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28709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气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气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大气环境,1,大气环境,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常见的天气系统,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三节,2,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 大气的组成,(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3,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水 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作用,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干 洁 空 气,O3,N2,O2,CO2,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一),4,一、大气的垂直结构层次和特征,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大气层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气温随着海拔高度逐渐下降,0.6/100米;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于高空飞行,气压低,密度小;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分布,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5,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1718千米,1012千米,89千米,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平流层顶到2-3千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1.对流运动显著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1.平流运动为主 2.天气晴朗,80500千米高空,大气高度电离,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天气现象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此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6,思考: 1.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7,思考,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为多少?,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即0.6 /100米,2、假如我们在泰山脚下测得某时气温为15,我们知道泰山的高度为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呢?,3、联系第一单元内容,为什么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薄?,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所以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4、对于同一地区,在夏季和冬季其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差异?,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5、“为什么说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存在上升运动; 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6,8,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9,(1)太阳辐射光谱0.15-4.0微米,思考: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10,辐射能力J/(cm.min.um),波长,(um),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0.76,0.4,0.4-0.76,43%,50%,7%,可见光,太阳辐射随波长的变化示意图,11,思考: 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通过哪几种方式进行呢?,12,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氧原子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选择性,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1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 的大气成分:,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无选择性(强弱),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思考:夏季酷暑难熬时,你最期待什么样的天气出现?为什么?,可见光中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波长越长越不易被散射,14,蓝色天空,思考: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15,朝 霞,为什么朝霞和晚霞呈红色?,16,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O3 吸收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 云多,反射强。,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日落后及在没有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能看清物体,都是因为散射的缘故。,思考,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哪些具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无选择性,选择性,17,氧原子、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选择性,小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8,(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1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9,大气 反射、散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可见光),20,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吸收 、 反射、 散射等削弱 作用,21,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对流层的逆辐射的存在,保温效应,你能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吗? 为什么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动动脑:,总结:,22,选择吸收,太阳辐射吸收,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辐射吸收,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23,三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下垫面因素: (3)其他因素。,思考:为什么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为什么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4,很亮,较暗,直 射,斜 射,光热集中,光热分散,纬度因素即太阳高度对辐射的影响,25,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大气上界,地 球,26,太 阳 辐 射,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下垫面因素,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2935,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新雪 冰 海洋 海洋,20,2232,1015,26,14,8495,50,7(平均),2(赤道),27,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以外,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别的因素会影响吗?,其他因素:,(1)天气晴朗辐射强,(3) 地势高大气稀薄辐射强,(2)大气透明度尘埃杂质少辐射强,28,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得到的太阳辐射强。,纬度位置:,下垫面状况:,气象因素:,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反射率最大。,降水量越多,年日照时数越少,得到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反之则反。大气透明度、地势,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29,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白天多云,反射作用强,太阳辐射被大量削弱。 夜间多云,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地面保温,3、为什么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南极大陆内部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除与其高纬度、高海拔等因素外,极冰的强反射也是形成其低温的重要原因。,30,4.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因为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散射。,5、在晚秋至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1,32,7、晴朗与阴天比较,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阴天。原因: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8、要想夜晚气温较高,则白天和 晚上的天气应各怎样?,白天为晴天,晚上为多云天气。,33,青藏高原的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10、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11、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34,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思考:大气的保温作用与玻璃温室效应有何异同?,35,太 阳,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 面,大 气,宇宙 空间,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总结:,36,玻 璃 温 室 效 应,思考: 为什么玻璃温室会有保温效应?,37,太 阳 辐 射,地 面 辐 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38,39,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1,40,减少气温日较差: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 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达到15,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提高晚上气温,降低白天气温,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