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选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455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2.理解导致自然灾害危害出现差异的原因。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1差异表现(1)发生率的地域差异亚洲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且其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比例呈上升趋势。(2)发生地点的地域差异灾害种类分布地区干旱非洲、西亚十分突出台风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水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地震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周边的一些国家2.带状分布(1)概念(2)全球主要地震带(3)全球两大灾害带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灾害环太平洋灾害带环绕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以及大量的地质灾害和海岸带灾害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一条环球自然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台风、干旱、低温、风沙等气象灾害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9752001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灾害类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各类型统计气象灾害类型11.919.027.110.04.372.3地质灾害类型0.93.77.82.70.916.0生物灾害类型6.71.23.10.50.211.7各大洲统计19.523.938.013.25.4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简述发生在亚洲主要的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答案(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是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太平洋最近,最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2)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又往往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再加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应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灾害带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集度大练习巩固1环太平洋灾害带灾害集中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 B C D答案D解析环太平洋灾害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差异表现(1)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2)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极大的差异。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2因素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长江洪峰流量是43 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长江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材料二1954年和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损失统计图。(1)请说明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灾的自然原因。(2)两次大洪灾,1954年降水量大经济损失小,1998年降水量小经济损失大,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长江流域多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长江支流南北对称分布,当流域内普降暴雨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气候异常,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社会财富多。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取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及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影响因素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不同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的差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不同(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具体见下图:练习巩固2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灾害强度的差异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 B C D答案C解析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地理背景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背景,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水文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同时还取决于人文地理背景,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1全球两大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自然地理背景决定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人文地理背景决定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会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A印尼、中国 B中国、印度C日本、美国 D孟加拉国、蒙古2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A非洲、西亚 B非洲、北美C中欧、西亚 D南亚、北美3下列选项中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C日本、菲律宾、印尼 D墨西哥、智利、印度答案1.B2.A3.C解析第1题,中国和印度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旱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第2题,非洲、西亚降水稀少,干旱灾害频发。第3题,只有C选项中三个国家都是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地震带上。4与其他大洲相比,欧洲自然灾害损失较轻的原因是()A人口较多,密度较大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少C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减灾能力强D面积小,社会财富密度高答案C解析欧洲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自然灾害绝对损失严重;但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减灾的能力强,自然灾害对其危害程度较轻,相对损失较低。5珠江三角洲近年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A寒潮频繁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答案C解析首先注意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据此可把D项排除,它涉及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无关。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城市化速度加快”,在此基础上,与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发生联系,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6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图示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造成图示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并分析自然原因。答案(1)图中东部地区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向北,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抗灾能力;西部地区从东向西,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旱灾。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解析第(1)题,图示中等值线的分布较为复杂,像这样的等值线分布规律要分块描述;根据材料可知,东部地区是以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为中心损失率向周围递增,与经济发展水平递增的方向相反,其影响因素应该是抗灾能力;西部自东向西损失率递减,与经济发展水平递减方向相同。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从图来看,该灾害的受灾面积很广,不论什么地形都有分布(涝灾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区域),可判断该灾害类型为旱灾。北方旱灾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方面分析,一是降水总量少,二是降水变率大。教材P48活动提示根据地震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运用板块构造知识分析地震的发生机制,地震的成因和规律;在地理分布上,1960年智利大地震和1999年我国台湾大地震,都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上。这两次地震的发生,都源于板块运动引起的断层活动。智利地震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我国台湾地震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教材P50活动提示可以选择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和苏里南三个国家(地区),分析其海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防灾措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它们灾害脆弱度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苏里南受地震、火山和飓风侵害的频率较低,而苏里南的经济状况又较好,社会抵御、承受灾害的能力较强,因而成为自然灾害的低度脆弱地区。多米尼加联邦和圣卢西亚飓风、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多发,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较差,社会抵御、承受灾害的能力较弱,因而成为自然灾害的高度脆弱地区。基础过关120N50N之间的世界自然灾害带内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A多高山积雪冰川B植被稀疏,地面以荒漠为主C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D水旱灾害频繁答案C解析20N50N之间是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2读“我国某地气象资料表”,据此判断该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月份1357911风力8级(天数)1.53.73.60.60.41.4平均温度()3.26.421.227.320.66.3降水量(mm)3.39.133.3247.326.23.5风沙干旱洪涝盐碱A B C D答案D解析1月均温在0 以下,7月均温27.3 ;1月降水量少,7月降水量多,该区域应是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易形成春旱;且多大风天气,风沙大;地势低洼处,易出现盐碱,夏季易涝。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34题。3三次火山喷发位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是()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喷发A BC D4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灾害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C抗灾减灾能力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答案3.C4.D解析第3题,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既不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不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第4题,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危害大小与太阳高度无关。据下表,完成56题。年代发生地点里氏震级1960年智利9.5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1957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9.1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9.0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95.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发生在()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6下列有关2004年印尼地震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感,损失不大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2/3的地区被海水淹没答案5.B6.A解析第5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里氏9.0级左右的地震共有5次,其中震级最大的4次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地震是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第6题,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等,海啸应属于水文灾害。据美国媒体报道,人类为了更好地监测自然灾害,并通过观测得出“从太空看地球十大自然灾害”,其中就包括三次火山爆发。它们分别是2008年5月2日的智利柴腾火山爆发,2002年的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爆发和2005年2月15日的俄罗斯东部半岛最大火山剧烈喷发。据此完成79题。7. 三次火山爆发被列入“从太空看地球十大自然灾害”,但并未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因为()A当地经济发达,抗灾能力强B获得了准确预报,做了提前防范C当地人防范火山活动的意识强D三次火山爆发区域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8. 从全球的角度看三次火山爆发区域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位于大陆裂谷火山地震带C位于大洋中脊火山地震带D位于海岸火山地震带9. 三次火山爆发区域所在的世界灾害带里,给世界造成损失最重、伤亡人数最多的是()A干旱 B洪涝 C热带气旋D地震答案7.D8.A9.D解析第7题,三次火山爆发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第8题,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地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第9题,地震伤亡人数最多,而且给世界造成的损失最大。10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解析(1)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图中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其防洪标准也高,两者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可以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及受灾体的特点等方面分析。(2)减少洪水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主要措施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包括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修建防灾工程等。能力提升1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地区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为洪涝,洪涝集中分布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12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地貌灾害的分布。根据图中省区地质地貌灾害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种地质地貌灾害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和青海的交界处附近,属于横断山区;同时,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秦岭也是该类地质地貌灾害的多发区之一。13. 有关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在非洲和西亚十分突出B台风经常给东北太平洋沿岸国家造成重大损失C亚洲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大洲D常受地震和火山喷发威胁的国家是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答案B解析由于全球地理背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也相应存在较大差异,干旱主要发生在非洲和西亚;尤其是非洲,因干旱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台风是生成于温度在26.6以上的广阔的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太平洋西部受暖流影响,温度高于受寒流影响的东部,因此台风经常出现在西北太平洋的夏秋季节。亚洲是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大洲,占全球的38%。常受地震、火山灾害威胁的国家主要分布于板块交界处,因为这里地壳活跃。14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重叠的国家和地区是()A美国佛罗里达半岛 B日本九州、四国岛C印度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答案B解析两者重叠的区域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和美洲大陆的西岸。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是某一年按热带气旋发生次数统计出来的八个海域(未按顺序排列)的发生频率。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孟加拉湾、澳大利亚西北海域、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南印度洋热带洋面、阿拉伯海、澳大利亚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1)说出热带气旋发生频率居前三位的海域。(2)据所学知识,分析热带气旋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有何差异?(3)从自然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分析缅甸三角洲地区受灾严重的原因。答案(1)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2)发达国家财产损失大,人员伤亡少;发展中国家财产损失小,人员伤亡多。(3)自然原因:热带气旋势力强、风暴潮凶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理环境抗风暴灾害能力差。社会原因:国民的防灾意识差,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低。解析由图可知热带气旋发生频率: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38%,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17%、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12%,居前三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减灾能力强,财产损失大,人员伤亡少;发展中国家相反。缅甸三角洲地区的灾情严重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原因。-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