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7312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过程,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如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注意:,1、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3、辨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胡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不同角度可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1、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2、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3、在阶级社会里其某些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原始社会原始工具奴隶社会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1)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适合社会主义社会,打破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化大生产适合资本主义社会,打破封建主义社会铁器适合封建主义社会,打破奴隶社会青铜器适合奴隶社会,打破原始社会,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的构成形式,(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经济基础服务,(1)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排斥异己。(2)服务的方式上:强制与非强制。(3)服务的效果上:促进作用,阻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基本内容: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2)客观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内涵: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其更替归跟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前进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曲折性: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为什么说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从存在时间看,它们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2、从涵盖范围看,它们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3、从它们与其他矛盾的关系看,它们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与发展。4、从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看,它们构成了贯穿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两个矛盾的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程度。3、两个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二)阶级斗争作用的表现,1.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2.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3.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三、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社会革命的含义: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社会革命的实质:它是社会形态的变革。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重要手段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的含义: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改革的根源和实质,改革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改革的实质: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改革的作用,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改革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狭义: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五、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2、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3、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虽然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后果,“全球问题”的出现,1、什么是“全球问题”?它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问题”的实质,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的反映。首先,“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须通过制度变革、观念更新和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2)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3)实现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1)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3)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1、英雄史观唯心史观它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1)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2)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的。,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尼采“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宿命论: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柏拉图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黑格尔,2、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由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得出的,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上看,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二)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坚持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首先,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因之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制约条件,1、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政治条件。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3、精神条件。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础,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个人是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普通个人作用的表现,(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参与者(2)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3)在现代普通个人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能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包括正面人物(如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也包括反面人物。,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时势造就英雄:(1)时势召唤英雄(2)时势锻炼英雄(3)时势筛选英雄,(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具体、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和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领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