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10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姓名_专业_年级_一、 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 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 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 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 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 )A、 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 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 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 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 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 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19、肝着的病机是( )A、 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 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二、 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脉弦而滑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 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 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茵陈四逆汤 D、茵陈蒿汤 E、栀子大黄汤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 B、干姜 C、赤石脂 D、马通汁 E、附子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黄芪三、 填空题(1分*20=20分)1、 夫肝之病,补用_,助用_,益用_调之。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_。3、 邪在于络,_;邪在于经,_;邪入于腑,_;邪入于脏,_,_。4、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_,极虚亦为_。5、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_主之。6、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_,当与_。7、 积者,_,_;聚者,_,发作有时,_,为可治。8、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_,_主之。四、 判断题(1分*10=10分)1、 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 )2、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可用百合地黄汤。 ( )3、 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无脓,不热者为有脓。 ( )4、 大半夏汤的组成是:半夏、人参、甘草、白蜜。 ( )5、 通利二便是治疗呃逆的一个原则。 ( )6、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说明治呕可因势利导。 ( )7、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中“心气不足”应理解为心气不足,失于固摄。( )8、 黄疸病中论述的以女劳发黄为主。 ( )9、 防己茯苓汤的组成是:防己、茯苓、白术、黄芪、桂枝。 ( )10、 寒疝属于疝气中的一种。 ( )五、 简答题(5分*4=20分)1、 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2、 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如何鉴别?3、 肺痿如何辨证治疗?4、 如何理解治疗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六、 病案分析题(10分*2=20分。中医诊断1分,证型1分,辨证分析2分,治法1分,方名1分,药物及剂量4分。)1、 患者李某某,男,30岁。症见:发热已有五六日,胸脘胀闷,食欲不佳,神疲乏力,小便赤。T:37.6,双侧巩膜呈现中度黄染,腹部柔软,无压痛,脾脏未扪到,肝脾约一横指。舌红苔白腻,脉濡数。2、 张某某,女,55岁。患者自觉恶寒发热,腹痛便脓血,一日夜二十余次,粪检:白细胞(),红细胞()。患者形瘦神疲,闭目懒言,腹时隐痛,食后即泻,完谷不化,脉细微弦,舌苔白腻。金匮要略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B 6、C 7、D 8、B 9、D 10、C11、C 12、C 13、D 14、C 15、D 16、C 17、C 18、D 19、D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D、E 3、A、B、C 4、A、B、D 5、A、C、D三、填空题1、酸 焦苦 甘味之药。2、柔痉。3、肌肤不仁;即重不胜;昏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涎。4、劳;劳。5、栝楼薤白半夏汤。6、寒;温药。7、脏病也;终不移;腑病也;辗转痛移。8、水逆;五苓散。四、判断题1、2、3、4、5、6、7、8、9、10、五、简答题治疗外湿应当发汗,但发汗的要旨是“微微发汗”,使风湿俱去。若兼有内湿而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应当利小便。湿性濡滞,非阳不化,故发汗、利小便的同时,应顾护阳气,同时不可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2、证型病机症状治法主方风湿历节风寒湿痹阻日久,渐次化热伤阴诸肢节疼痛,身体瘦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温经散寒,利湿祛风,清热养阴桂枝芍药知母汤寒湿历节寒湿痹阻关节剧痛,痛处不移,不可屈伸温经散寒,利湿乌头汤3、为津伤阴虚,内热薰肺,气逆而咳,肺气痿弱;其主症为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虚。虚热肺痿治疗采用麦门冬汤润肺养胃,并清虚火,虚寒肺痿的病机为上焦阳虚,肺中虚冷,气不布津,临床表现为频吐涎沫,不渴不咳,遗尿或小便频数,头眩,治疗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4、 痰饮病形成,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失却调节排泄水液的功能,体内游溢之精气不能化生气血,遇阴寒凝集而成。饮为阴邪,遇阴寒而聚,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水湿的运行依赖阳气的推动,所以,治疗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达凑理,通调水道,使饮邪自除。“和之”指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寓调和人体的阳气,实为治本之法。六、病案分析题中医诊断:黄疸证型:阳黄(湿重于热)辨证分析:湿热困遏脾胃,胆液不循常道外现。湿重于热。治法:利湿清热退黄方药:茵陈五苓散绵茵陈30g 桂枝3g 茯苓9g 猪苓9g 生茅术9g 泽泻12g1、 中医诊断:痢疾证型:虚寒下利辨证分析:脾肾不足,中气大伤,湿浊之邪留恋。治法:温涩固下,和养胃气方药:桃花汤加味赤石脂25g 干 姜5g 粳 米20g 炒苡仁20g川黄连5g 广木香6g 罂粟壳9g 肥大枣5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