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30822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地方标准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任务来源 (一) 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 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 2016 年 第 六 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 (桂质监函 2016 324 号文) ,项目编号为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负责起草。 ( 二 ) 参与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三 ) 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及 职务或 职称 二 、 编制 标准意义 三叶青 (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其块根称为蛇附子。异名:有角乌蔹莓、石老鼠、石猴子、石抱子、搜夹风、三叶扁藤、丝研 制 人 员 姓名 职务 /职称 现从事 专 业 所 在单位 项 目 负责人 付金娥 副 研究员 药用植物育种栽培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韦树根 副研究员 药用植物遗传改良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黎颍菁 农艺师 药用植物栽培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办 公室 胡凤云 助理研究员 植物保护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白隆华 研究员 药用植物栽培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童婷婷 研究实习员 植物保护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杨沛奕 研究实习员 中药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1 线吊金钟、金丝吊葫芦、金线吊马铃薯等 1。三叶青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生于阴湿山坡、山沟或溪谷旁林下,以块根或全草人药,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具有 抗病毒、 抗癌抗肿瘤 2抗炎、镇痛与解热 4、保肝 5活血祛风之功效 ,且毒副作用小,是西药无法代替的“植物抗生素”。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抗癌及抗艾滋病毒、抗肿瘤 、血液病、心脑血管 等疾病。近年来,我国有多 个中药厂都在使用三叶青作原料生产中成药,如三叶青胶囊、三叶青冲剂、三叶青茶等 , 并且其需求量呈 日益增长趋势 ,加上毁坏性采收和无序管理,迫使 三叶青 野生资源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 其野生产量 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广西作为三叶青的主产地之一,是三叶青系列中成药的主要来源地。 韦树根等对广西三叶青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西三叶青的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 7。 由于三叶青生物学特性的特殊性,基本不产种子或产种极少,其种苗一般采用种署繁殖 、组织培养繁殖和 扦插繁殖;三叶青种署繁殖成本较高,且繁殖种苗 数量 有限; 组织培养繁殖是目前 报道最多的方法 8但该方法仅限于实验室,还未发现有大田种植的组培苗的报道;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已有报道,吉庆勇等 11研究发现,采用 2 1000 0 10天后统计 成活率 ,成活率可高达 99%,说明三叶青可以 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且该方法是目前三叶青种植行业 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 。三叶青扦插繁殖 技术 ,具有繁殖成活率高, 简便易行、 用时短 、环境污染较小等优点。 但 由于尚 无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范,生 产出的 扦插苗 质量 参差 不 齐 , 其 药材质量也不稳定。 因此 ,为了更好 指导三 叶青扦插繁殖 , 提高 其成活率 , 壮大 广西三叶青 种苗 产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必要对 三叶青 扦插 繁殖 技术作进一步研究,并对 扦插 繁殖技术 的 各个环节作出规范。 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中药材三叶青扦插 繁殖技术 规范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为提供 成活率高、操作性强 的 三叶青种苗繁殖技术 提供 技术 指导,对 三叶青 种质资源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 、 标准 编制 起草及研究 过程 (一) 标准前期工作 1、 前期 技术 研究工作。 2 广西 壮族 自治区 药用植物园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技研究计划课题“广西濒危珍稀中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重 2012116) 和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濒危珍稀中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 20133165)等 课题资助下 ,对三叶青 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评价及繁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收集了 10多份 三叶青 种质资源,建立了 1亩种质 资源 圃和 种苗繁育生产示范基地 5亩 , 筛选出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含量高、长势旺盛、结薯早、适合于广地地方发展的 1个优良种质类型。共发表了“ 微波消解 紫外分光光法测定三叶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12、 三叶青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13、 广西濒危珍稀中药材三叶青资源调查研究 7、药用植物三叶青研究进展 14等多篇文章,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项,分别为“一种 快速测定三叶青中硒含量的方法 ( 申请号为 已经进入二审状态 )和一种打破三叶青种子休眠的方法( 授权号为 前期研究项目 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本标准的制定 奠定 良好基础 。此外,本研究组还 开展 三叶青扦插繁育的品种选择、苗圃地准备、扦插、苗期管理、出圃、档案管理 的 关键技术研究,试 验结果为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 地方 标准 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实际应用验证资料。 2、标准编制前期工作。 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6年第 六 批广西地 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 (桂质监函 2016324号文)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付金娥 为主持人, 韦树根、 黎颍菁、韦荣昌、 白隆华、 胡凤云、童婷婷 为组员的标准编制小组,及时部署了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编制工作时间安排表。 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 三叶青扦插繁殖 技术 进行 系统总结,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 编制过程中,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同时 , 还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 (二)标准研究过程 1、前期研究发现,影响 扦插苗生产 因素有 插穗生长年限 、 扦插基质 和 生根粉的浓度 等。 插穗 成熟 程度高低对扦插苗生产影响较大 , 2生的带芽枝条作为插穗 ,生根率最高 , 生长势较强;用一定浓度的 根粉 1 号 进 3 行生根处理,有利于提高生根率;扦插苗的管护如光 照 强度 、水分等对扦插苗的存活率 均 有 较大影响 。 编制小组对 如 何提高 扦插苗 生根 率 、 存活 率 进行了多次的试验,解决了 生根率和 存活 率低 等技术难题。 2、标准编制项目下达后,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编制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 通过 多 种 渠道 对 业 内 专家 进行咨询 ,确保标准的可靠性。 3、编制小组根据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按照 标准编写格式规定 三叶青扦插繁殖 技术规程 广西地方标准 “征求 意见 稿 ”。 4、 编制小组 根据 专家 们 对本标准意见征求稿 所 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形成 三叶青扦插繁殖 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 “征求意 见稿 ”。 四 、 标准 编制原则 、 依据 1、 制定本标准目的是 规范和统一广西区内三叶青扦插苗的生产 , 以 提高 桑寄生种苗的质量,并促进其在广西的推广应用 2、 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 规定。 3、 本标准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系统 、适度、可行 , 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上切实可行, 内容与当前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 的实际和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 五 、 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三叶青扦插繁育的 品种选择、苗圃地准备、扦插、苗期管理、出圃、档案管理。 适用于 三叶青的扦插繁殖 。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文件包括: 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5 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16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17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18 4 532 无公害中药材 产地环境条件 19 ( 三 ) 主要技术内容 1、扦插品种来源 扦插品种为 三叶青 2、 产地环境 根据 无公害中药材 对 产地环境 条件 的 要求 ,规定产地环境应符合 532(无公害中药材 产地环境要求) 规定。 宜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3、扦插生产 技术 起草工作小组 在 上述前期几个项目 的 资助下,针对 三叶青 扦插 繁殖技术 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验证, 为确定 各项 主要技术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选择 1年生、 2年生、 3年生及多年生 健壮、无病虫害、茎粗不小于 0.2 藤 条 作为插穗。 将枝条剪成具 2个 3个 腋芽 、长 15 30 除叶片及叶柄。插穗上端剪为平口,下端于距芽体 4剪成斜形,切口斜形与芽体相背,要求截面 光 滑。 每 50段 藤 条整齐捆成一扎。 然后将藤条用清水处理后扦插于 壤 土中 , 深约 为整个插穗的 2/3,插后压紧,浇水保湿, 40指标 。不同年份插 穗对扦插枝生长的影响 见表 1。 表 1 不同年份插穗对扦插 苗 生长的影响 插穗 年份 扦穗株数/株 生根株数 /株 平均生根数 /条 平均根长 /均梢数 /条 平均梢长 /活率 /% 1 a 100 30 0 2 a 100 68 7 3 a 100 70 0 多年生 100 69 6 由表 1 可以看出, 23 年生插穗和多年生插穗扦插苗的生活率比较高, 1 年生插穗成活率比较低,仅有 30%。考虑到时间、劳力、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故选择以 23 年生藤条作为插穗。 ( 2)将插穗用 多菌灵溶液浸泡 20 行消毒。 ( 3)扦插基质选择。选择壤 土和河沙最为基质,筛选适合三叶青扦插繁殖的基质。结 果见表 2。 5 表 2 不同基质对三叶青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基质 扦穗株数/株 生根株数 /株 平均生根数 /条 平均根长 /均梢数 /条 平均梢长 /活率 /% 河沙 100 53 0 壤 土 100 72 9 ( 4) 将 23 年生 插穗基部用 不同浓度的 根粉 1 号 或 液 进行浸泡时间处理 ,浸泡液面高于切口 1 1.5 泡时间为 10s,扦插黄土中 。 试验结果表明 1 000 的 根粉 1 号 溶液的浸泡 10s 效果较佳。 结果见表 3和 表 4。 表 3 不同浓度 三叶青 扦插 苗 生长的影响 处理 () 扦穗株数 (株) 生根株数 (株) 平均生根数(条) 平均根长 ( 平均梢数 (条) 平均梢长 ( 成活率 ( %) 对照 100 70 0 200 100 75 5 400 100 79 9 600 100 85 5 800 100 94 3 1000 100 99 7 表 4 不同浓度 三叶青扦插 苗 生长的影响 处理 () 扦穗株数 (株) 生根株数 (株) 平均生根数(条) 平均根长 ( 平均梢数 (条) 平均梢长 ( 成活率 ( %) 对照 100 70 0 200 100 84 9 400 100 89 4 600 100 73 0 800 100 74 9 1000 100 63 6 由表 3 和表 4 可知, 从总体来说以 1 000 的 根粉 1 号溶液的浸泡 10s 效果较佳,三叶青扦插苗成活率可达 97% ( 5)扦插后控制温度 在 25 30, 湿度控制在 75%以上, 遮荫率在 70以上。 6 ( 6) 三叶青植株抗病性强,基本无病害。但如果扦插圃出现大面积积水,可 能 引发三叶青根腐病、霉菌病和叶斑病 20。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是由木贼镰孢病原引起,表现症状为三叶青植株根部发黑腐烂,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根腐病措施:发病初期可以使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溶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喷洒。 霉菌病。 在潮湿的环境中,由于三叶青生长过于旺盛或者种植密度过大, 容易造成三叶青间不通风,叶片下表面 容易出现白色菌丝团,严重时导致三叶青成片死亡。防治霉菌病措施: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并用 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 600 1000 倍液喷洒叶片。连续喷洒 3 次。 叶斑病 。 初期三叶青叶片表面 产生圆形或不规则深褐色病斑 , 病斑不断扩大严重时导致全株叶片枯死 。 防治叶斑病措施 : 用 65代森锌 500 600 倍液或1:1:150 波尔多液防治。 4、出圃 、 包装和运输 一般为 出圃 时间为育苗 2 个 3 月后, 最 佳 时间为 次年 3 月 4 月 。出圃前一天傍晚苗床需浇透水,起苗时,人工将苗轻轻拔起,尽量挑健壮的苗,剪去过长根系统,并注意防晒保湿。 出圃时需在明显处挂标签,注明品种名称、级别、数量、出圃日期,如一车同时装运两个品种,应按品种先后装车,并做出明显区别标志。填写标签时应该用不脱色的记号笔填写。 若长途运输,要采用 湿 布 覆盖,用沾泥浆、吸湿剂等措施确保根部不失水,并需符合 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16的要求。 5、 档案 记录 档案 是 生产单位 在 三叶青 扦插 扦插繁殖 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 生产单位 实施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 的依据和凭证,是 药材 质量溯源的重要文件。 因此, 需 对品种选择、苗圃地准备、扦插、苗期管理、出圃、档案管理 等各生产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生产档案。 六 、与现行法律 法规和标准关系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 ,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7 七 、 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综合 三叶青 生产企业的实际要求制定,标准必须具有法律依据及可操作性。 八 、 参考文献 1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962钟良瑞,魏克民 . 三叶青黄酮对肺癌 胞生长抑制与 路关系的研究 2014,30(1):1013 李华美,浦锦宝,郑军献等 . 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 对小鼠 J2012,19(3):2294 黄真,毛庆秋,魏佳平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国新药杂志, 2005,14(7):8615杨雄志,巫军 J2009,25(4):2946杨雄志 J2008,8(2):887 韦树根 ,董青松 ,韦莹等 J. 北方园艺, 2011, 21 :1628钟毓倩 浙江中医杂志 ,2007, 42(6): 363 9钱丽华 . 三叶青的离体快速繁殖 2008,44(1):12110邵骏骅,邵卫平,刘永立 . 三叶青高效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2015,43( 35): 20811 吉庆勇,程文亮 ,华金渭 ,丁朝洪 . 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1,25(2): 1212 付金娥 ,韦树根 ,冀晓雯,等 . 微波消解 南方农业科学 , 2015,46( 2) :30513 付金娥 ,韦树根 ,谷筱玉 ,等 光谱实验室 , 2012, 29( 6) :33958 14 付金娥 . 药用植物三叶青研究进展 . 大众科技 ,2014,16( 183): 12215 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S 16 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S 17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S 18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S 19 532 无公害中药材 产地环境条件 S 20 程良绥 J2014(14):1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