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093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C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它还是得到了我。D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徘徊)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溶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宛如)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A虬枝(qu)坚强不屈B婆娑(su)积雪初溶C旁逸斜出(y)挺拔D纵横决荡(hng)伟岸3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盘旋宛然B盘旋宛如C徘徊宛然D徘徊宛如4 .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树中的好女子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北方的农民B树中的好女子北方的农民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C树中的好姑娘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北方的农民D树中的好姑娘北方的农民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三、现代文阅读请你说谢谢开车送女儿上学。初春,雪花初融,四野还凛冽着寒意。蓦见一穿白棉衣的女孩在风中狂乱。她高举双手,上蹿下跳,试图拦住经过的车辆。她的痴狂反倒吓住了那些司机,每辆车都加速而过。我好奇地踩了一下刹车,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地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还真是十万火急,我的每根侠骨都容不得我多想,迅速调头。没走多远,到一个十字路口,我说往哪儿走?她说,不知道哇,那是辆绿出租我说,所有的出租都是绿的,你知道车牌吗?她说,不知道意识到希望渺茫,这只“无头苍蝇”哭起来:“刚刚买的新手机,两千多呢”我问,你手机号码多少?她突然醒悟过来:“对对,打一下。”我把手机递给她,响了六七声后,谢天谢地,通了!接电话的是出租车司机,可他不愿意过来,只支支吾吾说他在某某小区,却不愿意告诉确切位置,他在犹豫。我夺了电话说:“师傅,我在你附近,麻烦你等等。”找到那个小区,转了一圈,也没发现目标。再打电话过去,他又说,在下一个小区这样子绕了十来分钟,终于在路边看见一辆出租,两个乘客正上车。我箭一般开过去,挡住它去路,问女孩,是这个司机吗?女孩惊喜道:“是!”A我长出一口气,如果再晚来几秒钟,这辆车肯定走了,女孩的手机自然易主。女孩子拿到手机,喜出望外,先是低着头看手机,按了半天,没发现异样,B才长出一口气。然后,她开始低着头,笑眯眯一路向西,看都不看我一眼可能早忘了我的存在。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我承认,我还达不到某种境界,虽然我听说过:“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但那一刻,我不想独善其身,我想说点什么。我追上她,开到她身边,她竟然毫无察觉,我使劲按喇叭,她这才抬头,淡淡地看我一眼,什么都没有说,连个笑容都没有。我说,妹子,你又忘东西了!她吃了一惊:“什么?”我说,你忘了说“谢谢”,也许,我不应该帮你她这才红着脸,气若游丝道:“谢”她的声音,像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 “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没有人必须要帮你。”说了这句话,我踩下了油门,从后视镜里,我看见她站着没动,可能有些蒙。这时候,坐在后边的女儿说:“妈妈,我如果忘了手机,是不会像她一样拦车的。”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不相信奇迹发生。”我说,可奇迹不已经发生了吗?她说,有谁会像你这样呢?可是,她想了想又说,既然你是好人,喜欢做好事,那为什么非要人家说谢谢?我说,我帮她是爱,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最后我说,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5 . 赏析第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我好奇地踩了一下刹车,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地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6 . 根据文意,说说第两段划线AB句子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A我长出一口气B才长出一口气7 . 阅读全文思考,为什么第段中说“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8 . 读了本文,你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问题。中国人现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遭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9 . 文段要论证的观点是( )A要论中国人,必须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10 . 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是( )A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B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人。C中国的脊梁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D中国的脊梁有确信、不自欺,一直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着。11 . 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中前面说“笼罩了一切”突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B选文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了作者的观点。C作为一篇经典的驳论文,全文采取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选段是通过从正面提出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论证这个论点的正确性,从而直接驳斥了对方谬论。D段先后巧妙地使用了仿拟、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2 . 文章的语言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下面的四句话所表达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A讽刺愤慨自豪赞颂B赞颂自豪愤慨讽刺C自豪讽刺赞颂愤慨D愤慨赞颂讽刺自豪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13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C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D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14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C“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D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15 . 这篇文章多运用宋代的诗词作品,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总角:儿童将头发梳成左右两条辫子。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殁:去世。16 .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1)或异二者之为为_(2)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 _(3)先生奇轼言奇_(4)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_17 . 下列加点“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扶苏以数谏故C醒能述以文者D固以怪之矣18 . 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19 . 范仲淹曾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请结合(甲)文内容和相关事迹谈谈你对乙文中“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的理解。五、句子默写20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天下谁人不识君。,一览众山小。学而不思则罔,。古往今来,写春天的句子屡见不鲜,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朱自清春中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六、诗歌鉴赏(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杜二甫:诗人杜甫。徂徕:山名。21 .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楚地进入荆门的壮阔景象。B(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充分体现李白“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C(乙)诗“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中的“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杜甫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D(乙)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22 . (甲)(乙)两诗同为送别诗,虽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七、名著阅读23 .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往往会被情节吸引,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起伏。请结合西游记中的具体情节,说说你阅读时的情感变化。(100字左右)八、作文24 . 按要求作文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着过去,让你想起什么请以歌声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 书写清晰端正文中避免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