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251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生成课程 2校本课程 3课程管理 4课程领导5课程行政 6课程标准 7学科课程 8经验课程9综合课程 10表现性目标 11生成性目标 12普遍性目标13STS课程 14课程内容 15常模参照评价 16教学大纲17课程实施 18国家课程 19地方课程 20学校课程21课程评价 22诊断性评价 23形成性评价 24总结性评价25教学策略 26教学方法 27讲授法 28讨论法29演示法 30教学目标 31教学手段 32师生关系33教学艺术 34隐性课程 35显性课程 36教学模式37学制 38班级授课制 39教学管理 40成长记录袋二、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 。 V+fk4L ySp#gd8q 据考,“课程”一词在汉语言文献中的最早显露是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的注疏。 lY WL= F 2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关系的观点可归纳为分离说、 、 、 等几种基本观点。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 为本,以 为重点。4我国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也属于一种_综合课程。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形成了一个从抽象、宏观到具体、微观的目标网络。该网络包括了下列三个维度的目标: 、 、 。61956年 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7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教育目的论之中。8普遍性目标具有的特点是 。9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 、 、 。10“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先由 和 于1973年在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11课程开发是指使 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12国家课程具有 ,学校必须遵照执行,教师是课程政策的执行者,国家对课程实现目标管理、控制。13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是 。14国家课程开发在 有优势,地方课程开发在 有优势,那么校本课程的优势则表现为 。15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 。16完整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 。17课程组织的基本准则,应该包括: 、 、 三个方面。 是指让确定的各种课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反复出现,不断予以重复,以使学习者反复学习。 是指每一后续学习的课程内容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内容基础之上,但课程内容中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是指课程要素的横向的联系或水平的组织,即在各种课程要素间寻求内在的联系,建立适当的关联,由此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18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分 、 、 、 。四种类型。19学习者取向的课程组织包括: 、 、持久生活情境取向的课程组织。20从文件规定的课程到实施的过程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2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 、 的特征。221946年,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在其(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强调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关系,正式提出了“行动研究”的概念、功能和操作模式。2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 、 。24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25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26课程评价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 提出。27美国 的拼字测验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评价。28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 、 、 。29学生的评价最传统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30考查包括 、 、 。31人们对教学过程本质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 、 、 的统一。32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如下功能: 、 、 、 。教学过程有如下的特点: 、 、 。33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 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 、 、 上的组合形式。34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是: 、 、 。35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设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进行学习的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艺术是指 的艺术,而狭义的教学艺术是 艺术。36教学艺术具有如下特征: 、 、 、 。37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 、融合课程和 、三种形态。38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是 、 、 。39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 、 、 、 。40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我国的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孔子也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思想;41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了 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 4!5D. nHCD_ 42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c e )LKT 4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 44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 出版的课程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m )I#RNa ,uhO7RT 博比特与查特斯作为20世纪初期课程科学化运动的代表,他们的课程理论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科学取向。45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是 。!3fo!?) 1949年他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PZQ m 46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47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 和 原则。48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 因素和 因素。49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 ,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 和理论思维。50导向功能、 功能、决策功能和 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51Rq6=78 c, hwf_5 德国教育家 !3fo!?)建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严整的教学论体系,他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念;把兴趣概念引入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以培养“多方面兴趣”为任务,并确立了教学的“形式阶段”;在兴趣理论基础上确立了教养内容体系,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将教养内容体系纳入教学论研究之中,克服了既有教学论的主观主义、心理主义、方法主义的缺陷。 *T!y+7eYm NAj?p= bZCA,1* 52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有着浓厚的 、 、 特色,后人把他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FtPI-1N *RDeA 53杜威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他创造性地确立了 、 、 、 四个教育哲学命题,强调以“学生”、“经验”、“做中学”为中心,其思想被称为现代教学论流派。 s=o=Wp yWKITi 54 最大的贡献在于使教学研究及实际教学从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和教师这“三中心”转到儿童身上,儿童成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际活动的中心。 ln.6Xm-%Z r.I%B% 55 的学习科学与教学艺术提出的六项设计原则确立了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础。 -r7mRCC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的学习结果。 (wKg8KI 19?W,S 56R*5laW o C$pNW 3Ys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大致时间是从1977年“文革”结束到1985年)、 (大致时间是从1985年到1999年)、 (20世纪末、21世纪初)。 HOoAz0AC )BrLp S 57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 ;(2) ;(3) 。 PouVqrq 58T57PbnU D)=&!3WRk %qLIEt bzD=1wa 课程标准的框架:(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59 3Ir+&%l v 4T9v 7QNVB x7BMG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1) ;(2) ;YH:QO|- 60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在 ,开发主体是 、 以及 、 等,主要开发活动是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并评价课程。 5(d|wZYu=0 7 C)JZ l $qS3x_nY 61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 、 、 。SY*8- f|$Mj= (z i T62 古德莱德将课程区分五个层次: 、 、 BLlMH 5!l3DX 、 、 。6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 。FX+,Ww Q?cx| 64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 、 。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H_q+. 07 cb_1 AFQ()导课的要求:导课要有 、 、 、 、简洁性。 9/dLK O7H:ovH ) #e/an9l|bqCD a7bs*Oq +BhCo%k; 71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有: 、 、 。在当前,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 Ha |RJzfh ; fol*21H:H.U O 72行动研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于1946年创立的。 gT.Zpvl .mI)lE 73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 、 、 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7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 、 、 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75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 、 、 视听媒体, 综合媒体 。76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 传播者 、 、 。77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 、 三种类型.78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 年级 的学习,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79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 教师的教法、 、 。80 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的 学生自学 为主,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zLg%;F2j三、不定项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 ) 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学派 C蔡斯 D凯洛夫3(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5(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6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7 “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 哲学流派的影响?( ) 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8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A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卢梭出版爱弥尔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10以下哪个不是本次课改在目标方面新增加的纬度?A、 情感态度 B、过程方法 C、基础知识 D、价值观1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12“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 )组织课程内容。A、 序列 B、横向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 )次大的课程改革。A、 B、 C、 D、14( )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A 、布鲁姆B、布鲁纳C、杜威D、赫尔巴特15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 )A 、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B、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C、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16( )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A、 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17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世纪,( )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A 、泰勒B、布鲁纳C、杜威D斯宾塞18 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A连续性 B顺序性C整合性 D螺旋性19课程标准的作用:( )。A. 指导教材编写B. 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指导教师组织教学C.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课程本身D. 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结果20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 )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21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更佳。( )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22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A:认知 B:情感态度 C:动作技能 D:意识23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从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出现( )不同的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24确立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 )。A:学生 B:社会 C:学科 D:教师25我国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包括以下( )几部分。A:前言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26课程开发的结果主要是基本政策,包括课程宗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指导原则等。这属于( )课程开发 A宏观层次 B中观层次 C微观层次27_的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 )A社会改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 进步主义 D 结构主义28依据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基本取向的差异,可分为三类教学设计的模式:A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B人本主义教学设计模式C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D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29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用_取代了教学大纲。( )A教学计划 B教材纲要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30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 A 校内的课程资源 B 校外的课程资源 C信息化课程资源 D 知识性课程资源31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 )为基础(本位)开发课程。 A 校长 B 学校 C 教师 D 学生32校本课程开发是以( )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 教育研究者 B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C 校长 D 教师和学生33( )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 A 教师 B 课程专家 C 学生 D 家长34关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不包括知识、技能等。 B 只有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而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则不需要课程资源。 C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D 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没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35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通常包括( )A 分析情况 B 制定目标 C 建立方案 D 理解并实施 E评价及修订36一般来说,学校课程可分为( )A 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 B 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 C 社区及家长研制的课程 D 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37 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和( )最早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菲吕马克 B麦克米伦 C塞勒 D托马斯38属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 )A理想课程 B文件课程 C实施课程 D活动课程 E经验课程39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 )A大教学小课程 B大课程小教学 C课程、教学相对独立D课程与教学互为反馈 E课程统御教学40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 () A学制 B课程传统 C课程理论 D课程自身的辨证否定规律41当前的课程管理体现出_等趋势。( )A 民主化 B 规范化 C 弹性化 D 整合化42地方课程( )A 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B 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C 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D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43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 )A 赫尔巴特 B 乔伊斯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44我国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现场教学 B 班级授课C 分组教学 D 个别教学45单科复教指的是复式教学的哪种具体形式( )A 同室双级异科 B 同室双级同科C 分室双级异科 D 同室一级同科46班级上课的特殊组织是( )A 班内小组教 B 全班上课C 复式教学 D 个别教学47“按单元进行学习,各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配以小步子的自学教材;每个单元结束后,经测验诊断,接着学习新的单元;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那种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A 道尔顿制 B 文纳特卡制C 特朗普制 D 开放课堂48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统一固定的上课时间。指的是哪种教学组织形式( )A 开放课堂 B 特朗普制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49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的包括( )A 特朗普制 B 道尔顿制C 分组教学制 D 文纳特卡制50下列属于教学辅助形式的是( )A 班级授课 B 个别辅导C 复式教学 D 现场教学51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A连续性 B顺序性C整合性 D螺旋性52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单一学科课程组织B相关学科课程组织C融合课程组织D广域课程组织53分组教学组织可分为外部分组型和内部分组型,外部分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跨学科能力分组 B学科能力分组C选修课分组 D综合学校多轨分组54以下不属于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的是( )A 、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目的55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A 、做实验B、教学参观C、看书 D、到自然界观察56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57在实践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主要有:( )A观察 B撰写研究日志C三角分析 D个案研究报告58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 )。加涅 布鲁纳 巴班斯基 赫尔巴特59以下教学方法中,属于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是_。()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参观法6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选修课 :必修课6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地方:学校:国家、地方、学校62( )是课程改革的统帅,认清它,对于我们把握课程改革是很重要的。:课程改革手段:课程改革途径: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评价63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在( )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变革。:知识经济: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全球化6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5提出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杜威 C、布鲁纳 D、艾斯纳66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认为( )是评价的主体。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教师和学生6720世纪初期,现代课程界较为崇尚的课程评价方式是( )。A、质性评价 B、回应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过程性评价68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档案袋评价成为了质性评价的方式之一,在档案袋评价中,学生档案袋的创造者是(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家长 69( )是指事件的形成过程之中、在事件进行和实施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做出评判的阶段性评价。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70( )是以评价课程的整体为对象,以确定该课程的价值、效果、需要为宗旨,以选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71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B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C 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D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72“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的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指的是哪种教学模式?( )A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C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D 程序教学模式73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指的是那种教学模式?( )A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C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D 程序教学模式74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 )A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B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C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D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75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属于那种教学模式( )A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B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C 程序教学模式D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76苏格拉底式教学法通常指的是下列那种教学方法(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研究法77有关教学模式正确的说法是( )A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抽象化。B 教学模式最早是由乔伊斯和韦而等人提出的。C 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的特点。D 个别教学经验经过概括、整理、系统化为教学模式可能被进一步提高到教学理论层次。78下列属于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实践模式是( )A 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B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C 八字教学模式D 六课型单元教学 79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80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主体 B资源C脚手架 D意义建构四、简答题:1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何在? 2简述教学过程六个阶段的划分。 3如何理解教学模式的作用? 4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简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6现代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的一般原则?7教学手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8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义?9现代化教学手段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0现代化手段的特点是什么?11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12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是什么?13如何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14如何对教学设计展开评价?15简述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16如何理解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17分析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18简述文化传统、社会制约课程与教学的纬度。19简述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20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性。21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22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23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24抛锚式教学由哪几个基本的环节组成?25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26课程设计中如何处理“社会、学生、学科”三大关系?27如何选择课程内容?28简述教学组织的历史发展阶段。29如何看待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30什么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31如何看待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32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33教学过程的功能与特点。34简述教学过程的阶段。 35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如何?36试评价课程实施的不同观点?37课程行动研究有何现实意义?38课程行动研究的理念?39简述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40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五、论述1 试论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论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并谈一谈自己的观点。3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4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5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矛盾,结合实际请说明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6试评价课程实施的不同观点?7课程改革的动因为何?8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结构。9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并比较、分析三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10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1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2什么是实践性教学法?13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14你是如何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15有人说,“讲授法已经过时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16举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策略。17根据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18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新课程实施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19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20运用教学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六、实例分析(说明)1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2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3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4下面是杰斯帕问题解决系列教学案例介绍:杰斯帕问题解决系列共包括12段以光盘为载体的杰斯帕历险经历(见下表)。这12段历险经历分属四个内容类别:复杂的旅行计划的制定、统计学与商业策划、几何、代数,每个内容类别包括三段历险经历,每三个历险经历在难度上从左到右递增。所有12段历险经历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所以,每段经历都能有若干解决方案。杰斯帕问题解决系列类别12段历险经历复杂的旅行计划的制定雪松河之旅玻恩牧场的营救任务争取选票统计学与商业策划巨大轰动跨越断层一个重要设想几何成功蓝图直角大圆圈比赛代数聪明地工作科米的赛车将军的失踪以下是12段杰斯帕历险经历中第一段“雪松河之旅”的简介。雪松河之旅学生们遇到杰斯帕时,他正在看报,并从报上了解到有一艘旧船出售。他决定去看一看船。于是,学生们跟着他来到雪松河码头。杰斯帕买下了这艘船,但他发现船上的灯不亮,他试着驾驶这艘船,并看见船上有一个小小的、临时性的煤油罐。故事结束时,学生面临的挑战是他们能否帮助杰斯帕在太阳落山前驾驶这艘旧船回家。录相中包括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为了得到答案,学生必须利用他们有关速率、时间和距离的知识去计算船返航的速度、距离以及煤气消耗率等。该问题情境适用于五年级和五年级以上的学生。 以上教学案例的设计采用的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哪一种教学模式?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5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6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