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写着劳动使人自由。,苏军解放集中营时堆成山的靴子,巨大的焚尸炉,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部分死难者的照片,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绘奥斯维辛的可怕的?参观者在集中营中看到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问题: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在课文的第一段中,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一个问题:,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又一次提出“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作者为什么一再重复这两点呢?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奥斯维辛真的没有什么新闻?如果真的没有,这位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自由分组讨论:,2、这篇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报道的文章从什么地方看出是一篇新闻报道?,思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比较的方面,比较的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