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同步练习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041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同步练习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同步练习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同步练习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同步练习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泉港植物园里种植一些薰衣草使得园中充满着芬芳气息,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2 . 人们经常用“自相残杀”来说明某种动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说的是( )A互助关系B斗争关系C配偶关系D血缘关系3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4 .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对此起制约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B温度C阳光D土壤5 . 与主动脉相通的心腔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6 . 下列生物不产生孢子的是( )A病毒B蘑菇C卷柏D葫芦藓7 . 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青草与山羊B害虫与青蛙C水稻与稗草D松树和松鼠8 .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水稻田管理中除草的目的是为了( )A促进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斗争B促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C减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D加剧生物之间的斗争9 . 图最能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可以繁殖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D生命活动需要能量10 . 叶虫具有六条腿,体色多为绿色,身体形态和体色与其栖息环境中的植物叶片相似。下图表示叶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B叶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叶虫形似树叶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D栖息在树叶上的叶虫不易被天敌捕食11 . 如图甲、乙分别为张华、李玉两位同学设计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两个实验装置,有关分析科学的是( )A甲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水分B乙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C乙装置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甲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2 . 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和环境能合作二、判断题13 .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_)14 . 竹节虫的拟态、北极熊的保护色和仙人掌的叶子被自然选择为针状,都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现象。(_)15 . 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_三、综合题16 .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心脏与,与之间有_结构?它们有_的作用?(2分)(2)在血管5内流动的是_血液,血管7内流动的是_血液(供选择:动脉血或静脉血)(2分)(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写出序号)_(名称)(2分)(4)若MN表示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在人不饥饿的条件下当血液从MN后,血液中的养料和氧气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5)血液流经过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四、资料分析题17 . 科普阅读题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繁殖后代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分裂时,天敌来了,怎么逃命?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这个矛盾化解。团藻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的体细胞,主要负责运动;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细胞的分工是生命演化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分工让生命爆发出了缤纷的多样性。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掉,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血红蛋白。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极致。细胞的分工与协作还能产生新功能,它能创造出单个细胞没有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大脑里的将近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紧密缠绕,通过多达一千万亿个连接形成了密如蛛网的系统。它是人类喜怒哀乐、感知思考、学习记忆的根源。如果细胞没有出现分工,生命也就不可能发展出智慧。人体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为什么它的后代却呈现出如此多的样貌呢?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回答了这个问题。例如,只有在红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才得以表达;只有在胰岛细胞中,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才得以表达。因此细胞的分工归根结底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总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类这样智慧生命的出现,要感谢细胞的分工。(1)衣藻与被子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缺乏_和_层次。(2)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这是通过_实现的。将小肠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执行“特定任务”的细胞取出来,理论上也可以像受精卵一样,发育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原因是这些细胞内的_和受精卵的是相同的。(3)人体内的细胞结构不同、分工明确,这是通过_形成的。其实质是_的结果。(4)文中提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在被子植物中也有可以印证此观点的事实,试举一例说明_。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