别设在距离粮面、底部 堆在 2测点设置于粮堆的中间。 b) 仓温仓湿点设置应在粮仓中央上方距离粮面 1离照明灯具或热源。 c) 气温检测点为距离粮仓最近的空旷地带,远离热源点。 6 应急储藏品质控制 急储藏品质要求 按照 490 规定要求,严格控制储藏 过程中大米品质的变化。按照 491 规定,定期取样检测,检测周期至少每月一次,检测指标应包括:水分、脂肪酸值、品尝评分、碎米、黄粒米等,检测方法参考 497、 510、 5682、 503、 496 等。 急储藏质量控制 不宜存指标:脂肪酸值 3500尝评分 60分。 7 应急储备有害生物控制 害 防治 要求做好空仓和器材的清洁卫生和杀虫处理。采用食品级惰性粉喷施于通道及包装袋表面,防止害虫的感染。 抽样检测到害虫时,将同批次大米进行气调处理,参照 29890 中成品粮储藏的大米储藏技术要点。 生物防治 采用 危害真菌 孢子计数法监控大米霉菌情况, 计数方法参照附录 A, 判别规则如表 1所示。 表 1 判别规则 级别 危害真菌孢子数(个 /g) 安全性评价 主要危害真菌 未检出 安全 未出现危害真菌生长 ( 105 临界 以灰绿曲霉生长为主 ( 106 危害 已出现发热真菌生长,如白曲霉等 07 严重危害 以发热真菌生长为主 对处于临界状态的大米,要及时采用拌合食品级防霉剂或直接轮换出库。 类防治 做好粮仓卫生,堵塞鼠类进入粮仓、粮堆的通道。采用诱捕或毒饵毒杀鼠类。毒杀灭鼠应采用经国家农药部门批准登记的杀鼠剂。毒杀时应有专人负责并设警戒标识和处理参与饵料。 类防治 采用防鸟网类防鸟措施,防止鸟类进入粮仓。不应采用毒药、枪杀的等方法防治鸟害 。 8 出仓控制 出仓前应检测粮堆温度和仓外相对湿度,计算大气露点温度, 不 结露 可直接出仓。 如结露,应进行出仓缓苏。缓苏工艺流程按附录 B。 仓缓苏 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加速缓苏,通风时,以仓内粮食表面不结露为原则。 苏间缓苏 根据缓苏时的粮温,预先 将缓苏间内的温度降至粮温对应的不结露的室内温度后,将低温成品粮移至缓苏间内进行缓苏。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储粮危害真菌孢子计数法检测方法 理 在储粮过程中真菌生长,将会伴有大量的真菌孢子产生,通过检测粮堆中储藏真菌孢子数的变化,可对储粮真菌生长(危害)情况进行判定。 剂和仪器 剂:去离子水。 菌 试管: 刻度。 菌 短颈玻璃漏斗 菌 量筒: 小刻度为 5 菌 滤布:空隙为 300目。 菌 胶头滴管: 20 无菌 血球计数板 . 玻片 平:感量为 时器:最 小计时单位为 数器 微镜: 10x100x 析步骤 样制备 取混合均匀样品,称取 10g,精确到 50用量筒加入 荡130140次 /荡后立即过滤,在玻璃漏斗中放入滤布过滤。 样 取盖玻片置于血球计数板计数区上,震荡 20次,迅速将胶头滴管插入试管底部,吹吸三次,去第四次样液沿盖玻片与血球计数板连接处滴入一滴。 数 点样后,将计数板静置 10s,置于显微镜置物台,观察孢子不移动即可开始计数。计数方法参照血球计数板计 数法。 图 球计数板 图 球计数板计数区 a 注:红色区域为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区 果计算和表示 算公式 每毫升清洗液中真菌孢子数计算公式( 41 10 . (式中: 25个中方格规格计数板内的真菌孢子总数,单位为个每毫升(个 / A 计数室中 25个中方格内真菌孢子总数,单位为个(个)。 样品中真菌孢子 数计算公式 ( : 10302 . (式中: 25个中方格规格计数板内的真菌孢子总数,单位为个每毫升(个 / 每克粮食样品中真菌孢子总数,单位为个每克(个 /g); 果表示 检测结果以两次计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 1位。判别规则如表 表 别规则 级别 危害真菌孢子数(个 /g) 安全性评 价 主要危害真菌 未检出 安全 未出现危害真菌生长 ( 105 临界 以灰绿曲霉生长为主 ( 106 危害 已出现发热真菌生长,如白曲霉等 07 严重危害 以发热真菌生长为主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包装大米出仓缓苏工艺流程 理 在包装大米出仓时,当包装大米粮温与环境温度出现较大温差时,则包装大米表面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结露现象,为避免包装大米出现品质裂变,应经过缓苏过程才可出仓,但为了加快缓苏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大气的露点温度,得出结露临界 点来进行分段快速缓苏。 气露点温度公式 不同温度条件下一定相对湿度大气的露点温度 下式计算 ( : . (式中: 大气 相对湿度, %; 大气 温度, 。 装大米出仓缓苏工艺流程图 图 装 大米 出仓 缓苏工艺流程图 0 参 考 文 献 1程树峰 ,唐芳 ,伍松陵 J2011,04:852吴子丹 M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