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讲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53183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0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硕士研究生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硕士研究生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的:哈佛大学六位教授和两位本科生联合起草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有四大目标:一、培养全球性的公民;二、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三、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四、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在哈佛人看来,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而不是成为一个什么专家,掌握什么具体的谋生技能。,第一、大学教育既要专,更要博。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深度知识,而是让他们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教育的核心是传授道德和价值观念。理性和信仰,道德生活都是直接讨论价值观念的。文化传统与变迁等领域,也与此相关。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一种核心价值系统和道德规范作为粘合剂。第三、要尊文史、热爱祖国。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如何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有可能才成为一个专家。这也是大学和社会对学生的最大责任。这种责任,必须通过文史类教育才能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一)企业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的观点;(卢现祥)德姆塞茨团队生产的观点;威廉姆森的交易合约的观点;委托代理的观点:米恩斯1932年在现代企业与私人财产中提出了提出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开创从激励角度研究企业之先河.1976詹森和麦克林的经典论文企业伦理: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将公司治理研究带入一个新阶段。弗里曼(80)布莱尔(90)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1、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2、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然而,采用这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在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时几乎寸步难行,也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3、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二)财务理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三)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麦克莱兰三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组织中的个体将一系列的投入或贡献与产出或诱因相比较,看是否公平),第一部分财务分析指标(绩效评价)体系的历史回顾第二部分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报表第三部分财务报表项目的分析第四部分案例,第一部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历史回顾一、会计制度改革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二、会计制度改革后的评价指标体系三、评价主体的影响,一、会计制度改革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二个阶段(一)实物量考核阶段1949-1978年,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基本没有经营自主权,其所需的资金和各种生产要素由政府无偿拨付,所生产的产品、规格、数量由政府计划决定,产品和劳务由政府统一调拨和销售,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利润全部上缴,亏损全部核销。在此情况下,国家只能采用产品产量、产品质量、节约降耗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以是否完成计划任务作为评价标准。,(二)产值和利润考核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经济管理者和经济理论界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的问题。为促进企业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提高经济效益,1977年国家计委发布了工业企业8项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考核办法,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流动资金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按照“用权利还效率”这个法则,对国有企业开始实施放权让利式改革,逐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初步拥有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国家对企业经营的考核逐步过渡到以产值和上缴利税为主要内容。1984年利改税改变了企业利税上缴办法,但企业上缴税收和上缴利润仍然是企业必须完成的计划指标,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定期公布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实施细则。1、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计划情况、3、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4、主要工业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降低率、5、工业产品优质品率、6、万元产值消耗能源和降低率7、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人及增长率、,8、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增长率、9、工业企业上缴利润和增长率、10、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11、工业企业销售收人利润率和增长率、12、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和加速率、13、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和降低率、1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15、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增长率、16、工业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人员和降低率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依据,同时规定从中选择10项指标进行考核。,优点:淡化了总产值,避免了单纯追求某一项指标的片面性。缺点:一是没有将考核指标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区分,只是简单的计分而已;二是没有客观地反映各企业当前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只是简单地进行历史对比,导致“鞭打快牛”的现象,越是基础差越是得高分,20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制被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一般做法是,为企业规定一定的利润承包指标,任务完成后,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并允许企业工资总额、福利与效益挂钩。到1988年底,9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实行了承包制。但实行承包制后并没有解决国家作为所有者在充分信息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进行全面考核的问题,反而出现了企业经营者利用经营自主权不断侵犯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这一时期所采取的单纯以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考核内容的考核方法,客观上又导致了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企业为完成业绩(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不惜将大量损失和挂账长期趴在账上,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比例连年上升,经营亏损逐年扩大,这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包袱越背越重、不同程度地陷人经营困境的重要原因。,理论上各大专院校开设的课程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其指标体系为:1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指标2反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指标3反映经营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指标4反映人力、物质资源和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5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技术特点的技术经济指标利用效果的指标,例如生产成果指标产品产量、品种、质量销售成果指标产品销售数量、销售收人等财务成果指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例如,反映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物质消耗指标,工作小时、单位产品工时等劳动消耗指标,综合反映人力、物力、财务消耗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耗费指标。,流动资产银行借款固定资产流动基金专项资产固定基金,例如,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例如,机械工业生产中的铸件成品率、钢材利用率等。,二、会计制度改革后的评价指标体系,93年实行新会计制度以后,企业财务评价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93年财政部颁布工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1、资产负责率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4、应收账款周转率5、存货周转率6、资本利润率7、销售利税率8、成本费用利润率,第一阶段:,两年后,财政部又颁布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共有十大指标:,1、销售利润率2、总资产报酬率3、资本收益率4、资本保值增值率5、资产负债率6、流动比率(包括速动比率)7、应收账款周转率8、存货周转率9、社会贡献率10、社会积累率(注:红色为新增),第二阶段,20分,12分,8分,10分,10分,10分,5分,5分,12分,8分,1、销售利润率分子(利润总额)与分母(产品销售净收入)不相配比,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2、资本收益率的子项与母项不对等,母项的内涵模糊不清。该指标的计算旨在考核“企业应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其分子为“净利润”,而“净利润”不仅仅是由实收资本创造的,分母为“实收资本”,而“实收资本”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额,当由于分期投入资本或资本变更等原因导致“实收资本”变化时,现行制度没有明确实收资本是用期末余额,还是用平均余额。,3、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设计不够科学,内涵不清,外延不明。设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意图在于考核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应该是指企业以期初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经过考核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后,至期末实现净利润的能力。根据现行公式“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计算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只有在所有者权益没有因为追加或抽回投资、接受捐赠、资产评估等而发生的情况下,才符合设计该指标的初衷。当所有者权益发生上述变化时,该公式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4、应收账款周转率其母项内涵模糊,外延也不明确。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疑问有二:其一是应收账款用提取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还是用实际占有额?无论是从出版的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著作中,还是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看,该指标都没有统一标准,有的按应收账款净额计算,有的则按实际占用额计算。其二是应收账款为什么不包括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也是企业由于赊销产品引起的,与应收账款具有相同的性质。,5、资产负债率没有规范其在合并报表中的计算内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有“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在“负债合计”之后,“股东权益”之前,既不属于母公司的负债,也不由母公司的股东所拥有。如果将其作为负债并和分子中计算,则人为地夸大了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如果将其作为权益并入分母中计算,则人为地夸大了企业集团的净资产,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如果将其舍弃,不予计算,则显然“资产”就不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了,违背了基本的会计恒等式。,6、社会积累的内容重复,含义不清。从考核的目的看社会积累率子项全部包含在社会贡献率的子项中,仅用社会贡献率已能达到考核的目的,社会积累率显得多余。从计算的内容看,以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作为企业对社会的积累。如果从企业范围出发,则提供的社会积累不仅仅只是“上交国家财政总额”部分;如果从国家财政出发,则企业“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并没有完全形成社会积累,混淆了社会积累的概念。,规范和改进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基本设想针对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将“资本利润率”改为“净资产收益率”,删去“社会积累率”,增加“利息保障倍数”,仍保持10大指标,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具体内容如下:,1、销售利润率,指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营业净收入的比率。用营业利润代替利润总额,营业净收入则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这样处理理由有三:(1)统一了该项指标中子项与母项的口径,消除了非营业利润对该指标的影响;(2)更为直观、准确地反映了利润与销售之间的关系,便于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3)符合多方位经营的发展趋势,2、净资产收益率,即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加权平均净资产余额之比。,式中:加权平均净资产余额=期初净资产余额+平均资本增加数-平均资本减少数,3、资本保值增值率。,4、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在无须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的企业中:,其理由在于:(1)确立了“少数股东权益”既不属于集团公司负债也不属于集团公司权益的性质;(2)保持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式等式的成立。需要说明的是,不能完全依据计算的资产负债率来评价集团公司的偿债能力,它要与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联系起来才能评价集团公司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5、应收账项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的产品销售净额与平均应收账项之比。即:,6、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每期获得的纯益与支付的利息费用之比,用来衡量企业负债经营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式中“非常损益项目”,是指偶尔发生的对损益发生影响的会计事项。计算该指标的重要作用在于有效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评价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如果经营期间出现了非常事项,不论是减少利润还是增加利润,都会对利息保障倍数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果和长期偿债能力。如果非常项目减少了净利润,如自然灾害的损失,就会使计算的利息保障倍数缩小,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没有足够的盈利来支付债务的利息;如果非常项目增加了利润;如新股申购过程中无效申购资金的利息收入,就会使计算的利息保障倍数增加,这同样不能说明企业就有足够的盈利来支付债务的利息。因为,企业在新股发行年度要对债务还本付息,而在发行新股以后年度同样要对债务还本付息。因此,对于这些非常损失项目要予以扣除。,第三阶段:,财政部1996年、1997年、1998年又组织专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际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研究了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营企业经营效绩评价方法,于1999年又颁布了一套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其评价体系由32项指标构成,其中,基本指标8项,修正指标16项,评议指标8项,评价内容划分为4个部分:,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如下:,2002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评价工作反映的实际问题,对1999年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形成了8项评价指标,12项修正指标,8项评议指标共28项指标的新评价体系。,第四阶段,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此细则是对1999年财政部等四级委联合发布的国有资本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修订。修订后的评价指标、指标权数与修订前的相比有三大变化:(1)评价基本指标权数发生了变化(2)修正指标数量、内容发生了变化(3)评议指标内容、权数发生了变化这三大变化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而做出的有益改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反映了丰富深刻的内涵。笔者试通过修订前后指标、权数的对比,对这些变化进行解读,以揭示其深刻的含义。,(一)基本指标权数变化:突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表1修订前后的评价内容、基本指标及权数,(二)修正指标数量与内容的变化:增强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协调性,修正指标数量和权数的这种变化,至少反映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由会计盈余的数量分析到“量”“质”并举,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只有一项评价偿债能力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且权数仅为4。修订后增加了一项评价财务效益状况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并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的权数增加到10,从而使现金流量指标增加了一倍,权数由原来的4扩大到18。众所周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能恰当地展示企业效益状况。但盈余是否最终实现,必须视其是否形成现金流量为标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盈余,易于操纵。震惊中外的数起会计造假事件,无不是虚增利润所致。而现金流量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难以造假。以现金流量来修正会计盈余,能充分证明会计盈余的现实性。,第二,从对过去单一的业绩评价发展到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分析并举。修订后指标观念上的突破是新增了“技术投入比率”。多少年以来,在无形资产和以创新为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收入世界500强的几家大公司。其投入比率也不到2%,远远不及世界500强中其他企业5-10%的平均水平。而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没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作支撑的竞争肯定是不可能坚持长久的。谁能投资未来。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关键是没有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技术陈旧、管理落后又是较低技术投入的必然结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国家忽视这方面的考核评价,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新增“技术投入比率”就能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引导企业面向未来,抢占技术和管理上的制高点。,(三)评议指标内容、权数变化:体现时代的要求修订前后评议指标及权数变化,评议指标名称、权数的变化不是个别文字、数字的变化,而是含义的深刻变革。如:1.原来的“领导班子基本素质”改为“经营者基本素质”。“领导班子”带有很浓厚的行政色彩,而“经营者”则体现了非政府职能的含义,企业由经营者负责经营,不是由国家干部来领导。随着评价制度的逐步规范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企业投资结构的日益多元化,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将如何同社会审计、资产评估一样,逐步由政府部门操作过渡到由政府委托评价和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评价。,2.“长期发展能力预测”改为“发展创新能力”。二者名称虽有些相似,但内容大相径庭。前者是对其他七项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指标评价结果依赖于其他七项指标的评价结果,指标的独立性差;而后者有自己独立的评价内容,主要考察企业在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人类社会已迈入21世纪,企业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经济”将逐步取代“工业经济”。“新经济”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保持的关键。企业如果不努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大型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和资金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增加技术储备,保持发展后劲。,3.原来的“企业经营发展策略”改为“经营发展战略”。策略与战略虽一字之差,但意义有很大不同。战略指政党、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全局性的方针任务,策略指为实现战备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战略和策略的反映全局和局部、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辩证关系,战略更带有全局性,超前性。经营发展战略强调有充足的项目和产品储备。因此战略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应对新经济环境的要求。,4.“行业或区域影响力”改为“综合社会贡献”。“行业或区域影响力”主要考查企业销售收入或资产在行业或区域的排名,从考查内容来看,“行业或区域影响力”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来说的,带有针计划经济色彩,而且评价结果受企业规模大小影响,规模小的企业,即使效益好,其对行业或区域的影响力弱,因此不适应用于评价任何所有制、任何规模的企业。“综合社会贡献”则主要考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按时足额交纳职工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费,保护环境,坚守商业信用等方面的情况,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评价范围可以涵括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不同规模的企业。,(四)结论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和权数设置更加合理、科学。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评价发展能力状况的修正指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与基本指标“销售(营业)增长率”、修正指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与基本“资本积累率”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会减弱修正指标的修正功能。再如“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用作评价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有些不妥。因为一个盈利高的企业由于资金充足,可能较少增加留存收益,而一个盈利低的企业为了追求发展,可能较多的增加留存收益,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因此,“资本保值增值率”更适于用来评价企业发展,而不适用于评价财务效益状况。另外,我国效绩评价工作已实施多年,行业规范已有了初步基础,可以适当加大评议指标的权重。效绩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评价指标应与时俱进进行修订。综观修订后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企业的发展、创新和社会贡献,进一步淡化了行政色彩,涵括了商业诚信、社会保障(职工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等较为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其适应性也由国有企业扩大到任何所有制、任何类型企业,较以前的指标体系有了很大的改进,更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三、评价主体的影响所谓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就是指财务报表的分析者。谁又是财务报表的分析者呢?为什么要分析财务报表呢?财务报表的分析者,首先应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你出于何种目的使用财务报表,便需要站在该立场上来分析财务报表。,根据简单的行为逻辑理论动机产生行为,可以知道,只有评价主体有了评价动机时才会产生评价行为。因此绩效评价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谁有评价动机的问题,也就是谁是绩效评价的主体。我国的报表分析主体:(1)债权人(2)税务局(3)投资者(国有资产管理公司)(4)企业的管理者综观绩效评价主体的历史轨迹,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过程中。那么,它又是如何演进?遵循什么逻辑演进?其演进对绩效评价有何影响?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又如何呢?,(一)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我们将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一元评价主体时期2、二元评价主体时期3、多元评价主体时期,1、一元评价主体时期绩效评价的思想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但现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则是随着企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在早期的业主制和合伙制的古典企业中,企业的显著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自觉地、辛勤地管理着企业。但此时生产过程和工艺简单、销售链条短、生产销售环节少,投资者只需采取一些简单的产出指标,如每码成本、每吨公里成本、每吨铁轧所耗焦炭,销售毛利等就能凭经验对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王化成、刘俊勇2004)。这种经验管理阶段的绩效评价,唯一的评价主体就是投资者,评价的目的也只是满足自己生产管理的需要。,2、二元评价主体时期19世纪40年代公司制企业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古典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转变。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股份制的不断完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大部分投资者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把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了职业经理。由此而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问题,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希望设计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来奖惩代理人(经营者),以诱导代理人为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奋斗。但代理人的行为(努力程度)是不可观察的,委托人只能通过对绩效的评价来度量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从而更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代理的人行为选择。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单靠先进的技术已不足以取得绝对优势,除了增加主权资本之外,还要向银行大举借入资金。而银行家面对众多的,数额巨大的资金需求者,深深感到,单纯象过去那样以企业个人信誉或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估测作为贷款的依据,必然会身陷泥潭,血本无归。因此,作为资金委托方的债权人往往要求作为资金代理方的债务人提供相应的会计报表,以报表数据体现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作为是否放贷的依据。建立在这种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绩效评价是委托人为了达到与代理人激励相容的目的而测定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并将这种努力程度变为定量计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在20世纪80年代前,这种基于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的财务评价几乎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3、多元评价主体时期无论是一元评价主体还是二元评价主体遵循的都是资本逻辑,更准确地说是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逻辑.,按照这种逻辑,绩效评价也是为提供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的投资者服务。直到20世纪80年后代这种状况才出现了变化,企业理论中出现了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公司不单纯是为资本所有者谋利益,而是要为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内部经营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谋利益。这种理论的实质是承认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来源,因而都有评价企业绩效的要求。按照这种逻辑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扩展到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Clarkson,1995)。,与前两者比较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具特征:,1、层次性2、信息的非对称性3、利益的冲突性,纵观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绩效评价主体的界定与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理论以及管理理论密切相关,但这只是外在表现的影响。其演进的内在逻辑,是企业核心资产所有者的变化过程。在古典企业时期,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来源是物质资产,因而投入物质资产的所有者最关心企业绩效。后来债权人成为重要的物质资产的投入者,也开始关心企业的绩效。而现代企业的物质资产已逐步失去其独一无二的光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任何一种要素。核心资产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按照他们的谈判能力共同影响企业价值,从而产生了多元评价主体。,(二)评价主体演进对绩效评价的影响评价主体演进对绩效评价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绩效评价作用的影响,在单一评价主体时期,它是作为生产管理的工具;在二元评价主体时期,它是一种激励约束手段;而在多元评价主体时期,则是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其二是对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影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表):,不同时期各评价要素的比较,1、评价范围:单一评价主体时期,评价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生产管理的需要,但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投资者自己进行的,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评价只是对生产成果进行事后衡量,目的主要是寻找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在二元评价主体时期,对企业评价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债权人和不参与管理的投资者,由于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就必然要求评价从事后结果评价深入到事中经营过程的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管理控制资料等。在多元评价主体时期,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别参入到企业价值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侧重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绩效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企业作出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范围应是企业整体价值创造的全部过程。,2、评价目标:在投资者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当然的选择。当时企业理论与管理学理论都还处在萌芽阶段,人们朴素地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的越多。但利润指标的缺陷是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易导致决策的短期行为,因而逐渐被股东财富最大化取代。该观点认为,股东不仅要追求目前财富最大化,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只有在财富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考虑财富的扩大。也就是说,首先得保证负债的顺利偿还,能生存,股东财富最大化才能得以实现,这也就考虑了债权人的评价目标。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的长期价值有赖于员工的知识与能力,企业与投资者、客户、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成了企业评价的目标。,3、评价指标:在单一评价主体时期,由于产品和业务较为简单,采用简单的财务指标,如利润(当时最主要的指标)就足以满足需要,各指标之间也相互独立,尚未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意识的提高,这种简单孤立地使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绩效已不能满足资本家最大限度攫取利润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净资产利润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体系。净资产利润率综合考虑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评价要求,明显带有二元评价的特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已日趋完善,但它不能也无法涵盖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单纯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非财务指标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由于非财务指标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更能反映企业价值形成过程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信息,因而是多元评价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绩效评价已发展到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的有机结合。,3、典型方法:单一评价主体时期,人们对企业的认识还处于幼稚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方法,只是简单的比较来评价企业。在二元评价主体时期,最能体现其评价特征的评价方法是杜邦分析法,它以净资产利润率为核心,将若干个用以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综合起来说明净资产利润率的变动。在多元评价主体时期,满足多元化评价主体共同需要的绩效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虽然各评价主体在提高企业价值这一点上有共同需要,但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不同,要建立能满足全部绩效评价目的的方法似乎不大可能,必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平衡记分法(BSC)比较适合经理人员进行内部管理,经济增加值法(EVA)和修正的经济增加法(REVA)则更适合于小股东等外部的绩效评价。这些评价方法不同于原来评价方法的是,它们同时考虑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平衡记分法将投资者、顾客、员工三方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满足相关利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们也认为多元评价主体的绩效评价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适于多元评价主体使用的企业绩效评价平台体系和适合不同评价主体的专门体系(沈亦灵2001)。,(三)绩效评价主体的未来发展趋势1、评价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和社会化。2、知识资本所有者将成为最重要的评价主体。3、评价主体对评价方法选择将更趋科学性和人性化。4、评价主体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将更具有综合性。,第二部分企业活动与财务报表一、企业活动与现金流量企业的活动按其性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或融资活动按先后顺序应该是先融资,再投资,再进行经营。从融资的渠道看,大的方面分为两条,一是负债融资,一是主权资本融资,资本市场上体现为向债权人融资和向股东融资。从持续经营假设出发,融资过程会形成资金的双向流动。其一为负债融资流来自债权人的现金流入和付给债权人的现金流出其二为股权融资流来自股东的投资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为什么F=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呢?,一家公司总是首先从股东那里获得现金,以投入生产之前,这些资金以现金或银行存款或短期的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可称为:金融资产。当公司没有多余的现金而又需要资金使用时,它就需要到资本市场融资,或向银行借贷,或发行债券,融通的这些资金称为金融负债。因此,当公司拥有多余现金时,它可能成为债券的购买者。当公司需要现金时,它可能成为债券的发行者。,在第一种情况下净融资流F=购买债券的现金出售债券的本息在第二种情况下净融资流F=利息支出和债务赎回所付现金发行债券所获现金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常常是同时发行和持有债券。这样,它既有金融资产又有金融负债。因此:NFA(净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公司融资的目的不是为购置临时的金融资产,而是为了经营,须将现金进行投资购买土地和设备这就是公司的投资活动,它会产生现金流出用I表示。当设备开始运转时,经营活动便开始了,购买材料、支付工资费用、销售产品收回货款,形成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用C表示。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不间断地又流入到下一轮循环中。,公司的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可以通过现金流量来表示:CI=d+F剩余现金流量=向股东支付的净股利+对债券持有人或发行人的净支付说明:如果经营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多于投资使用的现金,则剩余现金流为正。多余的现金用于发权股利或购买债券。,如果经营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投资所需现金,则剩余现金流为负。负的现金流要求公司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以解现金短缺。如果公司不愿减少股利的支付,则融资的任务更大。,前图对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的描述,并不完整,净经营资产的变化并没有全部体现出来,公司的购、销过程没有得到反映,下图则全面地反映了企业所有存量和流量的关系。,OR=经营收入OE=经营费用OI=经营收益OROE=OICI=剩余现金流投资会引起净经营资产的变化剩余现金流=OI净经营资产的变化=OINOA剩余现金流=F+d=净金融资产的变化+财务费用+d=NFA+财务费用+d财务费用的流出没有形成金融资产,因此应加进来。如果财务费用(NFE)是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财要减去财务收益(NFI)。则:OINOA=CICI=NFA+NFE+dOROE=OIOINOA=CICINFANF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