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交流(周红五).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92245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9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沟通交流(周红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长沟通交流(周红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长沟通交流(周红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理论与技巧,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红五杭州市文三路140号310012,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基础,帮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指导、引导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协调、平衡对孩子的基本认识;商洽、处理对孩子的有关处分;,与家长沟通交流时的矛盾,对孩子的情绪或表现各自认识角度不同;家长对孩子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相信;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自信;孩子对家长或班主任都没有说出事实;家长或班主任都只看到了事实的一部分;,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差异的原因1,每个老师只能来自一个家庭;每个学生都来自具有特点和不同经历的家庭;每个小家庭后面还有两个大家族;50个学生就来自50个家庭,就来自几十种不同特点的家庭;父母教育观念的不一致,造成孩子情绪和行为表现的多重性;,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差异的原因2,每个老师只能来自一种家庭;每个老师只有一种人生经历;每个老师只受过自己父母的教育;每个老师只有自己的一个孩子(或两个);每个老师只有自己的现实年龄;,自我觉察训练,1、当你的某种个性与家长沟通交往发生冲突时,你通常运用什么方式来平衡?2、在你与家长的沟通交往中,通常有什么事情无法沟通?3、在你身上,家长最喜欢的特质有哪些?最不喜欢的有哪些?4、对鼓励学生、家长与你和谐沟通交往,你做过哪些事情?,决定孩子社会行为表现的因素,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母亲孕期情绪;因素三:出生过程;因素四:幼儿期的养育模式;因素五:儿童期家庭人际交往模式;因素六:少年期的伙伴交往模式;因素七: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模式;因素八:学龄期的师生交往模式;,人际交往模式特殊的家庭,离婚家庭闹离婚的家庭父母分居的家庭寄养的家庭领养的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爆发户”家庭“新贵”家庭残疾人家庭下岗职工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犯罪家庭非婚生家庭,沟通分析理论与技术(TA),伯尼人格理论人格自我三态P心态家长心态:A心态成年人心态:C心态儿童心态:四种对待自我与他人的方式: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TA技术的基本模块: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是TA技术的独特的交流理论。沟通分析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内部世界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并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沟通自身的模式。具体的沟通交流技术有:亲善、同理、在场、安抚巨眼沟通、互补沟通等。,同理(Empathy),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和体验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能有效地将这些感知和体验传递给对方,使对方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同理心的三个条件,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3、让对方了解你能设身处地的了解对方;,案例讨论,案例一:事情观察了解沟通交流分析评估案例二:事情观察了解沟通交流分析评估案例三:事情观察了解沟通交流分析评估,谢谢!,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文三路140号31001205718807793013003643845共享空间:悠然走天下电子信箱:hongwu51,典型案例一:,清早,某家庭的父母来找我。父亲头上裹着纱布,母亲额头上贴着胶布。情况是,孩子A(男,16岁,重点高中学生)大清早在上学离开家前,用开水瓶里的开水洒向还睡在床上的父母。直接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孩子有些发烧感冒,父亲(大学教授,46岁)劝孩子吃一些药,孩子坚决不吃,交谈中发生争吵。父亲认为“我是对你好”,孩子认为“一点点病用不着吃药,我的事情不要你来管”。结果,父亲动怒,用台灯打在孩子的额头上。母亲(幼儿园教师,40岁)不管如何劝说,双反都不理她。最后孩子没有说任何话,关上门就睡觉了。清早起来,就发生了本案开始的情况。求助的主要问题是:孩子是不是有狂躁症?我们要不要送孩子去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孩子来后的基本反应是“我恨死了我的父亲!”,典型案例二:,某家庭的母亲(医院眼科护士长,42岁)坚决要求和我见面谈孩子B(女,初中学生,15岁)的问题,而不愿意在电话里回答我询问的任何问题。她约我在饭店里见面,先是她一个人来和我谈。在交谈一段时间后,她才打电话叫孩子的父亲(国家机关干部,47岁)带孩子过来一起谈。求助的主要问题是: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上没有任何上进心?为什么和她说什么她都不理睬?孩子的反应是“你们根本不理解我!”,典型案例三:,某家庭的父母带着孩子专程从外地赶到杭州来找我,求助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孩子在家从来不主动开口讲话,孩子C(男,小学5年级,11岁)是否有心理疾病?在来杭州之前,母亲(个体服装店经营者,35岁)曾多次打电话介绍孩子的情况,并坚持要求面谈。在面谈过程中,母亲始终在不停地说话,而父亲(公司职员,32岁)和孩子坐在旁边几乎没有说一句话。,对案例一的观察了解:,父亲由于是大学教授并在国外留学过,因此认为母亲总是迁就孩子,感觉自己的看法都是正确的,总是处在“家长状态”。母亲是幼儿园教师,从小自己带孩子长大,因此认为丈夫不了解孩子,比较多地袒护孩子,因此也总是处在“家长状态”。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表现不错,但比较贪玩。父亲出国回来后总是挨父亲的打骂,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出现叛逆情绪,因此总是希望进入“成年人状态”。从家庭人际交往模式来看,属于父亲和母亲之间界线不清;母亲和孩子之间界线不清;母子和父亲之间界线比较清晰。,对案例二的观察和了解:,由于母亲是多年从事眼科护理工作,所以其职业特点更发展了她个性特点中的仔细、谨慎和不放心等。因此,在面谈开始后的所有过程中,她始终是处在“家长状态”,对孩子的所有表现都不满意,始终要控制谈话的主动权。父亲是管党务的国家机关干部,为人随和,说话通常含而不露,对孩子的表现总是表现出宽容,对母亲的做法一般不置可否,所以通常处在“成年人状态”。孩子在父母面前基本不说话,但是在触及她个人的一些问题时,她会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辩驳,比如对父母说:“你们又不懂的!”比较多的处于“儿童状态”。这个家庭人际交往模式似乎存在着三者之间界线都不清晰的问题。,对案例三的观察和了解:,从父母的叙述中得知:他们的孩子是在先怀孕后结婚的情况下诞生的,因此在整个怀孕阶段,母亲一直处在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下。家庭人际交往模式基本清楚,三者之间的交往界线都比较清楚。家庭日常生活中以母亲为主,由于丈夫年龄小于妻子,妻子经济收入高,夫妻之间的交往属于“姐弟型”交往;母亲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始终处在“家长状态”;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交往通常都处在“儿童状态”。,对案例一的沟通交流:,对父亲:你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很严格。但孩子把开水洒在你们头上的行为是不是和你从小就打骂他存在一定的关系呐?对母亲:你很爱你的孩子,孩子父亲出国时你一个人带孩子真是不容易。但你那时对孩子的宠爱是不是也会造成孩子现在的任性行为?对孩子:你肯定不想伤害自己的父母。但你在实在熬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就没有其它方法了吗?你看看还有什么比较合适的方式?,对案例二的沟通交流:,对母亲:你这样严格要求孩子完全是为了孩子能更好。但是,请你先说出孩子现有的十个优点,好吗?对父亲:你对孩子十分宽容是为了平衡孩子和母亲之间的紧张关系。你对孩子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对孩子:父母和你们这一代之间是有很大的代沟哦,他们有时很难理解你们。你能说说你对父母的理解吗?,对案例三的沟通交流:,对母亲:看得出,你为了这个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在,你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先不说话,让父亲和孩子先说说他们自己的想法?对父亲:你在家庭里一定是说得少,做得多。现在,请你说说你对孩子的看法和要求,好吗?对孩子:我想你一定是一个挺懂事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现在你能说说你对母亲的看法吗?,对案例一的分析与评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交往关系处于僵局。冲突的内在原因是父子之间缺少“亲密”,父亲的处事方式始终是“家长状态”,因而是造成“好心不得好报”的直接原因。僵局的解决方法:“挑战”父亲对自我行为的反思;激发孩子对自我行为的“意识”;调整和发展母亲的“自发性”。,对案例二的分析与评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往关系处于僵局。冲突的内在原因是母亲对孩子的“自主性”缺乏认识和鼓励,母亲在对孩子的关系中始终处在“家长状态”,在家庭教育上对其丈夫的关系也是处在“家长状态”。僵局的解决方法:“面质”母亲的对孩子的看法;激发孩子的对父母的“亲密”;调整父亲对解决家庭关系僵局的“自主性”。,对案例三的分析与评估,母亲和孩子/父亲之间的关系处于僵局。冲突的内在原因是长期的“家庭剧本”中“女人当家”所引发的,母亲始终处在“家长状态“,父亲和孩子都缺失了在家庭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自主性”。僵局的解决方法:“中断”(timeout)母亲的一段时间的说话权,给孩子和父亲空间和时间,激发他们各自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